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38,39,41,)课时1提供者岳转鹏单位阳泉市平定县第二中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在质量守恒
2、定律的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探讨,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教材的这种分析,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实验也具有很强的说法力。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三、学情分析本课题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定量化学实验,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早已认识了能量守恒的知识,同过电解水实验,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三单元中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从而了解了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之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本课题的学习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研究化学反应不仅是定性实验中观察什么物质之间在什么条件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以及可能有什么反应现象,等等,还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的描述,认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的燃料等相关问题。另外,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石,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直接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根据方程式的计算等内容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结合学生
4、平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师教法:实验与探究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城乡混合,基础不等,课堂上好多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 ,教学中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学习上给予关照,既教书又育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2)学生学法: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创设有关红磷燃烧的问题情境【提问】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5、?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猜想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二、观察实验 整体呈现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督促,管理课堂,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并且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论,并给与适当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归纳与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
6、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3、 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4、 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三、自主探究与学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督促,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出问题】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展示多媒体课件】碳、磷、硫燃烧的本质。四、自主练习 理解应用【课堂练习题】(投影给出)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阳气重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元反应物的质量小,此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
7、、 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在A+B-C+D的反应中,5克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为-克。3、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五、小结与作业【提出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和别的同学分享。【布置作业】课后习题3、4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分组实验探究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静置1-2
8、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学生认真听讲,并且细致理解该定律的内容。探究实验名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步骤:1、将装有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烧杯,向其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探究实验名称: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步骤: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块鸡蛋壳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鸡蛋壳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
9、天平,观察。学生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观察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院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有改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让学生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
10、识由感性生生为理性,并且会用一般规律解决个别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及看法。质疑、深思。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消化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教学效果。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创造积极发言的机会。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案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等级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A、 真正理解并掌握的B、初步掌握C、参与有关的活动善于与学生合作A、能B、一般C、很好认真的学习态度A、认真 B、一般 C、不认真积极思考问题A、积极有创造性B一般C、不积极当堂检测A、优秀
11、B良C差总评备注ABC三个等级分别赋予分值5、4、3: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思能真实的反应课堂教学,评价人并不单一,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其他学生给予的评价,这样最终的评价结果才较具有公正性,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真正的体现了出来,最后通过总评使学生本身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本节课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便于他及时纠正和改进。八、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院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教学反思:科学实验,逻辑推理和史料查证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大家通过多个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经过逻辑推理的除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课后让同学们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那些科学家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进行了研究,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是如何得出结论的,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这是自己以后注意的地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