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盂县路家村联校刘家村小学 张俊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盂县路家村联校刘家村小学 张俊芳一、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85页)二、教材分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算,通
2、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一起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又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3、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六、教学准备:PPT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
4、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探索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师:(出示课件例1)你能算成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请同学们试着算算吧,并仔细思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看同学们是怎么计算的。(通过一起探讨总结)第一种方法: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第二种方法:因为长方形有两条长和两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然后再相加,列式为:62 + 42=20(厘米)。第三种方法:先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列式为:(6+4)2=20(厘米)。师:那么,大家比较
5、一下,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方便简洁呢?(第三种)课件出示“做一做”,巩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教学例2,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师:(出示课件例2)刚才我们一起探索了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你们能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师生共同总结正方形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8+8+8+8=32(厘米)。第二种方法: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所以可以直接列式为:8 4 = 32 (厘米)。比较两种方法中哪种更简便。(第二种)课件出示“做一做”,巩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6、方法。3、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巩固。【设计意图:通过上面两个“做一做”小练习,让孩子们初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三)、拓展展实践,巩固应用:(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围木条钉成,镜框的边长是6分米,最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3)有一个正方形草坪边长10米,小明围着草坪跑了2圈,小明跑了多少米?(4)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5)有边长3厘米的三块正方形饼干,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饼干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作业:练习十九第1、2、3、6、7、8题。八、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九、教学反思:1、让学生经历理解周长的概念的过程,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知知识,为求周长做铺垫。2、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