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疱疹性口炎患儿的护理患者健康教育制度2015.09.152 疱疹性口炎亦称疱疹性齿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强。终年可以发生。多鉴于1到3岁小儿,常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口炎症状口炎症状:1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21-2天后口腔黏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3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4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单纯疱疹病毒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
2、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患儿疼痛剧烈,因此常常烦躁和哭闹不安,因为疼痛因此不吃奶不肯吃饭,常不停的流口水,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溃疡面也在12周逐渐愈合,但局部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约23周后恢复正常。4高发群体高发群体疱疹性口炎是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患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如果宝宝反复发作,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高发季节高发季节疱疹性口炎终年可以发生,冬季为流行高峰,且具传染性,可在幼儿园等群体发病。5护理诊断:1.口腔黏膜的
3、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有口腔粘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疱疹性口炎预防及护理措施6护理措施:1.保持口腔清洁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清洁口腔。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含漱溃疡面,清除分泌物和腐败组织,减少继续感染、2.局部涂药 遵医嘱局部涂药,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亦可涂西瓜霜、冰硼散等。涂药前先清洁口腔,然后将纱布或干棉球垫于颊粘膜腮腺管口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干棉球蘸干溃疡面后再涂药,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在去除棉球或纱布,并嘱患儿勿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73.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为患儿护理口腔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都要及时消
4、毒。铺乳期妇女的内衣要每天更换并清洗,注意隔离,以防感染。4.饮食护理 饮食以微凉或凉的流质饮食为宜,避免酸、咸、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一定要轻、快、准,以免使患儿疼痛加重,对疼痛较重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0.2 利多卡因。8健康指导1.相家长介绍口腔炎发生到病因及预防要点。2.解释勤喂开水的意义,知道清洁口腔的操作方法及要点,避免擦拭口腔。嘱年长患儿进食后漱口。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刷牙,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知道家长对食具、玩具进行清洁消毒。4.解释流口水是患儿对疼痛的一种反应,对口腔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应保持口腔周围皮肤的干燥,防止出
5、现皮肤湿疹及糜烂。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二、健康教育方式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10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11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