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管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今年主要工作亮点今年,我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建设“广东绿谷”、“美丽河源”为目标,以“创园”、“创文”为抓手,以落实市委“三赛”考核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为重点,坚持“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发扬“知行合一、拼搏奋斗、众志成城”的新时期城管人精神,凝聚正能量,用心美“客厅”,再谱新篇章。 (一)加强市政维护,用心保养街道。 1.积极维护市政设施。切实加强市区市政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共维修破损人行道1000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6000平方米,沥青路面6000平方米,安装路缘石1500米,接驳排水管道1000米,更换井盖400多套。 2.积极推进市区公交
2、站场建设。一是加快建设30个“春天绿”公交站点。现已完成25座公交站亭建设,剩余5个公交站亭将在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改变了公交站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方便了市民乘车。二是更新、维修市区公交站亭。市区破损的原有公交站亭得到了逐步维修和更新,极大改善了市民乘车环境。 3.积极推进全民休闲健身广场建设。为市民营造更多更好的休闲健身环境,组织实施了全民休闲健身广场工程。该工程占地面积4.85万平方米,工程投资2400万元。正全面推进各类运动场地、体育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场、广场铺装、路灯照明、给排水设施、园林绿化、停车场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4.积极解决“水浸街”问题。一是
3、落实防范责任。制定了xx市市区应急排涝抢险方案,明确了市区26个易涝地点和各易涝点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应急排涝管理工作。二是提高清疏能力。购买管道机器人清疏车,对市区排水排污管道进行全面的清疏,清疏管道80多公里,清理雨水进水井3000多座、检查井500多座,确保市区排水管道畅通。三是完善排涝设施。在市区中山大道、建设大道、越王大道、红星路等易积水路段增设雨水进水井、接驳排水管道及安装新型雨水进水井盖,同时研制排水钢筋安全防护网,有效解决“水浸街”问题。 5.积极“扮靓”亮化设施。一是推广应用led路灯。完成了市农副产品市场、兴源路、凯丰路led路灯安装工程,完成东城西片区四个拆迁安置点、埔前镇
4、人民广场路灯安装工程,新增路灯1100盏,灯杆320条。对和平村、双下村、新塘村、白田村等社区村道的老化陈旧路灯线路进行改造,共改造路灯线路17000米。二是提高路灯管护水平。检修路灯达5500盏,修复被盗路灯线路16600米,处理各种有关路灯申诉130宗。及时对检修改造珠河桥水景喷泉的水泵进行检修改造,消除了珠河桥水景喷泉的重大安全隐患,确保正常运作。抓好重大节日美化亮化工作,提升城市形象。由于路灯管护措施得力,平均亮灯率达到98%以上。 (二)塑造“春天绿”品牌,提升环卫水平。 1.垃圾站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获国家一级无害化填埋场的荣誉称号。完成了石峡垃圾场封场一期
5、工程。环卫车辆全部统一喷成“春天绿”。设置了一批“春天绿”果皮箱和垃圾中转站。 2.创新公共卫生间管理。强化岗位职责,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组合承包制,提升服务水平;对xx市区50间公共卫生间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营造了“服务干净、鼻闻不臭、舒心如厕”的环境,市区公共卫生间管护质量进入建市以来最好时期,受到各级领导与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今年被省建设厅评为“XX省环卫工作先进集体”。 3.整治市区建筑垃圾。认真组织实施xx市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西环路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建成使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力整治市区建筑垃圾,根治了城市“硬疮”。 4.加强环卫考核。制订xx市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考评办法(试
6、行),配合xx区编制xx区环境卫生作业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完成环卫保洁经费核算,坚持深入一线检查考核,兑现奖罚。完成物业小区垃圾费返还户数调查核实,严格把好垃圾处理费返还关。认真组织XX省第二十个环卫工人节庆祝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植树绿化,提升绿色景观。 1.抓好绿化建设。一是实施社会功德林植树工程。完成了客家文化公园约10万平方米社会功德林植树工程,加快“河之源”瀑布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底完工。客家文化公园绿化建设及社会功德林植树工程得到省市领导和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二是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完成了长堤路大树种植工程、迎客大道和滨江大道园林景观提升工
7、程及凯丰路、旺福路绿化种植工程。共种植秋枫、大福木棉、多宝树、灰木莲、细叶榕、樟树等近20个品种大小乔木1380株、灌木25143株,吊装景石2块,树木种植成活率达99.99%。 2.抓好绿化管养。一是加强园林绿化管养考核工作,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二是全面完成绿地补种工作。共补种面积9782.2,改造面积共8152,补种行道树204株、灌木达382649株,施肥63591公斤。三是严厉查处擅自破坏绿化的行为。共阻止和查处擅自破坏绿化行为近20宗。 (五)加大整治力度,擦亮城市容貌。 1.整治广告招牌。创新工作方式,成立广告管理科和广告中队,把广告招牌专项整治工作纳入“三打两建”和“百日行
8、动”,完成了中山大道、大同路、兴源路、新风路、凯丰路等广告招牌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同。共拆除违规广告招牌800多个,4770平方米。 2.整治城市“六乱”。一直保持严管高压态势,不断加大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市场周边和城乡结合部脏乱现象的整治力度,采取疏堵结合,有效遏制脏乱现象。共整治清理流动摊贩5000多家,整治占道乱摆卖9885家,整治摆卖秩序4850档。 3.整治“门前三包”。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超门槛”经营行为,共整治超门槛占道经营4500家,对6起乱砍绿化树木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六)管好燃气供水,办好民生实事。 1.加强燃气管理。一是开展燃气安全联合执法
9、检查。查处无证经营点1个,强制送检钢瓶55个。二是开展餐饮业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市区餐饮场所1501家进行拉网式的检查,查处各类安全隐患4185项;对40多名餐饮公福用户燃气器具直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开展冬季燃气入户安全大检查。组织市管道燃气企业对2万多户用户开展为期二个半月的上门入户安全检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安全用气意识,确保市民冬季燃气安全使用。 2.加强供水管理。一是推进供水管网建设。建设和改造龙岭工业园、巴登大道、xx县供水主管、火车站广场路和永和东路等路段供水管网共计20.3公里;二是启动新水厂建设。现已确定拟建城北和城南新水厂选址分别为打石坑的一块山坡高地和粤
10、赣高速以西的一块山坡高地,供水总规模分别为30万吨/日和55万吨/日,用地规模分别为13万平方米和18万平方米;根据市政府的要求,邀请专家组对市区供水管理方案及新水厂的建设进行论证。 (七)强化窗口服务,彰显廉洁高效。一是以“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为载体,解决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以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行风热线”等16方面的纵横监督为动力,解决城管热点难点问题。二是以强化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为目的,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以完善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为抓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六个禁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四是以扶贫开发“双到”村为实践点,开展群众路线教
11、育。投入50万元用于村委会办公楼主体建设,争取在春节前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9万元修建通往百龙小学的校道,解决该村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通过筹集资金15万元赎回了由村私人出资入股市高XX县区的股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3万元。 (八)加大宣传投入,营造创文氛围。创文宣传有声有色。投入60多万元(含企业赞助),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文宣传活动。通过公益户外广告、大型电子显示屏常态化播放创文标语;通过河源日报、河源电视台、电台、河源晚报开设“城管创文”专版或广告进行创文宣传;开展创文问答抽奖和征集创文宣传标语活动;与河源电视台主持人团队开展公益宣传;利用固定标语在大街道路加强创文宣传;在河源电视台已连
12、续播放创文宣传标语16个月;利用公共卫生间(公厕)led显示屏播放创文标语及温馨提示,营造创文氛围。 二、主要问题今年工作卓有成效,但离市委市政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个别道路破损较为严重,坑洼路面没有修复;二是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仍有死角;三是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公共卫生间、垃圾中转站建设阻力大;五是街道路树绿化时有偷砍毁坏现象;六是市区用水量增长迅猛,市区供水矛盾日渐突出。七是燃气监管压力较大。八是违规广告牌仍有存在,整治难度较大。九是行政执法不够规范等。 三、明年主要工作计划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以赴“创园”、“创文”工作
13、,用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客厅”,突出“十个强化”: (一)强化市政道路改造。加大市政道路改造力度,维修加固城市桥梁。全面推广应用led路灯,拟实施东环路(临江段和河实中学段)、文昌路北段、源西百子园工业村、青云路、新江三路社区、客家文化堤廊、文明路、益民街、老城公园周围等led路灯安装工程。逐步建设城市照明监控中心,选定总控制室地址。 (二)强化生态景观建设。着力打造“两江四岸”城市景观带;继续建设一批小公园、小广场,重点推进客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推进今年秋冬和明年春夏20万平方米的社会公德林工程。 (三)强化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整治主次干道、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等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卫生死
14、角,加快公共卫生间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充实完善果皮箱。 (四)强化广告招牌管理。抓好整治户外广告工作,规范主干道路、街巷、单位、门店的招牌标志和道路标志。加强与广告企业的沟通联系。 (五)强化“门前三包”工作,实行“六乱”整治常态化。 (六)强化燃气供水企业管理。加快推进市区天然气的置换工作。全力配合推进市区新水厂的建设。 (七)强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到执法主体规范、程序规范、文书格式规范、监督考核规范。联合公安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市政、园林、环卫设施和违法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行为。 (八)强化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九)强化创园创文宣传。以“两报”、“两台”、户外广告等为载体,加强创园、创文公益广告的宣传,实现市民综合素质、文明行为的提升。 (十)强化监督考核工作,坚决落实问责制。 四、拟列入明年“十件实事”项目 (一)客家文化公园二期建设。 (二)市区两个新水厂建设。第9页 共9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