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初三杰”,说的是汉朝建立时的: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在史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2.圯 上 敬 履 司马迁解题:圯:桥;履;鞋子。3.文学常识:1、作者: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4.司马迁:主要经历主要经历:1 1、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子承父业,、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子承父业,2828岁做太史令。岁做太史令。2 2、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嘱托他做第二个孔子,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嘱托他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第二部春秋春秋,这是他著,这是他著史记史记的动力。的动力。3 3、司马迁、司马迁2020岁时,开始漫游,积累丰富史料,岁时,开始漫游,积累丰富史料,3232岁开岁开始写始写史记史记。4
3、4、潜心修史时,为李陵战败辩护,被处以腐刑,为完、潜心修史时,为李陵战败辩护,被处以腐刑,为完成成史记史记,司马迁,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就极刑而无愠色”。5.史记司司马马迁迁以以其其“究究天天人人之之际际,通通古古今今之之变变,成成一一家家之之言言”的的史史识识,成成就就了了史史记记-中中国国历历史史上上第第一一部部纪纪传传体体通通史史。全全书书1 13 30 0篇篇,5 52 2万万余余字字,包包括括十十二二本本纪纪、十十表表、八八书书、三三十十世世家家和和七七十十列列传传,对对后后世世的的影影响响极极为为巨巨大大,被被称称为为“实实录录、信信史史”,被被鲁鲁迅迅先先生生誉誉为为“史史家家
4、之之绝绝唱唱,无无韵韵之之离离骚骚”,列列为为前前“四四史史”之之首首,与与资资治治通通鉴鉴并并称称为为史史学学“双双璧璧”。因因此此司司马马迁迁被被后后世世尊尊称称为为史史迁迁、史史圣圣。与与司司马马光光并并称称“史史界界两两司司马马”,与与司司马马相相如如合合称称“文文章章西西汉汉两两司司马马”。6.v(1)圯上敬履节选自 v(2)作者 字 (朝代)家、家。v(3)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记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分为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 篇。本纪,是按帝王的世代顺序记叙的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是历代帝王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大
5、事的排列。书,叙述各种制度沿革,涉及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朝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起过特殊作用和社会阶层代表人物的传记。这五种不同的体例相互配合补充,构成了史记全书的整体结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写史记的目的,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说史记一书“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称赞它是v“”。v(4)张良,字 ,之一,刘邦夸“,。”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迁子长 西汉史学文学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子房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太史公书十二十八三十七十一百三十7.拓展v1、黄石公v说法一
6、据传过了十年,张良竟得封侯。又过三年,张良随高祖行经济北谷城山下,果见黄石,张良取归,当作老人,香火供奉。及张良死后,将黄石一并埋在墓内。后代子孙每值春秋扫墓,年节祭祖,一体祭祀黄石。因此后人呼老人为“黄石公”v说法二: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庄襄公的重臣,姓魏名辙。庄襄公死后,秦嬴政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魏辙挂冠归隐,隐居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人们称他为“黄石公”。v 第二种说法看来更接近事实。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是真,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都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这增强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也反映人们对事实所蕴涵精神的赞颂。8.v2、张良是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三杰之中,
7、唯有张良,能够明哲保身。v史记中,司马迁以圯上逢黄石公的故事刻画了他的隐忍有容;以不随项伯反使沛公解脱了鸿门之危刻画了他的忠贞不贰;以建议刘邦利用黥布()、彭越、韩信三雄而刻画了他的知人;以谏止刘邦复立六国刻画了他的明察事势;以劝吕后迎四皓扭转太子的危机刻画了他的机谋的委婉;最后,以功成后急流勇退刻画了他的知止远害。通过这样特征性的事件,不仅叙述出了张良的行实,亦且明白如画地描绘出了他的性格和情操。9.(5)读准字音,把未读准确的字音标注在书上。v邳()圯()老父()v衣()褐 堕()履()v孺()强()忍 诺()ppyyffy y dudul l rrqingqingnunu10.三、析事论
8、人1、朗读课文。11.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鞋子)(看)(想要)(勉强)(给穿鞋子,名词作动词)(直身而跪)(离开)(很,非常)(望着,名词作动词)(曾经)(穿)12.v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v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v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v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v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答
9、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天刚亮)(返回)(约会)13.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不久)(也)(像这样)(兴起,指有作为)(是)(即以之为异,感到这件事奇怪。)14.拓展一v太公兵法又叫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15.听读课文,思考:1、概括故事内容:张良敬履,老父赠书2、老人让张良穿鞋的行为是否过分?为什么?3、老人面对张良的后至,再三批评,原
10、因是什么?老父:千里马常有,更需有伯乐的赏识、历练和委以重任。张良是千里马,仍需老父的培养。(老父堕履、二怒张良赴约、赠书,是对张良的考验和历练,使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导有方,能点石成金的人。)评价老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6.分析人物:面对陌生老人的要求,张良的态度如何?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样做?为什么?1、敬老:为其老,强忍,下取履。2、守信:平明,鸡鸣,夜未半,(赴约时间越来越早)。3、勤奋求学:常习诵。4、隐忍有度:欲殴之,强忍(忍辱)三次赴约(忍怒)。5、有思想,有主见:怪、精、异(心理描写)从此文中可以看出张良具有哪些品质?从中你悟出了什么?张良这
11、些品质在生活中还值得提倡吗?17.张良形象v隐忍有容,敬老,胸怀宽广,诚实守信,能虚心求教、知错就改,有强烈的求知欲、坚持不懈的恒心。18.老人形象:v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导有方之人。19.张良正是以自己道德品质上的闪光点,照亮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平坦大道,使得他在楚汉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张良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v成大业者先成人20.1、张良为什么要“忍”?敬老;对老人有所期待;朦胧中感到老人是一位奇人,能使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收获。21.2、“忍”有什么意义?忍能带来机遇,带来知识和能力,得到兵法,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刘邦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刘邦能够忍耐韩信,
12、得到咸阳而退居灞上,忍耐一时,建立西汉王朝,张良也成为开国功臣。在后世影响很大,三国时代水镜先生向刘备诸葛亮时说:“只有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胜汉三百年的张子房可与之相比。”可见,张良名气之大。22.忍忍是是一一种种境境界界,是是一一种种修修养养,一一种种美美德德,一一种种气气概概,一一种种生生活活态态度度。忍忍,是是能能量量的的积积蓄蓄,是是在在苦苦难难中中站站起起来来的的准准备备,能能够够赢赢得得好好名名声声,感感化化一一批批人人,忍忍使使很很多多人人成成就就大大业业。你你能能举举例例谈谈谈谈吗吗?(司司马马迁迁、韩韩信信、勾勾践践、重重耳耳)真真正正的的忍忍者者,是是善善于于隐隐藏藏自自己
13、己锋锋芒芒的的人人,忍忍住住一一时时之之不不公公,受受暂暂时时的的委委曲曲,在在忍忍中中磨磨炼炼意意志志,增增长长智智慧慧。方方能能战战胜胜自自我我,赢赢得得机机遇遇,成成就就事事业业,精精彩彩人人生生。23.3、凡事都要“忍”吗?不是。不能无原则的忍。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侯论开篇的一段话。24.拓展总结: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14、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25.文王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
15、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26.成大业者先成人忍一时怒气,跪圯桥上敬翁履;得半部天书,坐帷幄中挥汉师。27.作业:日记:圯上敬履读后感28.课外拓展“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29.关于韩信从军事统帅的角度来说,韩信可以算得上是千古难得的帅才和将才了。他能够把弱小的军事力量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以至于最后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彻底击败,让项羽自刎乌江,一举奠定了建立汉王朝的基础,这是与他超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分不开的。他曾经在与刘邦的闲谈中认为刘邦只有指挥十万军队的能力,而就他自己指挥军队的能力而言,却没有数量限制,指挥的军队越多越好(这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成语的来
16、历)。30.韩韩信信作作为为一一位位军军事事统统帅帅勇勇有有余余,是是合合格格的的;但但作作为为一一位位权权力力中中枢枢的的谋谋臣臣来来讲讲显显然然是是智智不不足足,是是不不及及格格的的。说说句句难难听听的的话话,韩韩信信的的权权谋谋技技巧巧只只相相当当于于小小学学生生水水平平。他他身身处处手手握握重重兵兵、功功高高震震主主的的极极易易招招来来杀杀身身之之祸祸的的境境地地却却毫毫无无自自我我保保护护意意识识,多多次次受受到到猜猜疑疑诬诬陷陷却却从从不不在在意意、不不思思改改进进,终终于于在在未未央央宫宫阴阴谋谋中中死死于于吕吕后后之之手手,真真可可谓谓“英英雄雄一一世世真真豪豪杰杰,辜辜负负胸
17、胸中中百百万万兵兵”!他他的的死死,他他自自己己需需付付一一半半的的责责任任。这这里里顺顺便便说说一一句句,史史书书里里或或多多或或少少影影射射韩韩信信有有谋谋反反的的倾倾向向,我我认认为为这这是是天天大大的的千千古古奇奇冤冤。从从韩韩信信的的条条件件来来看看,他他若若真真想想造造反反,一一百百次次也也反反成成功功了了,可可是是他他却却始始终终没没有有反反,直直至至被被害害死死。31.关于萧何关于萧何汉初三杰里的萧何却是一个汉初三杰里的萧何却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若硬要用一句话很复杂的人物。若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只能勉强说他来概括他,只能勉强说他智有余智有余而仁不足。而仁不足。萧何的治理国家的
18、行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就不用说了,刘邦说的政才能就不用说了,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尤其令人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尤其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拍案称奇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重蹈而重蹈,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他的继任者他的继任者曹参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
19、于这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的成语“萧规曹随萧规曹随”。32.由由此此可可见见萧萧何何的的治治理理国国家家的的行行政政才才能能是是多多么么卓卓越越!说说起起来来萧萧何何对对汉汉朝朝的的建建立立所所作作的的最最大大贡贡献献莫莫过过于于现现在在家家喻喻户户晓晓的的“萧萧何何月月下下追追韩韩信信”的的典典故故了了韩韩信信这这位位旷旷世世帅帅才才由由于于被被刘刘邦邦大大材材小小用用地地当当作作仓仓库库管管理理员员使使用用,被被气气得得不不辞辞而而别别,后后被被年年老老体体弱弱的的萧萧何何星星夜夜追追回回拜拜为为元元帅帅的的千千古古美美谈
20、谈。但但令令人人极极为为遗遗憾憾的的是是,在在韩韩信信问问题题上上名名扬扬后后世世的的萧萧何何在在后后来来却却因因为为韩韩信信问问题题而而为为后后人人所所诟诟病病,那那就就是是萧萧何何明明明明知知道道韩韩信信不不会会谋谋反反,却却在在个个人人进进退退利利害害(可可能能包包括括避避嫌嫌)的的考考虑虑下下与与吕吕后后一一起起设设下下圈圈套套谋谋害害了了韩韩信信。33.历史评价这就是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完人标准相比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3
21、4.关于张良关于张良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张良的智在刘邦说的的完人了。张良的智在刘邦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之外,吾不如张良”这句话里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就不赘这句话里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就不赘言了;张良的勇从他敢于和志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言了;张良的勇从他敢于和志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博浪沙刺刺杀由大批卫队护卫的暴君杀由大批卫队护卫的暴君秦始皇秦始皇的大无畏的行动中即可看出,的大无畏的行动中即可看出,也用不着多说;张良的仁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孟子认为理想也用不着多说;张
22、良的仁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孟子认为理想的完人的气质应该是的完人的气质应该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移”,张良完全作到了这一点。张良在汉朝建国后的封赏会,张良完全作到了这一点。张良在汉朝建国后的封赏会上的表现使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他谢绝了刘上的表现使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他谢绝了刘邦对他的邦对他的万户侯万户侯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邦的邦的 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张良说:张良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
23、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分了,我真心地愿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分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张良说到做到,而且张良说到做到,不但不作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不但不作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了。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