1、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一、教学背景分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本节知识包括“我们向往公平”和“为正义高歌”。培养学生树立公平的意识,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激发社会正义感,教育学生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做正直正派的人。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课例、教学素材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整合思路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设置交流讨论启发实践检验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体会到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正义要求人们的是非标准鲜明,公平行事。惩恶扬善,使社会正气得以大
2、力扶持,歪分风邪气受到普遍谴责,邪恶势力得到有力打击。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正义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让我们走进公平世界,聆听正义的呐喊,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而努力奋斗吧!三、教学设计【教学依据】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知识结构】1、有承诺就有责任2、身份不同,责任不同【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认识公平是人们共同的社会追求,是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维护公平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关于公平的含义,主要是从
3、社会合作的关系角度来分析的,合作中的公平和以往所理解的公平尽管在内容上也有相连一致的地方,但表述角度新颖。难点: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在新课导入采用歌曲,漫画,图片展示素材辅助教学,结束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文件,以升华主题,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第一课时 我们向往公平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一、 歌曲导课风雨同舟利用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合作。来源:自制二、 新课教学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1、关于P3-4李明同学的处境分析(1)带着问题阅读
4、材料(2)组织学生讨论并整理出学生观点a、不公平。理由:李明参加了图纸的设计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为小组的科技制作并最后获得成功作出了贡献。b、公平。理由:李明只参加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来因故退出。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所承担的责任没有承担,所以没有受到表彰也合情合理。c、说不清。(3)教师小结:评价的关键:合作中的利益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所以:与其他同学相比,在合作中利益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和统一上,李明同学虽然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付出的少,承担的责任少。如果与其他同 学享有同等的利益,从李明所在小组其他同学的角度,就不公平了。所以学校没有表彰是合理的。展示讨论问题,便于学生讨论来源
5、:自制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公平公平: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平之我见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公平,强调获得社会合作利益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对等统一。来源:自制2、从李明事件,引导学生谈现实生活中的公平合作意识:积极承担责任,不取不应得的利益;合作双方应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努力实现双赢,共享合作成果。3、通过上述,分析“王某和刘某的合作”。不公平结果:使合作失去基础,从而合作难以维持下去,就更不可能获得成功。展示: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的社会合作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利于学生对公平的理解来源:自制三、关于“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1、本节重点:公平
6、的概念是放在更加宽泛的社会生活领域里谈合作、谈公平。既社会公平2、社会公平的表现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从范围上说,又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多方面。3、联系数据材料权利的平等:投票选举机会的平等:录用公务员考试结果的平等:表彰劳模、社会保障4、联系P6-7问题(1)表明了国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2)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所有政治生活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化生活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展示材料:通过材料分析、讨论。公平的意义,加深理解。 来源:自制你渴望怎样的社会合作?政府、 社会组织: 制定制度和政策, 创造和谐的社会公共环境社会成员:积极公平地参与社会合
7、作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四,测评公平合作怎么做?五作业布置P8填一填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源:自制板书: 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我们向往公平 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为正义高歌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一、快速联想 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为什么认为这个词与正义有关? 通过学生的随堂作答,对正义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正义的误区 正义不等于哥们义气(维护班级名誉) 伸张正义不仅是对外界,对自己也有要求。 表达正义感要合理、合法。因为晚开门而踹门 正义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时常体现出来:如扶贫、公平、团结同学、尊
8、重权利等等。良好的班风建立、制度的执行等等小结: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展示资料,学生讨论,分析来源:自制对正义的理解: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2、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正义行为: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非正义行为:与正义行为相反的相违背的行为3、对正义行为的全面理解(1)正义的战争符合国际法等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认的准则,属于正义(2)正义的事业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凡是正义的行
9、为必然是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同样,凡是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都符合正义的要求,也应该是正义的行为正义现象面面观展示讨论题:分析身边的事例来源:自制三、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家庭生活 尊老爱幼 虐待遗弃 学校生活 尊师守纪 破坏公物 社会生活 遵守社会公德 见利忘义分析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落实到日常的基本生活,坚决抵制非正义行为来源:自制四、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的基本要求: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名言,激发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明白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基本要求。讨论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来源:自制五、作业布置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板书: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为正义高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