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1 ,大小:74KB ,
资源ID:778368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7836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後習題答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後習題答案.doc

1、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後習題答案【上】1、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答: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國出現了新的生產關係、新的階級和新的思想。因此,鴉片戰爭就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2、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社會性質及其基本特徵?答:(1)在錯綜複雜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兩大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一個是主要矛盾。 (2)在兩種矛盾的作用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轉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一下一些基本特

2、徵: 、資本-帝國主義勢力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控制了中國的政治 、中國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壓迫奴役中國人民。 、中國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礙著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 、所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存在,但勢力很弱。 、政治勢力不統一,各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 、在資本-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的廣大人民過著饑寒交迫,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3、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任務及其相互關係?答: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解放這兩個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繫的。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

3、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闢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它們控制中國經濟財政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幸福。第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麼?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了沉重

4、的災難,它們發動侵列戰爭,屠殺中國人民,侵佔中國領土,劃分勢力範圍,勒索賠款,搶掠財富;它們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扶植、收買代理人;它們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它們披著宗教外衣,進行侵略活動,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2、“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的提出及影響。鴉片戰爭驚破了中國封建統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的迷夢,戰爭失敗的強烈刺激下,中國官吏知識份子中少數愛國、開明的有識之士,開始注意瞭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史地,總結失敗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禦敵方法,魏源將收集到的資料編成海國圖志,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一是

5、利用外國先進軍事裝備技術武裝自己,抵禦外國侵略,是一種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學習利用外國生產技術,使國家走上富強道路,承認了西方長處,並主張學習西方。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統治條件下,對開闊人們眼界,引導人們注意世界形勢,啟迪人們探索救國之路起了積極作用。3、 近代中國所進行的反侵略鬥爭具有什麼意義?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歷史災難。但是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中國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奮起。鴉片戰爭以後,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戰爭以後,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中國的仁人志士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盡千辛萬

6、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4、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鬥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什麼?原因:反侵略鬥爭失敗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決定的。其次,是國家經濟特別是經濟技術和作戰能力的落後。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不推翻腐朽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要想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去進行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為什麼天朝天畝制度的主張是難以實現的?天朝田畝制度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檔。但他並未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他所描繪的理想天國,仍然是

7、閉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傳統生活方式;同時又是一個沒有商品交換的和絕對平均的社會。這種社會理想具有不切實際的空想的性質。因此,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難以實現。2、如何認識太天國失敗的原因?()太平末國運動顯示了農民階級的反抗精神和戰鬥力量,但農民階級濁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固有的局限性()拜上帝教教義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給農民戰爭帶不危害()太平天國未能正確認識儒學()太平天國的領袖對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缺乏理性認識3、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什麼?原因:首先,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再次,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教訓:

8、(1)新的生產力是同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及其上層建築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義的桎梏下充分地發展起來故要發展近代企業,要維護民族資本;要想培養洋務人才,要改變封建科舉制度()西方國家淩晨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故不可一切仰賴外國,需自己獨立自主()新式企業,需要新的管理體制給予商人一定的發言權,政府干預不要太深貢時,委派技術人員,以營管理對現代企業也有一定的幫助4、戊戌維新運動時期威信派與守舊派爭論的內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是什麼?內容:(1)要不要變法(2)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3)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西學。意義:(1)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

9、運動(2)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3)戊戌維新運動更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1、資產階級革命派關於中國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和進步性的認識有哪些?必要性:資產階級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國主義的“鷹犬”,因此愛國必須革命,只有通過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禍”,獲得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人

10、們在革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犧牲,是以換取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的。 正義性:對於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國國民惡劣”說,革命派針鋒相對地指出,不是“國民惡劣”,而是“政府惡劣”,民主共和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拯救中國與建設中國都必須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興民權改民主”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進步性:革命派強調,當時的中國存在著嚴重的“地主強權”和“地權失平”的現象,只有通過通過平均地權一實現土地國有,在進行政治革命的同時實現社會革命,才能避免貧富不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2、三民主義學說的基本內容是什麼?“三民主義”即名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三大主義。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

11、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民權主義 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 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也就是社會革命,它主張核定全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革命後的地價,則歸國家,為民共用。國家還可以按原定地價收買地主的土地。3、武昌首義的簡單過程是什麼?在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9月24日,

12、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在武昌發動起義。但革命黨人的活動被湖北當局察覺,處處提防,起義延期。而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當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臺齊集。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臺。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最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複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

13、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回應。武昌起義取得了最終的勝利4、 辛亥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是什麼?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近代歷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革命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在這以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再也不能建立起比

14、較穩定的統治,從而為中國人民鬥爭的發展開闢了道路。(2),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義觀念。(3),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打開了思想之門。(4),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5)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失敗原因(1)領導革命的資產階級在理論上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在行動上不願也不敢正面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推翻封建勢力。在思想上識別不清真正的朋

15、友和真正的敵人。(2)資產階級革命派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3)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教訓(1).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中國的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2).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走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3).中國革命不能依靠少數人,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起來革命,革命才會勝利。(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準備,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中篇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的成立 綜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 國際環境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影響是什麼?答:資本主義列強的激烈爭奪,引發了第一

16、次世界大戰。1917年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宣告成立,它積極幫助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進行民族解放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開始和發展。1929年到1933年,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開始互相配合,結成反法西斯聯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戰後國際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美國開始想全世界擴張,在中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中國領導人民正確制定應對策略,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最終贏得了勝利。2、 為什麼說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

17、本主義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答: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三者被稱為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間,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和協定,在中國享有各種特權,在經濟上更是企圖壟斷中國的重工業,交通運輸業,控制中國的財政金融。他們肆意的蹂躪我們的人民。而封建主義通過地租,商業投機,高利貸資本,苛捐雜稅等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官僚主義則使得官僚資產階級利用政治特權,從事金融,商業投機,發行法幣等,擴大自己的官僚資本,造成經濟混亂,又對工業實行壟斷性掠奪,使人民無法生存下去,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因此推翻這三座大山的壓迫,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首要任務

18、。3、 為什麼中國的建國方案最終能夠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地主階級與買辦資產階級的方案,由於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唾棄,他們的反動統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方案由於脫離中國實際,也沒有得到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連提出此種方案的多數人最終也承認這個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國提出的關於建立人民共和國的方案逐步獲得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乃至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的擁護,由此成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選擇。4、 中國資產階級分為哪兩部分?他們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如何?中國資產階級一部分是依附於外國壟斷資本的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後來發展成為官僚資

19、產階級),另一部分是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國民黨統治全國後,買辦資產階級發展成為官僚資產階級,控制了全國政權。他們掌握著官僚資本,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通過發行法幣,內債,進行投機活動等一系列非法的活動,操縱全國的經濟,進一步壯大官僚資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民族資產階級是中等規模和小規模的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整個資本主義經濟中不占主體地位,但是它在政治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它曾經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現代工業,形成了民族市場,同時傳播了資產階級文化,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為民主革命的一種政治力量,為民主革命作出了貢獻。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1、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是什麼?(1)五四運動表現了反

20、帝反封建的徹底性. (2) 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2、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麼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17年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推動中國的先進分子把自己的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1).十月革命給予中國一個啟示: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誕生的社會主義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並以新的平等態度對待中國.有力的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3).十月革命中俄國工人,農民和士兵的廣泛發動並由此贏得勝利的事實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

21、的啟示,推動他們去研究這個革命所遵循的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經過反復的比較,推求,才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後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蓬勃興起,在李大釗等的影響和當時形勢的推動下,一批愛國的進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產主義思想的知識份子,經過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主義民主劃清界限.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開始提出知識份子應當同勞動群眾想結合的思想.3、為什麼說成立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它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中國人民從來就勤勞勇敢,富於鬥爭傳統。他

22、們的鬥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沒有一個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而自從有了中國,這種局面就根本改變了。4、第一次國共合作有哪些積極的結果?並說明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1924年,工人運動開始復興,農民運動也有了初步開展。國共合作創辦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為未來的革命戰爭準備了軍事力量的骨幹。 1925年5月,以五四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範圍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開始,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中國形成了歷史上空前廣大的人民解放運動。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

23、路1、中國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內容是什麼?以農村為工作重點,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鬥爭,建設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2、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國內出現了哪三個“左”傾錯誤?這期間為什麼會連續出現這些“左”傾錯誤?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傾盲動錯誤;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原因:(1)八七會議以後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共產國際對中國內部事物的錯誤干預和瞎指揮;(2)(主

24、要原因)不善於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3、 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歷史意義是什麼?內容: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歷史意義: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地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這次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4、“長征精神

25、”的基本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是這些內容?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持正義事物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密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盧溝橋事變的內容及其影響

26、是什麼?內容: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一個中隊在盧溝橋以北舉行軍事演習。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炮轟宛平城,攻擊盧溝橋。影響:(1)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動員幾乎全部軍事力量,開始全面侵華。(2)盧溝橋事變是中國全面性抗戰的開始,中國在東方開闢了第一個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戰場。2、為什麼說中國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1)中國實行的是全民族抗戰的路線,採取的是持久戰的戰略方針。(2)為了貫徹執行全面抗戰路線,中國作出了開闢敵後戰場的戰略決策,並堅持在敵後廣泛開展遊擊戰。(3)中國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反對妥協,分裂和倒

27、退。;(4)中國積極建設抗日民主根據地。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實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減租減息,大力發展生產,積極進行全化建設和幹部教育。(5)在大後方開展抗日民主運動和抗戰文化工作,對於激發大後方人民的愛國意識,堅持國共合作團結抗戰,支援抗戰前線,積蓄革命力量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6)中國將馬克思主義溶入中國國情,創立出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從思想上武裝了中國人,使他們極大的增強了參加和領導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自覺性。3、怎樣評價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中執行的路線和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執行的是片面的抗戰路線,即不敢放手和武裝民眾,將希望單純寄託在政府和正規軍的抵抗上,這種抗戰路

28、線在敵強我弱,日軍裝備優良國軍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戰的勝利的。這是國軍在正面戰場屢戰屢敗的原因之一。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國民黨的正面抗戰功不可沒!尤其是在抗戰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它牽制了大部分日軍,為敵後開闢戰場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在抗戰後期,由於國民黨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致使大片國土淪陷。總的來說,國民黨的抗戰是中華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4、 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有哪些?1937年8月,中蘇簽定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大量的物資援助,並派遣空軍來華作戰。抗戰後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同中國軍民並肩作戰,

29、加速了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進程。同時,美蘇法等國也向中國提供了經濟援助或軍事合作,朝鮮、越南、加拿大等反法西斯戰士來華,直接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1、中國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是什麼?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2、什麼叫第二條戰線?在國民黨統治區,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是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戰線。3、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的內容是什麼?兩個務必指“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4、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為什麼會陷入全民的包圍中並迅速走向崩潰?(1)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2)土地改革與人民的廣泛運動,土

30、地改革運動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3)國民黨統治區的政治經濟危機;(4)學生運動高潮,人民民主運動發展這些表明,不僅在軍事戰線上,而且在政治戰線上,國民黨政府已經陷入了全民包圍中。5、為什麼說“沒有就沒有新中國”?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麼?(1)中國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利益;中國能夠制定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鬥爭指明正確的方向;中國人在革命過程中始終英勇地站在鬥爭的最前線。 (2)第一,建立統一戰線;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鬥爭;第三,加強自身的建設。6、第

31、三條道路在中國為什麼行不通?民盟企圖在國共對立的綱領之外,走第三條道路,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是舊民主主義的道路。但是,中國在戰後面臨的是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尖銳鬥爭。客觀形勢決定了人民沒有走中間路線的餘地。持有中間路線想法的人們一接觸到實際鬥爭,尤其是內戰重起,就使他們只能在國民黨或中選擇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後習題答案【下】1、 為什麼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的恥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淩

32、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第三,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開始到來了.第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第五,中國成為全國範圍內的執政黨.他可以運用國家政權凝聚和調集全國力量,鞏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併發展生產力,以造福於各族人民,造福於整個中華民族.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標誌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33、和新民主主義在全國範圍內的建立.中國歷史由此開闢了一個新紀元.2、 “三反”和“五反”運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三反: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五反: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資財,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3、 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完成以後我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是什麼主要矛盾: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主要任務: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儘快的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1、為什麼說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革命的性質?從反對外國帝國

34、主義的附庸中國的買辦資產階級的意義上看,他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質;從反對的中國的大資產階級的意義上看,他又具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2、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是什麼?要在一個的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3、什麼叫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其在中國有哪些表現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種形式和國營社會主義經濟聯繫著的,並受工人監督的資本主義經濟。其表現形式分為初級形式和高級形式兩種: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仍由資本家經營,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4、怎樣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35、?(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而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素和必要條件。(2)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總之,這一選擇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確的。通過這一選擇,中國創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5、 為什麼說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36、?社會主義改造是在生產關係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場偉大的變革,它對生產力的發展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農業和手工業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私營工商業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這就使社會生產力從舊的生產關係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在社會主義條件先取得比資本主義更快更好的現代化發展速度鋪平了道路綜合題1、近現代歷史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影響及其評價。19世紀初,英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英國佔領了印度,併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緬甸等國家和地區,併發動了鴉片戰爭,

37、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告終。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並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在帝國主義時代,各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激烈爭奪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9年到1933年爆發了一場世界性的嚴重經濟危機,導致國際格局重大變化。中國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後,進300年來以

38、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國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中國100多年來遭受侵略的苦難史。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它對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的變遷有著深刻影響。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加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但同時也增加了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本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結構調整地難度和遭遇外部衝擊的風險,對中國的建設來說,它是一把雙刃劍。21世紀初國際格局的基本走向繼續向多極化發展,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平穩的外部環境。2、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有功還是無功,有

39、理還是無理?論述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總的來說是無功的,無理的。當然並不能完全的說帝國主義侵華是完全無作用的,如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一部分知識份子覺醒,他加速了封建主義的毀滅速度。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

40、。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

41、傷害。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禦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鬥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誌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回答該題應分別敘述帝國主義侵略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說明,以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同時揭露侵略者鼓吹“侵華有功”的顛倒

42、黑白的醜惡嘴臉。)3、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客觀實際論述中國革命的必要性與進步性。必要性:近代中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使它必須進行革命。首先,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太緊太深,它們不希望中國富強,也不希望中國通過改良而改變現狀;其次,中國的封建實力根深蒂固、力量強大,不經過巨大的革命風暴無法將它摧毀;再次,改良本身的弱點及改良過程中的失誤,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產。因此中國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製造出來的,而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要殘酷壓迫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的產物。不革命,中國將無法取得進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種改良的失敗即說明了這一點。進步性:進現代中國革命經歷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以辛亥

43、革命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它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給人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而五四運動打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槍,五四運動具有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具備的特點,它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成立後,中國革命展現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開始採取群眾路線的方法進行革命鬥爭,開始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路線。在經過曲折艱苦的鬥爭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

44、代表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最終勝利。4、從中國人民自新求強的歷史艱辛及最後勝利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鴉片戰爭來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我們國家先後經歷了反帝國主義侵略,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一系列的困難及挫折,但是中國人民沒有被打倒,而是憑著一種力量走到了今天,這種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的精神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支撐,我們要透過歷史看到這種精神並繼續發揮它的作用。中華民族精神之一是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充分體現在抗日救國的過程中“不當亡國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精神感召著舉國上下億萬民眾,各階級各黨派萬眾一心,一致對外,顯示

45、著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這種精神支持著我們走到最後的勝利。 團結合作精神: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中國以民族利益為重,號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共同抗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抗聯將士活躍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隊讓日聞風喪膽,全國各界成立了救國聯合會捐錢捐物,臺灣同胞更是以65萬烈士的鮮血換來了臺灣的光復。團結合作讓我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探索,還是八年抗戰,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是艱苦奮鬥的史詩,就拿抗日戰爭來說,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中國軍民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37年9月,八路軍1

46、15師同日軍展開白刃戰,取得平型關大捷;38年3月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摧毀日軍精銳部隊第五、十兩個師團這種精神指引我們走向更多的輝煌。總之,中華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們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生動體現。當然,這種傳統精深要與時代精深融會,才能煥發更強的生命力。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比拼,經濟實力技術實力是物質基礎,但離不開民族精神的支撐。所以我們要總結歷史經驗,從那段悲壯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發奮圖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團結奮鬥。(注:答題思路,回顧歷史,看到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並加以論述,聯繫實際展望未來)5、論述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所

47、進行的“三大選擇”的必然性與進步性。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事實表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期待著新的社會力量尋求先進理論。這時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而五四運動促進了其在中國的傳播和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應運而生,所以這種全新的社會力量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基礎是必然的。正確性:(1)馬克思主義使得中國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馬克思社會科學主義(2)當時經濟文化落後,軍閥混戰,帝國列強侵略下的中國只有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關鍵,它聯合了工人農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4)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的成立創造了思想條件,其理論也成為黨內的指導理論。歷史證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選擇的必然性:中國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鬥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的身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