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17.50KB ,
资源ID:77258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725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doc

1、高中地理(必修)复习提纲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中的天体包括 星云 、 恒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 等。2、运动中的天体 相互吸引 、 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水、 金 、 地 、 火 、 木 、 土 、 天王 、 海王2、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的共同特征: 同向性 、 共面性、 近圆性 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1、具有生命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液态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 太阳辐射影响地球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 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来自核 聚变),这

2、种现象被称为太阳 辐射 。 2、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 活动 。太阳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 3、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 1、太阳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日冕 、 色球、 光球层 。请在太阳大气层示意图中表明它们所在的位置。光 2、 太阳大气的大规模运动 称为太阳活动,其主要类型和标志是光球层的 黑子、色球层的 耀斑 ,其发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极光影响气候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第四节 地球的圈

3、层结构一、 内部圈层1、地震波就是 岩石圈的天然震动产生的弹性波 。2、莫霍面:在大陆地下平均33千米深处,它是 地壳 、 地幔 的界面。3、古登堡面:在地下平均 2900千米处,它是地幔 、 地核 的界面。4、全球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KM,大陆比海底厚 ,是由各种 岩石 组成的。5、地幔分为上、下地幔,上地幔顶部由 岩石 组成,与地壳合称 岩石 圈。该圈下部是软流 层,可能是岩浆 的发源地。6、地核又分为 外核 、 内核 ,温度高 、密度 大 、压力 大 。二、外部圈层 1、大气圈:主要由 氮 、 氧 组成,温度、密度不均匀,不断运动。 2、水圈:由表层水体组成的 连续 但 不规则 的圈层

4、,不断循环。 3、生物圈:是 生物 及 生存环境 的总称,它包括 大气 圈底部、 水 圈全部、岩石 圈上部。 4、三大圈层的关系是 相互影响 、 相互渗透 。练习:1、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C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风能 2、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B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 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播通讯3、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

5、冕层 D.中心核层4、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DA. 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的周期为11年B. 1989年3月发生短波通信15次中断C. 产生“磁暴”现象D.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变化5、关于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物质的特殊行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D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B. 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C. 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形态存在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6、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CA. 最高一级 B. 最低一级 C. 次于银河系 D. 并列于河外星系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 自转:(1)方向 西向东

6、 (2)周期:1个太阳日(即1昼夜)为 24时 ,1个恒星日(自转360)为 23时56分4秒 (3)速度:角速度分布规律 除极点为0,其余均相等 ; 线速度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 公转: (1)方向 西向东 (2)周期:1个回归年为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在 1 月初,远日点在 7 月初。(4)速度: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 快 ,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 慢 。(5)在下图ABCD位置上写出4个节气名称,对应的日期画出黄赤交角,标出太阳直射点,近日点、远日点。二、自转与时差 1、昼夜半球与晨昏线(圈): 黑夜到白天的界限 叫晨线、 白

7、天到黑夜的界限 叫昏线。 2、时区与区时:每 15 经度内为一个时区,地方时相差 1小时。北京属于东8 区,纽约属于 西5 区,伦敦属于 0区。因东边时刻总比西边 早 ,故求东时则 加 ,求西时则 减。三、公转与季节 1、目前黄赤交角为 23度26分 ,它是赤道 平面与 黄道平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不断移动:填图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现象。夏半年(3.21.-9.23.):北半球昼长夜 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_直射点_向南北两侧递减, 6月22日: _北回归线

8、及其以北地区_达最大值,南半球为最小值。12月22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达最大值,北半球为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全年最大值,南半球全年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全年最小值。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直射点移动引起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 和 昼夜长短 的周年变化。 4、五带:热带范围包括 南北回归线之间 ,寒带范围包括 极圈以外 , 5、四季更替: 从天文上看,夏季是一年中 太阳高度高 、 白昼时间长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 太阳高度低 、 白昼时间

9、短 的季节,春秋是过渡季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图、填图:写出各箭头的含义1: 太阳辐射 4: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 5: 地面辐射 6: 大气吸收 8: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而地面辐射 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说“高处不胜寒”。二、热力环流 1、画图、说明:地面冷热不均空气 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 气压 差空气的 水平 运动,形成环流。 2、画出城郊环流、海陆风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高空风向最终与 等压线平行; 2、地面风向最终与 等压线 斜交; 3、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就 大 。 4、风向是指 来向 (来

10、向、去向)。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 形成机制1、 地表均匀、地球自转时的三圈环流2、 地表的气压带、风带:在右图标出各气压带、风带、环流3、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随 太阳直射点而南北移动,夏季偏 北 ,冬季偏 南 。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一月大陆上是亚洲高压 中心,海洋上是 阿留申低压 中心;七月大陆上是亚洲低压 中心,海洋上是夏威夷高压中心。 导致了 季风 现象的出现:冬季东亚吹 西北 风,气候特征 寒冷干燥 ;夏季东亚则吹 东南风,气候特征 温暖湿润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 2、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 西

11、风带 控制,特征 冬不冷 ,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 ;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 副热带高压 控制,特征 全年高温干燥 ; 4、地中海气候受 西风带 、 副热带高压带 交替控制,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暖湿多雨; 5、热带草原气候受 赤道低压带 、 信风带 交替控制,特征 全年高温,有干湿季交替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冷 锋暖 锋锋面基本特征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锋线符号图箭头半圆雨区位置(相对锋的移动方向)锋后锋前锋面天气过程过境时沙暴、大风、降温阴雨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4、天气实例寒潮我国东部夏季的降雨4、准静止锋是指冷暖气团

12、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 的锋,如我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二、低压、高压与天气1、低压、高压是指 气压状况 而言,气旋、反气旋是指 气流状况 而言。1、 低压(气旋)与天气 :在右图中标出995、1000、1005百帕,画出气旋的俯视和侧视气流,其下天气 阴雨 。 3、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画图说明在右图中标出995、1000、1005百帕,画出反气旋的俯视和侧视气流, 其下天气 晴朗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的影响:1、引起海面上升,它是由 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造成的,对 沿海 、 低海拔地区影响大。2、引起气温和干湿变化:低纬度地区农业产量减少 ,高纬度国家农产量 增加 。3、

13、影响水循环:蒸发 加剧 ,水旱灾害的频次、强度 增多 ,水资源 不稳定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画出水循环过程图 2、水循环按发生的领域分为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 内陆循环 。对人类意义最大的领域是海陆间循环,它促进水资源 更新。 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影响气候、生态能量转换,促进全球热量平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类型: 高于周围水温的海水 叫暖流, 低于周围水温的海水 2、画出洋流模式图:并标出暖流和寒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促进高低纬之间水热平衡 2、 气候

14、(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3、 航行 顺流省时 4、 渔场 寒暖流交汇有渔场 5、 促进污染物净化,扩大污染范围 三、厄尔尼诺现象 1、现象表现: 东太平洋 水温升高,使渔业产量减少 。 2、后果: 东太平洋 地区多水灾, 西太平洋 地区多旱灾。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 和 ,使人类对水的需求大增。 2、 使可用淡水减少。 3、开源措施:开发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水。 4、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 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地球内部 。 2、

15、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岩浆活动 、 地壳运动 、 变质作用 ,其中 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按方向、性质,它又分为 水平 运动和 垂直 运动,前者在地表形成岩层水平位移 、 褶皱山系 ;后者则引起地势起伏 和海陆变化 。就全球而言,水平运动占主导。 3、内力作用造就了 高山 与盆地 、 大陆 与 洋底 ,使地表变得 崎岖不平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有 风 、流水、 冰川 、 海浪等媒质引起地形变化,其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 。其方式包括 风化 、 侵蚀、 搬运、堆积 。 2、风化主要是指在阳光 、 温度 、 水影响下,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堆积在 原地 。 3、侵蚀作用是指 风 、空

16、气 、 冰川等 运动状态下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并发生位移而形成新的地貌。如 风蚀蘑菇 、冰斗 、角峰 、 海蚀柱 等。 4、堆积作用:搬运作用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搬运物便沉积下来。如三角洲 、沙丘 、 洪积扇 。 5、可见,外力作用总是不断 侵蚀 地表,并削高 补低,使地表 趋于平坦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右图中填出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说明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读图,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 _岩浆_, _变质岩_, _沉积岩_, _岩浆岩_, _岩浆岩_。A _冷却凝固_, B _变质作用_,D _外力作用_, E _变质作

17、用_。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一、 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一)褶皱山:填表、画图褶曲类型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正常地貌倒置地形及成因主要山系背斜中老翼新山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安第斯山向斜 中新翼老谷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成山 (二)断块山 1、断层是指两侧的岩体沿 断层面 发生明显的 位移 。 2、断层一侧相对上升则形成 断块山 ,如我国的 华 山、 庐 山、 泰 山;一侧相对下沉则形成 谷地 ,如我国的 汾河平原 、渭河平原 。(三)火山 1、岩浆沿 地表裂隙 流出地面,则形成宽大玄武岩高原,如 东非 高原;若沿 地表裂隙 喷出,则形成火山。 2

18、、火山由 火山口 、 火山锥 组成。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一般而言,山区交通以 公路 为主,其次是 铁路 。 2、山区的交通线路选址时,往往在河谷 地带,且采用 迂回前进 方式。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侵蚀地貌侵蚀类型结果河道形态分布河段溯源侵蚀使河谷 加长V上游下蚀使河谷 加深 V上游侧蚀使河谷 加宽 U中下游 (二)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包括山区的 洪积扇 、中下游河道凸岸的河漫滩平原 、入海或入湖时的 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耕地集中的乡村聚落规模 大 ,耕地破碎的乡村聚落规模 小 。 2、山区河谷中,聚落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平

19、原低地,聚落一般沿 河流 分布。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表要素通过水循环、 生物 循环、岩石圈 循环,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 功能:它主要依赖于众多要素共同参与的光合 作用。 (2) 平衡功能:各要素通过 物质 和 能量交换 ,使性质保持 稳定 。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或引起其他各个 要素的演化。例如:雨林减少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 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 ,而植树造林则能 调节局部小气

20、候 、 改善水文状况 、 保持水土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受 热量 影响,自然带沿 纬度变化方向更替,以 热量 为基础。在 低 纬和 高 纬地区表现明显。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受海陆 影响不同,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以 水分 为基础。在 中纬大陆表现明显。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随着海拔变化,山坡的 水热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2、山地所在纬度越低 、海拔越 高 ,则垂直带数目越完整。(1) A海域周围气候类型为_温带海洋_,B气候为地中海_;(2)从AB一CD-E沿线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是_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_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热量_的变化引起的(3)从GF沿线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是_从沿海向内陆_,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_水分的变化引起的.11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