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内容:课本第64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计算(口算、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借助小棒等形式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1谈话引入。 小朋友,我们前面学过许多加法知识,你能写出两个数相加的例子吗?,你们试着找一找,谁来展示一下?老师有意识的把式子分成三类,并及时鼓励。(1)一位数加一位数
2、的;(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一(3)班要开联欢会,你们高兴吗?出示例2联欢会场景图: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2)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引导学生列出式子:24+9(4)揭示课题:这样式子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看谁
3、的动作最快!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怎样才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3班内交流方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4+6=3
4、0 30+3=33(2)4+9=13 20+13=33(3)1+9=10 23+10=33(4)21+9=30 3+30=335你喜欢哪些方法?同桌交流。6验证“33人,每人一瓶够不够分”的问题。 “33人,每人一瓶够分吗?”(够!)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摆小棒和小组讨论就能学会新的知识,长大了肯定是个数学家! 7抽象概括,弄清算理。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三、课堂检测(一)基本练习1 27+5=( ) 36+9=( ) 先算( )加( )得( ) 先算( )加( )得( ) 再算( )加( )得
5、( ) 再算( )加( )得( )2课本62页做一做。(二)综合练习3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4练习十一第5题。先让学生看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四、作业设计1、填空: 26+9=( )想:先算( )加( ),再算( )加( ) 53+8=( )想:先算( )加( ),再算( )加( )2、36+8= 55+5= 48+8= 8+63= 85+7= 9+54=3、有19束花,又运来了8束,现在一共有多少束?4、有9束花,又运来了23束,现在有多少束?拓展提升: 1妈妈今年32岁,爸爸36岁,当妈妈37岁时,爸爸多少岁?2莎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9页,第二天读了13页,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读起? 五、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4+9=33(瓶)(1)24+6=30 30+3=33(2)4+9=13 20+13=33(3)1+9=10 23+10=33(4)21+9=30 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