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一:民政局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民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 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好民政职能,多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我局2014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1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建制度促规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1、城乡低保工作更加规范。一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全年累计为32,640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及各类补助补贴8,474.7万元,有效保障了最贫困群体的
2、基本生活。二是开展城乡低保清理整顿。根据省厅“按户施保”的要求,清除了城镇低保716户,进一步缩小了保障范围,集中了保障力量,确保了对最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三是协调金融部门增加了低保资金的发放频次,变城镇低保季度发放为按月发放;变农村低保半年发放为季度发放,确保了救助工作的时效性。 2、创新实施新型的医疗救助制度。一是在以“五位一体”综合救助为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医疗救助、尤其是医前救助力度,全年共救助城乡贫困患者2,028人,使用救1 助金1,185.9万元,其中医前救助133人,救助金额36.7万元。二是研究制定了贫困群体门诊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科学制定了门诊慢性病救助规范,结束了贫困患者
3、不住院不能救助的历史。三是投入资金304万元,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人员37,222人参保参合。四是配合政法委加大对精神病人尤其是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助力度,将精神病人救助封顶线由8,000元提高至16,000元。 3、救灾救济工作及时有效。一是通过各乡镇将政府采购的价值216万元的面粉、价值23万元的棉被褥和260.3万元救灾资金发放给5.1万名受灾困难群众,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二是加强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监管力度。7月下旬,会同审计部门,对各乡镇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的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三是修改完善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更新了灾情信息员
4、信息,并在7月中旬,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了新一轮业务培训。四是加强了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对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点“新立良种场”进行了业务和设施建设指导,将其列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对上申报,并通过省厅验收。 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按照省市要求, 对我县农村五保供养人员进行年检,取消了五保人员288人,新增275人。二是为分散供养4,515人、集中供养469人发2 放五保供养资金1,223万元,保证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三是投入资金19万元对四所乡镇敬老院老化的供暖设施及时进行了维修改造,保障了集中供养五保对象能及时采暖。四是强化了敬老院安全管理,全年对全县各乡镇敬老院开展了四次安全工作
5、检查,签订了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并限期排除隐患,切实维护好敬老院供养老人的安全生活环境。 5、扎实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一是全年共为城乡4,014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495.2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二是通过认真审查,取消了567名已经死亡高龄老人的高龄津贴资格,避免了救助资金的流失。 6、积极落实困难群体临时救助政策。按照*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全年共救助223户,发放救助金69.02万元。 7、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为有效地实
6、施救助,我局创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模式,规劝和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全年遣送、救助432人,安置3人,使用救助资金24万元。 (二)抓机遇谋发展,优待抚恤事业迈出新步伐 1、稳步做好双拥工作。春节期间和八一期间分别走访了全县的3支军警队伍,共慰问优抚对象38人,送去价值73 万余元的慰问款物,营造了民拥军、军爱民的双拥模式。 2、严格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一是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金,全年共为我县1,901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费700万元,为900名优抚对象发放医药补助97万元。二是完善各类优抚对象信息管理。按照省市要求,2014年重点优抚对象信息全部完善,将二代身份证输入系统
7、,共为99名残疾军人更换新一代防伪残疾军人证书,换发新的烈士证明书37本。三是投入24万元整修了16座烈士墓,维修了精英祠,并在墓区和凉亭铺设了彩砖,极大地改善了陵园环境。 3、扎实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一是为08年以后退役士兵313人发放自主就业金745万元。二是按照自谋职业和公司安置的思路,累计为142名待安置士兵发放自谋职业金1,420万元,向公司派遣安置162人,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处于观望状态中的117人接受现行安置政策。 (三)以重点带全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认真抓好民主选举,通过周密安排、制定选举方案,深入各乡镇开展了选举前的相关调研和业务指导,促进基层依法依规顺利进
8、行选举,通过民主选举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 (四)抓常规求突破,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再上新台阶 1、进一步加强了殡葬管理服务。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播发倡议书,制定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4 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逐渐推动殡葬改革。二是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在及时查处土葬,提高火化率的同时加大殡葬用品市场清理清查力度,取缔了部分非法生产、销售殡葬用品的场所和摊点,及时销毁封建迷信的殡葬用品,净化了我县丧葬用品市场。三是加强殡葬服务。投入13万元做好精细民生服务,在冬季用取暖炉提高吊唁厅室温,重新划定了殡仪馆院内停车位,维修启用了地下运尸通道。 2、进一
9、步规范了婚姻登记工作。一是加强管理,强化服务。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设立投诉热线等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同时为登记大厅增设了隔离线,增加了等候办理区椅子数量,为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了便利。二是规范进行婚姻登记。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570对、离婚登记1,589对、补办婚姻登记659对、出具各类婚姻状况证明2,896份,婚姻登记合格率为100%。 3、进一步促进了民间组织规范管理。一是依法依规登记管理社会组织。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完成了全县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并新增全县性社会组织4个。二是按照省市民政部门要求,在3月份,对全县社会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清理清查,依法取缔了7
10、家民办幼儿园,2家民办老年公寓。三是重点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对社会公益事业有价值的社会团体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如:禽业协会,篮球协会、门球协会以及大米协会等行业协会,促进了经济5 篇二:5XX县区民政局2011年1-9月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XX市XX县区民政局 二一一年1-9月份工作总结 1-9月,全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李文慧调研宛城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根据年初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职能,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优化
11、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服务水平,着力保障民生,各项主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2011年1-9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19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一)承担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我区承担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完成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根据自评申报、评估验收、命名表彰的程序,截至目前各街道办事处已申报和谐示范社区34个,其中:白河街道办事处2个,枣林街道办事处6个,东关街道办事处7个,汉冶街道办事处7个,仲景街道办事处5个,新华街道办事处7个。-1- 目前,我局正在对申报和谐示范社区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根据组织体系、工作
12、条件、服务体系、文化治安、精神文明、居民自治等六个基本标准进行评比。 (二)目标任务工作完成情况 、贯彻实施“四个带动”工作 为在全区民政系统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的“四个带动”工作,民政局党组及时成立实施“四个带动”领导小组,明确各个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具体责任人,将“四个带动”责任到具体股室、具体责任人。项目带动中XX县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已落地,现正在争取民政部“市县区社会福利中心”资助项目。在具体工作为继续保持和巩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和省级和谐示范社区、文明敬老院等方面的荣誉称号扎实做好品牌带动工作,现在民政局正在准备向国家或省、市主管部门推荐和
13、帮助办理申报的各项手续。创新工作中以“六创一迎”工作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树立创新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典型,扩大创新带动的影响,促进全民思想观念创新。局服务带动办公室设立专门举报邮箱和举报电话,及时受理、查处服务不力的举报。围绕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制度建设,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民政规范化建设。 、“两争一迎”工作 -2- 民政局为把创迎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创迎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局“两争一迎”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职责,并根据XX县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民政局作为光武路的区级路长单位,履行路长单位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职责,上半年分六次组织工作人员到
14、光武中路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一共拆除不规范广告牌匾46块,拆除乱搭乱建22处,清理沿街小广告240余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饮食摊点整改12处,使光武中路的环境面貌出现大大改观。同时,积极协调市级路长单位市财政局,做好光武路的集中整治工作。 3、移民安置工作 民政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要求民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视移民为亲人,用真情换真心,设身处地为移民群众着想,满腔热忱为移民群众服务。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对接,确保移民迁得入、留得住、生活有保障。在移民新村中及时做好行政区划和地名设标工作。针对移民中的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和优抚对象等,民政局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积
15、极和迁出地民政部门联系,做好各类对象的核对、登记、接收和档案调取工作,确保上述对象在迁入地及时施保,应保尽保,生活不出问题。 4、城乡低保工作 -3- (1)基本情况。全区共有城镇低保对象6209户、11168人,1-9月累计发放城镇低保款1523.3万元,人均月补助差额达到160.21元;截止目前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2349户、26293人,人均月补助差额由60元提高到72.76元,1-9月累计发放农村低保款1941.8万元。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具体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审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
16、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严格审批程序,在具体工作中严把初审关、审核关、审批关。二是实行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低保工作要求,切加强动态化管理,切实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从6月份开始,XX县区对正在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低保家庭和近期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全部进行评议复核,严格按照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原则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三是积极拓宽监督渠道。9月份XX县区民政局组织全区民政干部对前段工作进行“回头看”活动,查漏补缺,确保农村低保工作严格按政策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且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检察等部门
17、联合对城乡低保公示名单进行监督核查,确保低保对象准确。四是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实行城乡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建立工-4- 作台帐,确保台帐与花名册相互对照。局纪检监察室、财务室对城乡低保、五保资金每季度至少一次监督审查,确保城乡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5、五保供养工作 (1)基本情况。我区共有农村五保对象3766户、3778人,1-9月累计发放五保供养专项资金4816.96万元。目前已建成乡级敬老院14个、村级五保大院21个。全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3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0.5%。 (2)具体落实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范农村五保供养管理工作。按照农村五保供养范围、审批程序
18、,严格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审批条件和程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二是五保供养资金继续实行社会化发放。五保对象供养金存折直接向五保对象发放,杜绝村、组干部代领现象,确保供养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五保对象手中。三是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1-9月份XX县区民政局狠抓了敬老院服务设施建设和敬老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又开展了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敬老院进行了安全排查活动,健全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大五保资金监管力度。实行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社会化发放,完善五保待遇审批档案。局纪检监察室、财务室每季度对五保资金发放情况审查一次。五是千方百计解决五保对象的医疗难题。结合医疗救助工作,
19、对农村-5- 篇三:社会福利院管理规范 社会福利院管理规范 (暂行) 总则 一、为加强对社会福利院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投资兴建,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的社会福利院。 三、社会福利院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 (一)办院宗旨明确,能够完成当地人民政府安排的“三无”(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对象及其它特殊困难对象的收养任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和睦、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
20、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在当地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中起骨干、示范作用。 (四)建筑设施符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标准要求。 四、有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正在实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底工作计划。 五、行政、医疗、护理、康复、财务、后勤等管理体系健全,有科学、完整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方法。 六、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七、依法履行职责。收养对象入住和离开福利机构手续健全,程序规范。 “三无”对象入住福利院应有个人申请书、居委会意见、街道办事处和区(县)民政局审核意见,市民政局审批意见等相关材料。 弃婴入住福利院应
21、有捡拾人出具的捡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捡拾弃婴报案证明、福利机构经办人签名、福利机构负责人接收意见等相关材料。 八、依法开展涉外送养、国内送养和家庭寄养,送养和寄养的各种档案资料完整。 九、收养对象的生活标准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队伍建设 十、领导班子事业心强,团结务实,廉洁奉公,政绩突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组织、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 十一、领导班子文化、专业结构合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以上,有卫生技术职称的人员在1名以上。 十二、党、政、工、团、妇等组织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并正常发挥作用。职工和收养人员对领导班子工作满意率在80%以上。 十
22、三、职工队伍结构合理。行政管理人员和全院职工(包括聘用人员)的比例协调。 工作人员与收养人员的比例要分别达到:工作人员与正常老人的比例为1:5;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3;与健全儿童的比例为1:8;与婴儿、残病儿童的比例为1:3;与精神病人的比例为:1:4。 经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包括有职称的特教教师、医生、炊事员等)的工作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加。护理、康复、特教等岗位,要有一定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四、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化。工作人员有良好职业道德,语言规范,仪表端正,举止得体,实行全员挂牌上岗服务。 十五、业务培训制度化。有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 医疗保健 十六、院内建有医务室,至
23、少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各一名,配备与业务相应的基础医疗设备(心电图仪、脑电图仪、婴儿保温箱、理疗灯、呼吸机、自动化验仪等)。能开展与其设备相应的常规化验, 生化检查等项业务。能处理轻度外伤。对突发疾病能实施急救。 十七、加强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心理指导。每年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以上健康检查。建立健全收养对像病例、健康档案。 十八、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对服务对象的常见病、多发病等能及时治疗,做到小病不出福利院,大病及时送医院。杜绝重大传染病的发生。 十九、医务人员要严格药政管理制度,各类药品有专人保管,有药品进出库的制度,并做好记录。禁止使用霉变、过期、失效、淘汰药品。 二十、积极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接
24、种工作,每个儿童持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发给的计划免疫接种卡。 二十一、对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儿童及时进行康复手术。 生活护理 二十二、护理制度健全,严格实行护理、消毒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护理值班交接记录。 二十三、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护理。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特性,实行个案护理。 病人褥疮发生率低于5%。婴儿入院后20天内消灭尿布疹,无护理事故发生。 康复娱乐 二十四、有多项功能文体活动室,室外使用总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室内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文体活动器械不少于10种,配有电视机及音响设备,有室外园林化活动场地。 二十五、积极有效地开展康复活动。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组
25、织实施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和锻炼。 二十六、有计划的实施医疗康复,建立康复对象档案,记录康复效果。 后勤保障 十七、年内无食物中毒、火灾、人员走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 责任事故。 二十八、收养人员居室卫生整洁,通风透气,空气新鲜,无蝇、蚊、鼠、虫、异味。 二十九、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实际需要配备家具和床上用品。有取暖、降温设备,做到配备规范整齐。 三十、成年人单床使用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儿童单床使用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三十一、有使用方便、防滑、通气、卫生条件良好的浴室和卫生间。 三十二、院容院貌整洁、安静、优美、舒适,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三十三、收养人员衣着整洁、适时得体,被罩、褥单
26、、枕巾换洗及时、干净。 膳食服务 三十四、建立食堂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有当地防疫部门发给的卫生合格证书。 三十五、食堂卫生整洁,排油烟装备齐全,有食品冷藏、保温设备。 三十六、炊事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三十七、收养人员饮食实行营养配餐。根据老年人、儿童等不同对象实行分餐,营养搭配合理。符合收养人员营养需要,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 三十八、配有营养师,有年度收养人员营养情况报告,营养不良率低于5。 。社会福利院评审办法。 为加强社会福利院的宏观管理,提高社会福利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社会福利院管理规范。(暂行),特制定本评审办法。 一、考核标准 根据
27、现有各类福利院的任务、功能、效益、设施条件、医疗护理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进行考核。满分值为120分,经考核得分在70-85分的福利院,为福利院达标单位,得分在86分以上的福利院,为社会福利院示范单位。 二、评审程序 (1)自评申报。各申报单位根据标准先行自评,认为符合条件后,填写由省民政厅统一制定的“社会福利院示范单位申报表”一式三份,向设区市民政局提出申请。设区市民政局根据标准对申请单位初审合格后,报省民政厅。 (2)组织考核。省民政厅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省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单位进行评审。评审时根据标准,结合申报材料,进行实地考核,通过资格审定和考核评分对申报单位作出综合评价。 (3)评审结论。评审委员会对评审的单位作出考核评审结论,报省厅审核批准,经确定为省福利院达标单位和示范单位的,由省民政厅发给全省统一格式的证书和匾牌。 三、评审周期 每一评审周期为两年。出现生大事故的社会福利院,当年免评。 四、核查 被评为省福利院达标和示范单位的,省评审委员会、各设区市民政局可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在称号期内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省民政厅撤销期称号。第18页 共18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