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圆圆的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6个问句巧妙串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
2、“彩虹”的一些知识,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科学奥妙产生兴趣。目标定位:知识目标: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一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生字。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在朗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 猜谜激趣,复习导入1.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颜色一共有七道。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彩虹)2. 揭示题目:今天我
3、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彩虹。(板书:彩虹)齐读课题。3. 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生字和生词,你们还记得他们吗?生字宝宝要来挑战你们啦!请看屏幕,齐读生字、生词。4. 学习“衤”字旁。 “裙”=衤+君,“衤”字旁的字都和衣服有关。 小朋友们,你还能说一说带有“衤”字旁的字吗?设计意图:课前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迅速带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并认识新偏旁“衤”,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为新课做准备。二、 精读课文,突破难点导言:雨过天晴之后,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一个小姑娘看见了,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下面听老师读课文,请
4、同学们找一找,这个小姑娘,也就是文中的“我”,都想做些什么呢?预设:生1:“我”想拿爸爸浇花用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 生2:“我”想拿妈妈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照着妈妈梳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1.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雨停了”说明了什么? “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彩虹是“一座美丽的桥”呢?这里面运用了什么修辞?2. 学习量词“座”。你还知道“一座”什么?(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1. 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在第二段中画出与图片内容相符的句子。3. 小组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都是问
5、句,语气要上扬)4. 教师指导 用“小步子”法读长句子。如“水壶,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先齐读,再各组轮流读)。 齐读第二句,思考:“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不是我在下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反问句,并通过反问形式和陈述形式句子的对比呈现,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最后一句话中有两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挑(tio 挑水/tio 挑战) 兴(xng 兴旺/xng 高兴) “我”为什么要下雨呢?如果你是小姑娘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三) 学习三、四自然段导言:看来,这个小姑娘真是一个关心家人,善良体贴的好孩子
6、,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看看小姑娘还帮助了谁?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1. 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2. 指导朗读:同学们,还记得长句子应该如何断句吗?指名同学用“小步子”法领读三、四自然段中的长句子。(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要上扬)3. 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 “我”想找妈妈要什么? 妈妈梳头用的镜子和月亮有什么关系?(感知比喻句) 天上真的多了一个月亮吗?(再次理解反问句,感受孩子纯真的想象) 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体会小姑娘孝顺父母,体贴家人的情感)第四自然段: 根据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你能概括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我”想要谁的什么东西去做什么吗? 这一段中也
7、有一个比喻,你能找到吗?(把“花裙子”比喻成“彩云”) 除了“花裙子”和“彩云”,文章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彩色的?(彩虹。引导学生感知“花裙子”、“彩云”和“彩虹”在文中相互呼应的作用) 学写两个新生字“千”和“成”。(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要注意生字的笔顺) 学习词语“荡来荡去”。开火车仿说同类的词语。设计意图: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姑娘想帮助爸爸、妈妈、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段句式相同,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重点指导用“小步子”法分解长句子,再连起来读,并加强疑问语气的训练。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使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8、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四、 小组合作,拓展探究1. 导言: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在你的面前也有这样一座美丽的彩虹桥,你想做些什么呢?2. 小组合作学习,仿写段落。-,你那-用的-呢?如果我-着它,走到桥上,那不就是我在-吗?你看见了,高兴吗?3. 小组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五、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彩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出示课件,图片)2. 感悟情感:多么美丽的彩虹呀!这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查一些彩虹形成的资料,初步感知彩虹这一物理现象的原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板书设计:11. 彩虹 “我”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图片)彩虹桥 “我”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图片) 体贴家人 “我”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