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资料:博研轩职称论文网 博客:征稿邮箱:hblunwen试论网络空间的主体认同 人民论坛 (2012年第2期)【摘要】在网络空间里,传统社会中群体的身份认同被网络空间瓦解,稳定单一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主体身份的电子文本化和流动性,充分反映了人的创造性,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使个体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得以在网络里重新整合。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我认同不仅是能够实现的,而且是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和完成的。【关键词】网络空间主体认同身份建构在当代社会,自我认同主要是指现代主体在现代社会中塑造成的,以主体的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它围绕着各种差异轴(譬如性别、年龄、阶级、种族和国家
2、等)展开,其中每一个差异轴都有一个力量的向度,主体通过彼此间的力量而获得自我的社会差异,从而对自我身份进行识别。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越发感受到主体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关系又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网络空间的主体认同,会助长或导致网络空间主体认同危机的发生。主体总是把网络看作一面能够反射和折射人的“自我”的镜子: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理性力量都可以在这面镜子里得到反映,甚至可以把电脑当作“另外一个自我”。但正因如此,在网络里,主体仿佛将电脑中的自我作为真正的自我,脱离虚拟世界,主体的自我感仿佛已经消失。主体与机器如同一体,脱离机器的主体仿佛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电脑和网络
3、的发明本来是为人服务的,现实的人却异化为机器的附庸,甚至有被其吞噬的危险。我是谁?我们是谁?我是谁?我们是谁?这样的追问从未像在我们今天的后现代文化中如此紧迫地提出来。这些关涉我们个人身份与文化身份的问题,无可避免地与人类的自我意识相关联,而鉴于此,这些问题可能与人类自身同样古老。“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简单地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对自我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评价。后现代主体陷入的关系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具流变性。后现代社会更像一个容纳了各种生活方式的超级市场,每个人都能在里面闲逛时找到自己的一种认同。后现代主体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让其身份和社会角色变得多元化,而且他所扮演的角色还在
4、不断地增加着。主体身份不再被看作一种事实,而是被看作从未完成的一项任务。虽然在离线身份问题的构成中,网络空间并不是唯一的或者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在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型过程中,它的确扮演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这种传媒技术,其他的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才能发生和传播开来。再者,网络对社会组织的结构影响重大,而个人的和文化的身份都是在这种结构中得以构型的,这些都不再维系于地理位置,而是变成了更为灵活的交互式的网络,这种网络与民族国家的法律及国境越来越不相干。传统上个人身份与文化身份的构成性对位,本土与全球、私人与公共、知识的生产者与知识的消费者之间的对位,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它们所蕴含的意义也正
5、在日益丧失。其结果就导致个人与社会的身份获得了一种弥散的特征,由于网络,整个世界成了个人日常社会生活环境的一个部分。凭借着其设计与用途,网络既可以强化个人化的进程,还可以强化后现代文化富于特征性的碎片化进程,作为一种工具,还可以用来促进社会(社会特定群体)的凝聚力。在此必须强调指出,网络在这种综合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毫不含糊的。信息社会并不是一种已经建构起来的事实,我们只须简单地找出其中的关系就完事。我们在此面对的是一个过程,决定这个过程的不仅是技术可能性,而且还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个人、社会组织、企业和政府的社会目标和政治抉择。由于其空前的灵活性,网络能够与各种各样的目标链接起来。倘若我们考
6、虑到网络在犯罪组织和恐怖主义团伙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会明白,日益增强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凝聚力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网络空间里的主体认同危机在网络时代,人们借助于网络技术把成千上万的人组合在一个所谓的虚拟空间中,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我们利用网络发送私人电子邮件、进行商务活动、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进行娱乐的时候,我们已经处于虚拟空间中,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社区中。在这个虚拟的社区中(还可以借助于这些虚拟的社区重新“凭空”建构新的虚拟社区),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熟悉或陌生的个体(甚至根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个体)进行不见面的交流,我们也许会与其中一些陌生人有过无数次理智、情感上的亲密接触,而今世今
7、生都不会见面,却建立了无话不说的亲密关系。总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情感生活方式。网络空间用强大的技术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网络空间的瞬间效应,能够加强主体间的交往,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很小的地球村。但同时,由于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碰撞的机会快速增多,就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而网络主体几乎一致认为,网络交往之所以能够长期进行,其中一个最重要条件就是身份的易变性,因为身份可以不断流动,所以在网络空间中人们愿意长时间地进行交流。这样,传统社会中群体的身份认同被网络空间瓦解,真正地被“碎片化”了。在网络空间里,主体的身份可以
8、多重化实现,人们对“自我”的认同出现了多样性的自我,就必然出现危机。因为我们都具有多样的内在自我,不可能完全了解我们的自我世界,“分裂的和矛盾的自我”存在于“知晓的自我”中,所以对自我的了解只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稳定单一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人们更期望一种具有多样性的流动的认同。网络空间里的主体身份建构网络是虚拟的,网络主体的实践是虚拟的,那么主体的身份也能说是虚拟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任何你想充当的人”。在此意义上,身份变成了一种空洞的构造,因为在表(再)现身份的符号系统背后根本不存在东西。在真实的与虚假的身份之间的分界线是不断变化的。个人主页上的印象处
9、理需要想象与虚构,就好像虚拟身份的创造。与此相反,虚假身份则能够被网络主体给以映像式的借用。所以,关于人类身份,主页比故事更是一种好的隐喻。跟人相同,主页永远处于建构之中,一个个人主页的建立,就好像在网上塑造了一个自我,随时都能接待来访者。米勒指出,个人主页和简历、书信等其他形式的自我呈现没有本质区别,主页上自我呈现的风格和其他形式的自我呈现有显然的联系。不同于现实生活,任何人进入网络,都需要一个自我认定的网络身份。这不仅关系到必须的网络注册,更关系到个人会选择一个什么角色来呈现自己。现实里的各种约束在网络中不再存在,可以做到完全彻底的身份转换,主体能够不断尝试全新的身份定位。实际上,主体给自
10、己起网名的时候,网络角色的扮演就开始了。而我们认为,网络角色扮演具有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义。网络主体追寻自我的认同,就是一种通过不断地认识自己,达到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跟现实一样,个体在网络中进行活动的基础是首先获得身份认同。网络空间拉开了与现实空间的距离,主体具备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可能性去选择个人身份。而主体身份就具有了无限的虚拟性。主体身份的虚拟性在网络里首先表现为个人身份的电子文本化,就是主体借助自己创造的符号来标明自己的身份,并让别人认识自己。主体利用文本和图像为等系列信息来表明自我身份,以作为主体拟像的电子文本对自己进行仿真;或者说,主体通过自己书写的电子文本确立自身的网际
11、身份。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一般是在流动中完成的,意思是网络身份是建构性的,并且不需要与真实身份相似。许多人认为网络身份与真实身份无关,可以随意选择,是因为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网络空间中,主体身份的电子文本化和流动性,充分反映了人的创造性。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使个体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得以在网络里重新整合。当全部参与者都认可虚拟身份是一种表演时,那么无论是虚拟身份的流动性还是性别的转换性都成了可接受的事情。于是,虚拟身份成为一个“真实的谎言”,其“真实”是互动双方共同建构的,而建构者的虚拟能力和解读者的解读认同则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网络空间中还存在一个多重身份的同一性问题。现实中的一个人,他可以借各种不同的身份在网络里从事各种活动。当然,在一个联系紧密的文化社区里,不管你采用多少个身份符号,但在交往的时间变长后,只有一个特定代号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叙事,拥有比较成形的个性特征,进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其中也包括主体的自我认同。因为主体的人格认同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建立,并且在与别人长期的互动中逐渐得到发展。因此,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我认同不仅是能够实现的,而且是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和完成的。注释钟瑛:网络传播伦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l51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