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目标】1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 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3 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活动方案】活动一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仔细观察和分析下面的两张图,讨论下列问题,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图一 缩手反射示意图 图二 胰岛素调节示意图(1)图一所示的反射接受的刺激是什么?发生反应的是什么?刺激从接受部位到达反应部位是以什么方式传导的?传递的途径是什么?(2)图二中分泌细胞是什么?接受的刺激是什么?传递的信息是什么?是由什么途径传递的?靶细胞分布在哪些部位?(3)上述两种调节过程中,从接受刺激到相应部位发生反应,
2、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4)上述两种调节活动中,作用范围更广泛的是哪一个?(5)上述两种调节活动中,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是哪一个?为什么?(6)根据上述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活动二 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阅读教材中资料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概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完成下面的图解,并讨论问题。1 体温调节图解 寒冷 炎热 皮肤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觉感受器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肝脏肌肉产热 肝脏肌肉产热 体温 体温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2水盐平衡调节图解饮水不足,体内
3、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垂体细胞外渗透压 细胞外渗透压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管 补充水分 重吸水 尿量 (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2)人体产热途径和散热途径分别有哪些?(3)人体体温恒定调节的感受器、中枢及效应器分别是什么?(4)渗透压感受器所在的部位是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部位是 ,是由 释放到血液中的,起作用的部位是 ,作用是 。(5)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检测反馈】1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
4、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3下列哪项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 ( )A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B作用范围比较局限C作用时间比较长 D作用范围比较广泛4右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 _。(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和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 _。(3)体温平衡调节除有激素参与外,还有_途径。(4)动
5、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 _。【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2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C体温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3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
6、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B C D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 )A加快血流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二、非选择题:7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神经系统中的 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2)性腺发育的主要调节过程是(用字母回答) ,食物消化的主要调节过程是 。(3)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中,G、H的含义分别是 和 。(4)人缺碘患大脖子病的调节过程是 ,其中H的调节含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