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历 史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它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基二20164号)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利于历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自主、活泼、持续地发展。 初中
2、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杜绝偏题、怪题。 科学性考试内容要准确反映历史学科的要求。试题编制要科学合理,表述严谨、规范。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重视情感教育,突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人文性体现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注重人文素养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导向性试题编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不过于偏重机械记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设计有
3、助于提高学生素养,正确引导初中教学。二、考试目标与内容要求 (一)目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湖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对考试内容作出如下相应层次的规定:识记 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识记层次。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感受、体会、概述、归纳、理解、说明、阐明、认识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理解层次。运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已
4、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初步考查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运用层次。(二)内容要求中国历史部分单元知 识 内 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中华文明的起源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炎帝、黄帝的传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商、西周的建立者及分封制 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战国七雄及形势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统一的时间及秦朝疆域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的大一统丝绸之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5、的形成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疆域“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司母戊鼎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主要医学成就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著作类别都江
6、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汉字的演变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中日马关系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地位、作用
7、及主要代表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影响和五四精神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红军长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的
8、出现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文艺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土地改革的基本情况及意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
9、治制度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组建的史实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及主要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科技教育文化新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世界历史部分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上古人类文明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及文明成就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中古亚欧文明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文明
10、的冲撞与融合希波战争的结果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情况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及其产生的时间、地点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和阿拉伯文学名著天方夜谭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评价华盛顿评价拿破仑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影响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
11、的创立者及人物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建立和国际歌的作者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气时代爱迪生的主要成就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牛顿、达尔文的主要成就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作者及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及其创作背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历史意义1922年苏联
12、建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欧洲联盟的建立时间和性质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结束了欧洲
13、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政策二战以来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主要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奥斯卡奖是世界影响最大的电影奖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部分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湖南境内与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龙山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
14、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与发展商贸的举措北宋招抚梅山蛮及在梅山地区设置的两县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欧阳询、怀素、何绍基的籍贯与书法特色周敦颐、胡安国和胡宏父子、王船山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蔡伦的籍贯与重大发明。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铜官陶、浏阳花炮的始创时间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陶澍的籍贯及其经世致用思想近代前期
15、的湖南魏源的籍贯及思想主张曾国藩创办湘军及其建军宗旨和治军原则曾国藩的主要洋务活动左宗棠的主要洋务活动和率军收复新疆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陈宝箴是唯一支持变法的巡抚。熊希龄对湖南维新运动的主要贡献。谭嗣同在湖南的维新变法活动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陈天华、黄兴、宋教仁、蔡锷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重大贡献近代后期的湖南新民学会、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时间北伐战争在湖南的重大战役地点。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毛泽东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意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红军长征在湖南的重大活动长沙“文夕大火”日军在湖南的暴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芷江
16、洽降湖南和平解放的时间和长沙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衡宝战役的影响湘西剿匪的时间和影响新中国的湘籍建国元勋与英雄人物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的籍贯及担任的最高职务罗盛教、雷锋、欧阳海的籍贯及主要事迹。国家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近现代湖南的文化成就丁玲、周立波、沈从文的籍贯及文学代表作齐白石、贺绿汀、田汉、欧阳予倩的籍贯及艺术成就湖南的主要地方剧种晚清至民国初年传统学术湘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的籍贯及成就湖南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籍贯近代湖南著名教育家及其籍贯陈国达、袁隆平、刘筠、黄伯云的科学贡献。国防科技大学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及其意义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 试卷
17、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非选择题可以判断、改错、填图析图、材料解析、问答、探究、历史小论文等题型呈现,所占比例不低于60%。(二)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约25%中国近代史约20%中国现代史约10%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约10%世界古代史约5%世界近代史约15%世界现代史约15% (三)试题难度 考试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左右,难易题比例见下表:类别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难度系数0.75以上0.600.740.60以下所占比例约占70%约占20%约占10% (四)覆盖面 考试的知识覆盖面要求达到80%以上。四、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读右图,图中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 韩国 B齐国 楚国 C
18、秦国 楚国 D魏国 赵国 【答案】 C。 2“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3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1979年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
19、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D。 4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右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指的是 A恐怖主义 B大国霸权主义 C民族矛盾 D宗教矛盾 【答案】 B。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在表述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填“T”,在表述错误的题后括号内填“F”) 1戊戌变法后,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新式学堂。( ) 【答案】 F。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答案】 T。 (三)读图析图题 1.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请回答: (1)图1是A同学去南京某纪念
20、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指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对此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2)图2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欢庆场面。请说出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答案提示】 (1)南京大屠杀。勿忘国耻(日本法西斯残暴)(符合题意即可)。 (2)渡江战役。 2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 (2)该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市生活? (3)你从上图中发现了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 (1)张择端。 (2)宋朝(北宋)。 (3)信息:图中可见街道、房舍、店铺、车马、行人、商贩、轿夫等等。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
21、活丰富等现象。(合乎题意即可酌情计分)(四)材料解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 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从西汉以来,只有这一人罢了。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自从夏、商、周三个朝代以来,没有见过能够和他相匹敌的。然而传位给儿子再到孙子,就遭受武氏之乱,子孙被杀,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后世人从本原上推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以我看来,
22、可惜的是他不明白治世原则啊!摘译自苏辙唐太宗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 【答案提示】 (1)材料一认为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英明君主,柏杨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隋末战争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完善科举;稳固边疆,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其高度文明也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作者受英雄史观的影响,对唐太宗的评价有过分美化的倾向。 (2)一分为二(辩证的方法、分阶段评价)。
23、合乎题意即可酌情计分)2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二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三 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选自人教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
24、了哪两次国际会议?(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3)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方面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答案提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 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3)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4)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符合题意即可酌情计分) (五)问答题 1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囯家
25、元朝和清朝前期各是怎样管辖西藏地区的? 【答案提示】 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建立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答案提示】主要问题: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解决途径:美国经过内战,北方取得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明治维新,天皇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26、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六)探究题1拿破仑是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赞他为功勋卓著的“欧洲雄狮”,也有人说他是不值一谈的“科西嘉怪物”。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任选其中一观点即可。“雄狮说”“怪物说”须各提供2点理由,辩证说须从正反两方面各提供一点理由进行论证。)【答案提示】 我认为拿破仑是功勋卓著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欧洲雄狮”:他颁布了法典;发展资本主义;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捍卫法国革命成果;传播革命思想,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我认为拿破仑是“科西嘉怪物”:他极具野心,善于权谋,以
27、政变夺权;恢复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穷兵黩武,奴役其他民族国家。 我认为要一分为二评价拿破仑(综合以上两种观点)。2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为科学兴盛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
28、心转移一览表阶段国别时间第一次科学中心意大利15041610第二次科学中心英国16601750第三次科学中心法国17501840第四次科学中心德国18751920第五次科学中心美国1920据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整理 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 摘编自叶荭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从英国转移到法国;从法国转移到
29、德国;从德国转移到美国),请从这四次转移中任选一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3)请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中国能否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请结合材料分析及运用史实论证。【答案提示】(1)变化:中国科技地位由领先到落后。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不断强化,政治形态走向僵化;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任答三个方面)。(2)(学生任选一个阶段结合史实作答,原因部分要求从中心的失去和获得两个方面作答,任答三点即可;影响部分任答两点即可)A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原因
30、新航路的开辟,经济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等。影响:为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和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等。B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原因:英国忙于海外争霸;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勃兴,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一度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等。影响: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C从法国转移到德国。原因:法国政治动荡,法兰西帝国的灭亡,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丧失;德国完成统一等。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后来居上,工业得到发展,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随之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挑起了一战等。D从德国转移到美国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美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31、大发战争财,实力膨胀,国内环境安定,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等。影响: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奠定了基础等。(3)材料观点:未来世界可同时出现多科学中心。观点1:中国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理由:从中国方面看,政府重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突飞猛进;改革开放深化等;从世界方面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将加速,世界科学中心多元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需从两个方面作答)。观点2:中国不能(或暂时不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理由: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薄弱,相对落后,科学创新比较滞后,市场经济刚起步,体系不完善等;从世界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在起作用等。(注:以上所示例题中的部分试题选自近年各地学业考试试题,其中部分试题略有改动)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