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记比较探究1、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孟浩然借助浩荡汪洋的洞庭秋水,烘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借“欲济无舟楫”之喻表达自己满腹经纶却苦于无人引见,用“端居耻圣明”表达自己对国家无所作为的羞愧和自己欲出仕为官的想法。袁中道表达的是怀才不遇、感极而悲的辛酸悲凉。但他率情任性,直抒胸臆,敢说敢哭,敢于放任个性表达真情,有其可爱和动人的一面。以上两人做官出仕的思想在当时也很正常。杜甫、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了宏大的思想境界。与之相比,孟浩然、袁中道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境界很狭小。2、袁文关于岳阳楼、洞庭湖景观的介绍,哪些方面胜过范文?袁文描写更为细致具体,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知识的趣味性。他不是一般地谈烟波浩渺,而是指出它有“匹练”之状,描述了其季节、长江倒灌、洞庭为低洼之地等奔腾浩渺的成因,描述了岳阳楼立于江湖交会处,“得水而壮,得山而妍”的奇观,还具体的描述了当日游历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