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96 ,大小:19.75MB ,
资源ID:782977      下载积分:11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829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与金融课件.ppt)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

1、2第一章财政导论第一章财政导论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第三节 财政职能 3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 一、社会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国防、公安、司法等。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各种税收和收费等。4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二、财政的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源(二)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理解财政的概念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

2、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5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 同私人个别需要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活、生产、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而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二是集中性。即它要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而不能由哪一个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满足。三是强制性。即它是通过依靠政治权力,采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换行为来满足。6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三、公共财政与我国财政的转型(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

3、,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财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活动准则 2.公共财政应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场营利性 4.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7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二)我国财政的转型 1998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确立后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财政的公共性特点日益加强,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财政收入的公共化 2.财政支出的公共

4、化 3.财政制度的公共化 8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市场政府资源配置 市场效率 政府干预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9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市场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的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在给定的理想条件下,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能实现帕累托最优。10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 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无法完全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假设条件,从而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市场将目标仅仅确定为效率,也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这样就产生了市场失灵问题,

5、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外部效应信息不完全收入分配不公平偏好不合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市场失灵12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是指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也就是说,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享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二是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它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特点。13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从这两个基本特征出发,

6、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即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例如国防、外交。另一类是混合产品,即同时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物品,它们或只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其中一项,或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公共道路、桥梁、教育等。14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公共产品的特征意味着没有付费的人也能从公共产品中获取利益,因此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购买这种产品,自己从中获益,即所谓的“搭便车”。“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使得公共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即便提供,其数量也会严重不足。15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

7、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消极或影响的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或获得报酬的情形,又称外溢性、外部性。外部效应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当带来的是积极影响,却没有获得报酬时,称之为外部正效应,亦称外部收益;当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时,称之为外部负效应,亦称外部成本。16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外部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私人部门是按照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的,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才符合经济效率要求,因此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

8、当存在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当存在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例子:养蜂、化工厂17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3.自然垄断 如果某个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那么独家经营的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这样一来必然形成垄断,这种垄断就是自然垄断。垄断者往往在低于社会需求量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以便提高价格,获得超额利润。这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破坏整个社会的效益,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干预。18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4.信息不完全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但事实上

9、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导致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可能无法掌握充分的信息,从而难以实现理性的决策。信息不完全的一个典型表现是信息不对称,即交易双方对于交易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19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二: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在合同签订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主体做出了与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二是道德风险问题,即在合同签订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主体做出了与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行为。典型例子:保险 20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5.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周期和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盲目性,难免会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等经

10、济失衡问题。尽管市场经济可以自发地对此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采用的是经济危机的方式,代价太高昂,同时也面临一些限制。因此政府通过推行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21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6.收入分配不公平 帕累托最优只是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由于市场是以个人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收入的,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智力、体力和资本总是存在差异,因此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与社会公平目标相抵触,还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22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7.偏好不合理 在现实的市场中,人们的个人

11、偏好并不总是合理的,从而出现了优值品和劣值品问题。所谓优值品,是指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高雅艺术,保险、教育等。所谓劣值品,是指消费者对它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毒品、香烟等。23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干预 现实中的经济系统是一个三元经济系统。在三元经济系统中,政府可以通过下列手段干预经济,弥补市场失灵:24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1.就公共产品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征收税收的方式为提供公共产品筹集资金,然后再通过国家预算安排支出免费提供公共产品,尤其是纯公共产品。2.就外部效应而言,政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干预

12、外部效应:一是使用税收和津贴。二是通过明晰产权解决外部效应问题。25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3.就自然垄断而言,政府对自然垄断的干预形式主要是公共管制,即通过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防止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4.就信息不完全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信息,设立技术监督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并公布结果等方式,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另外,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强制投保等方式都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26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5.就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而言,政府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6.就收入分配

13、的不公平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如税收、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7.就偏好不合理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推行义务教育等方式引导市场消费更多的优值品;通过税收、法律等方式减少乃至禁止市场对劣质品的消费。27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二)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也称政府失效,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28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政府失灵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性 2.垄断性 3.有限信息 4.寻租活动29第三节第三节

14、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所谓财政职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30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使资源可以合理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二)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目标31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机制32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

15、(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出等手段对参与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33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公平可以分成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两层含义。经济公平强调分配规则的公平,它要求经济主体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遵循相同的竞争规则,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比例。经济公平要求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一致,是市场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是市场经济实现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34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社会公平强调分配结果的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

16、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可的收入差距,则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或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公平目的是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35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在实践中,我们一般借助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基尼系数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36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收入比例人口比例AB图1-1 洛伦茨曲线37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税收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38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

17、能财政职能三、经济稳定职能(一)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指的是政府必须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和任务。39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机制40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对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对于它的理解要把握四点:一是财政分配的主体是于它的理解要把握四点:一是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二是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

18、社会产品;国家;二是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三是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三是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四是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的分配。四是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的分配。2.2.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包括:公共财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包括:公共财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效为活动准则;公共财政应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效为活动准则;公共财政应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

19、务;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场营利性;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场营利性;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41 3.3.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财政的起因。市场失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财政的起因。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灵的具体表现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信息失灵、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不稳定、断、信息失灵、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不稳定、偏好不合理。同时,要注意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偏好不合理。同时,要注意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会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

20、因素的制约也会产生政府失灵。产生政府失灵。4.4.理解财政职能应当从市场失灵入手,财政职能理解财政职能应当从市场失灵入手,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第二章财政支出43本章内容本章内容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44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按经济类型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按具体用途分类 45按政府支出功能按政府支出功能按政府支出功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公共安全支出 教育支出 外交支出 国防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环境保护

21、支出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农林水事务支出 交通运输支出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 转移性支出46按经济类型分类按经济类型分类按按经济类型分类工资福利支出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转移性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赠与 债务利息支出 债务还本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 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支出 其他支出 47按经济性质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按经济性质分类48按具体用途分类按具体用途分类按具体用途分类按具体用途分类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

22、事业费、卫生经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外交外事支出、公检法司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债务本息支出、其他支出。49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支出的原则政府支出的原则 量入为出原则 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优化支出结构原则 50量入为出原则量入为出原则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量力而行。第二,财政收入的各项指标要订得稳妥可靠。第三,安排财政支出要有科学的依据,不留缺口。第四,在编制预算时,要留有适当的后备。51优化支出结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原则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国民

23、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5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财政支出公平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再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财政支出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就每项具体财政支出来说,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53第三节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出。54二、购买性支出对宏观经济

24、的影响二、购买性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二、购买性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二、购买性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将直接推动相关商品和产业的发展。通过财政投入,促进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长期内,通过对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55三、消费支出三、消费支出三、消费支出三、消费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管理费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科教文卫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是指财政用于科学

25、、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从科教文卫支出的用途上看,仅指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经常性支出。56四、投资支出四、投资支出四、投资支出四、投资支出财政投资支出又称为政府投资,是相对于私人投资而言的,指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务资产的行为和过程。57(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一)政府投资的特点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资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又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58(二)政府投

26、资的原则和范围(二)政府投资的原则和范围(二)政府投资的原则和范围(二)政府投资的原则和范围政府投资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维护资源配置的效率。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政府投资的范围公益性服务领域 基础性投资领域 59 (三)(三)(三)(三)“三农三农三农三农”支出支出支出支出财政三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增长而投入的资金的总称。我国的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税收政策,主要是轻税、减免和退税等。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和补贴等。60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

27、、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61二、社会保障支出二、社会保障支出二、社会保障支出二、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特征: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参与上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受益程度的约束性。62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动情况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动情况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动情况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动情况表(1978-1978-1978-1978-2006200620062006)63三、财政补贴三、财政补贴三、财政

28、补贴三、财政补贴1.财政补贴的性质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642.2.2.2.财政补贴的特征财政补贴的特征财政补贴的特征财政补贴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653.3.3.3.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 价格补贴。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对某些商品实行购销价格倒挂或持平的价格政策,由财政对商品生产、供销

29、企业由此产生的价差损失和亏损给予的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国家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为了维持企业生存给予的财政补贴。66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出口补贴。国家财政直接或间接给予出口商品生产者或出口商补贴,从而降低出口价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财政贴息。国家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税式支出。国家财政对于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的减免税。财政收入概述 第三章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内涵和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内涵和分类财政收入的内涵财政收入的内涵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

30、,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占有的由政府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社会产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财政收入既表现为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又表现为政府筹集这部分货币资金的过程。所以,它既是一个静态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概念。71财政收入的内涵财政收入的内涵 财财政政收收入入不不仅仅仅仅是是充充当当财财政政收收支支的的源源泉泉,而且也是贯彻政府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贯彻政府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财财政政收收入入可可分分为为广广义义和和狭狭义义两两种种。包包括括债债务务收收入入的的财财政政收收入入是是广广义义的

31、的财财政政收收入入,反反之则是狭义的财政收入。之则是狭义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分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分类国有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 个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分类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按管理级次分类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分类预算(内)资金 预算外资金 按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的涵义财政收入规模的涵义 财政收入的规模就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32、财政收入的规模可用绝对额和相对额来表示。前者通常可以用一定量的货币收入总额来表示;后者通常可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 价格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财政收入规模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以实现社会投资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处于社会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80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三种观点: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三种观点: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合乎制度约束规范的

33、财政收入规模。合乎制度约束规范的财政收入规模。规模财政收支适合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规模财政收支适合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实现至少应满足的条件:良好的社会民主制度。完善的公共预算制度。与时俱进的财政支出方式和收入征管方式。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财政实力有了质的变化,国家财力明显增强。然而,我国的财政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低,导致政府财力不足,无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资料来源:根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表3-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预算收入规模变动情况表 单

34、位:亿元年份GDP预算收入预算收入/GDP(%)19804545.601159.9325.719859016.02004.8222.4199018667.82937.1015.8199560793.76242.2010.7200099214.613395.2315.02001109655.216386.0417.12002120332.718903.6415.72003135822.821715.2516.02004159878.326396.4716.52005183867.931649.2917.22006210871.038760.2018.4 税收 第四章85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税收

35、原理 第二节我国现行税制第三节国际税收86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与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项基本特征,通常称为税收“三性”。判断某种政府收入是不是税收,应主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这“三性”。87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的方式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违反税法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和制裁。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后,

36、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付出任何形式的代价和报酬。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定的特征,未经严格的立法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变更或修改。88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二、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的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和。税收制度由一些共同的要素构成,我们称其为税制要素,也称税收要素、税法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也就构成了税收制度核心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被称为税制三要素。除此之外,减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也是税收制度应当包含的构成要素。89第一

37、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一)纳税人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还有负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所谓负税人,是指最终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所谓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交纳的单位或个人。90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有:税源、税目和计税依据。所谓税源,是指税收的源泉。所谓税目,是指税法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所谓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8、,又称税基。91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三)税率 税率是税额和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率。我国现行税种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税率形式: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按相同的比例征收。比例税率的特点在于税率高低与征税对象的数额无关。其优点是符合效率原则,能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环境,有利于鼓励规模经营,同时计算简便,征管较为方便;其缺点在于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难于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92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比例税率又可分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对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对一个税种按税目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幅度比例

39、税率则是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在这个幅度内,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税率。93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累进税率的特点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其优点在于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缺点在于可能损害经济效率,计征较为复杂。94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累进税率按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在将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税率递增的基础上,将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按

40、与之对应税率相乘计算税额的方式。超额累进税率是在将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税率递增的基础上,每个等级分别按所对应的税率计税,再将各等级税额相加得到应纳税额的方式。95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区别:一是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负担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负担轻;二是在各等级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征税对象数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严重抑制了纳税人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超额累进税率则不存在这种问题,税收负担较为合理;三是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复杂。96

41、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根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而不采用百分比形式的税率,亦称固定税额。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其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体积等。定额税率的特点在于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征税对象的数量,与价格无关,因此计算简便,但是税负不尽合理,不适用于价格差异较大的商品,适用面较窄。定额税率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97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四)其他要素 1税收减免 税收减免是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税收制度的减免税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减免税。减税是从应征税

42、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2)起征点。即税法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3)免征额。即允许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98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2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一般包括单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两种类型。3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4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根据各个税种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5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是指对纳税人的税务违章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明确违章处理办法

43、的目的在于体现税收的强制性。99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三、税收分类以征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分类 流转税 所得税财产税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直接税间接税100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以税收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 从价税从量税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 价内税价外税101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以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分类 中央税 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以课税对象是否具有依附性为标准分类 正税附加税102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四、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承受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二)衡量税

44、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我们通常用税收负担率这一相对指标来表示税收负担水平,进而判断税负高低及是否合理。一般而言,从考察的范围和层次来看,税收负担率指标分为两类:103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 1宏观税负指标 宏观税负是指全社会纳税人总体承受的税收负担。宏观税负指标从全社会的角度考核税收负担,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情况,又称宏观税率。它主要有以下三种计算口径:(1)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2)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TGNP)(3)国民收入负担率(TNI)我国过去常用的指标是国民收入负担率,现在则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用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来表示。104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

45、原理税收原理 2微观税负指标 微观税负是指纳税人个体承受的税收负担。它可以分为:(1)企业税收负担率(2)个人税收负担率105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五、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入通过购入商品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与税负转嫁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税收归宿。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当税收经过转嫁,最终将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时,就到达了税收归宿,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终由谁承担。106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是指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进行经济交易时,将其所缴纳的税款,

46、通过提高商品与劳务的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2后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式,向后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方式。107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3消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移,也不向后转移,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纳税人的利润没有因为纳税而减少的一种形式。4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指纳税人将所购生产要素可预计的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种方式。108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三

47、)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从利益上讲,纳税人总是希望能将税负转嫁出去,但是税负能否转嫁以及转嫁多少,在现实中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2税种类型。3课税范围的宽窄。4反应期间长短。109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六、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一国政府在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的基本标准,历来受到理论及实务界的高度重视。(一)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原则,即通过征税取得的财政收入应当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二是弹性原则,即税收收入应当能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48、组合效率的要求。110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二)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应当具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层含义。所谓横向公平,是指条件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所谓纵向公平,是指条件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那么,所谓“条件”具体指什么呢?目前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受益原则认为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所提供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能力原则认为应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确定各人应承担的税收,111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三)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即税收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49、。税收经济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应当具有中性和校正性:二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要求尽量降低税收成本。具体而言,税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纳税成本两个方面。112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我国现行税制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和行为税类 我国现行税种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113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我国现行税制一、流转课税(一)增值税 1增值税概念及优点 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服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从理论上讲,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销售商品价值中的(v+m)部分。它所具有的以下优点:(1)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均的问题,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

50、增值税采取凭发票扣税的课征方式,有利于相互监督,减少偷税漏税。(3)增值税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4)增值税有利于商品的出口退税,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14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我国现行税制2增值税的类型 按照计算应纳税额时对固定资产已纳税金的不同处理方式,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3纳税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均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一般纳税人实行规范化的征税方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方法。115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