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5KB ,
资源ID:782417      下载积分:11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824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1、-教育精选-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初步形成)(3)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逐步发展)(4)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10月,中共十四大科学概括了邓小平建设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走向成熟)(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进党章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完全形成)邓小平理论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中共十六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回答了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四、中共十八大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五、中共十九大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共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1、首次阐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首次阐述中国梦。2、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两个“一百年”目标:(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4、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四个全面”战略(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新的发展理念(1)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意义: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5、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举措:(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3.影响: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4.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6、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3.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区域法颁布实施。5.民

7、族区域自治的实施: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6.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2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3、经济援助: 采取优惠措施,派

8、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文化保护: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3)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5政策支持: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第13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

9、“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2.一国两制的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背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的强大。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

10、制”的科学构想。(2)基本内涵:“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50年)不变。(3)成功运用: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推进中国统一大业1.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

11、提出“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海峡两岸的交往1979年开始,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 “三不”政策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化,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2、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否实现统一呢? 我们该怎么做?能实现统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收复台湾提供了坚实后盾,制定反国家分裂法 ,为反对台独提供法律依据。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要坚决反对他国干涉中国内政;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应调动

13、一切积极因素,争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台独。3.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怎么做?不做、不说有害国家统一的事情;坚决拥护党和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5课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陆军:诞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海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外出访问任务。2

14、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空军: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1956年,我国成功仿制成功歼5,飞机走上国产化道路。二、 导弹部队的发展1.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地位: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三、新时代强军之路(1)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2)军种建设上,出现

15、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20世纪50年代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底,周恩来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谈话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 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16、,该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1955年4月,万隆会议(亚非会议)在印尼举行,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背景:联合国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非法窃据。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

17、机构中驱除出去。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4.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其他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二、中美、中日建交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邓小平

18、访问美国,两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关系最终实现了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3.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三、全方位外交1.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3.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这与

19、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现在成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举办首届“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1964年10月,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第一枚原子弹。1966年10月,中国实现了核导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枚氢弹。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2.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20、。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空间航天技术:1.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2.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于2003年10月成功发射升空,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回预定地点。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是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中国成为第一个实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

21、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他。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红岩 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

22、女 林则徐等。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2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民用航空: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通信:(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可编辑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