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教育1-1“认识东、南、西、北”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以自己为标准判断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知识后,第一次接触以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作为标准来确定方向,是学生进一步运用确定不变的方向去描述现实世界中位置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段来安排:第一段认识东、南、西、北及相应的平面图;第二段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本节课教学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本课主要教学在现实空间中认识东、南、西、北。“早晨,太阳在东方”是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的生活常识。教材首先创设小朋友在学校操场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东、西。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已经认识的东面,借助于前、后、左、右的知识去认识西面、南面和北面
2、,初步体会东、南、西、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方向的一种约定。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排列顺序,增强对方向的记忆,提高辨别方向的能力。教学目标1.在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会用这些方向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2.在认识方向和确定位置的活动中,感受不同方向之间的关系,增强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3.在认识方向的过程中,感受方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教学难点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教学准备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
3、组;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引入:明明、芳芳两个小朋友去北京天安门参观。回来后,在向同学介绍天安门前面的几个景点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明明说:升旗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左面。芳芳说:升旗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右面。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结:看来,要说清楚生活中物体的位置,仅仅依靠前后和左右有时候不太方便。我们还需要继续用新的标准来确定方向。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设计意图: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运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关系比较方便,但是如果交流的时空发生变化,运用这4个方向来描述就不太方便。通过这样的引入,有助于基于学生的经验来理解,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描述生活
4、中的位置关系更加方便。二、探究新知1.认识东、南、西、北。(1)认识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请同学们起立,面向东方站立。你能说说自己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小结: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2)利用方向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你能够指一指教室的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各有什么吗?(3)经验类推。出示教材主题图,小明在操场也是面向东方站立的,你能够说说图书馆在校园的哪一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哪一面?大门在校园的哪一面吗?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对于东、南、西、北的规定到教室里指一指
5、相关的物品,最后根据图中的描述找一找图中的东、南、西、北,让学生进行方向的运用以及在空间类比中逐步形成对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认识。2.认识东、南、西、北之间的关系。(1)认识东、南、西、北之间的相反关系。4个人一组,依次面向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说一说,你的后面是谁?根据刚才这组同学说的位置,你发现东、南、西、北四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揭示: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北南西东板书:小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同学背对背站着,一人睁眼,另一人闭眼,睁眼的同学先说出自己面向的方向,闭眼的同学接着说出自己面向的方向。设计意图:通过背对背的活动,让学生借助于生活经验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6、的时候,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东西、南北这两组方向的相对关系。然后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两组相对的位置关系。(2)认识东、南、西、北之间的顺序。在小组里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转一转,边转边想一想:面朝东面,你的右面是什么方向?面朝南面,你的右面又是什么方向?面朝西面呢?面朝北面呢?交流形成的认识:面朝东面,我的右面是南;面朝南面,我的右面是西;面朝西面,我的右面是北;面朝北面,我的右面是东。按照学生的发言,整理出下图:北南西东右右右右小游戏:游戏规则是,乙站在甲的右手边,甲睁开眼睛,乙闭眼。甲说出自己的方向,让乙说出自己面向的方向。交换进行。(3)小结:现在说说东、南、西、北之间有什么关
7、系?设计意图:学生不仅能在教室里辨认了四个方向,而且以已经辨认的方向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这四个方向之间的顺时针排列关系。此时,学生已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东、南、西、北的内在联系,积累辨认方向的经验。接着让学生经历从“纸上谈兵”到“实践检验”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强化对方向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5页第2题。(1)出示教材中的图,想一想:西面墙上挂着日历,窗户在北面。你能够说说南面和东面有什么吗?(2)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房间里的布置,其他人根据描述,用自己手里的工具摆一摆。设计意图:通过对图中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描述以及根据描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
8、向以及关系的认识。2.猜一猜。中午,小明面向南面站,你知道他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分别是哪些方向吗?放学时,小明面向西面,你知道他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分别是哪些方向吗?设计意图:从教室里走出来去辨认方向,其实是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的过程,是头脑里的方向进行类比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虽然所处的空间在变化,但是方向却没有发生变化。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个别化指导措施作业分层设计选做: 必做:作业本。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课后反思: 1-2“认识平面图”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空间中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学会
9、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学习这部分内容,既为后续学习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打下基础,同时积累有关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素材,通过对各建筑物分别在操场“什么方向”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使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在认识平面图上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例题2引导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思考:一是以操场为观测点,说出图中其它场景所在位置;二是以图中某一场景为观测点,说出其它场景所在位置;三是选定两个场景,任以其中一个为观测点,说出另一个所在位
10、置。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象、交流,从而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方法。教学目标1.经历将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面图上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平面图,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位置及物体间的位置关系。2.培养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在认识方向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描述平面图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早晨,太阳在东方
11、,小朋友面向太阳站立,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哪个方向?设计意图:复习现实空间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学习平面图上的方向做准备。师:昨天我们观察了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你们还记得吗?师:如果把这些场景画在图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面图。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操场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场景的回忆,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感性支撑和表象积累。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面图。(1)尝试画平面图。出示不完整的平面图。操 场师:图中,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操场的什么位置呢?你能在平面图上把它们标出来吗?学生取出第一张没有向标的平面图,尝试填写。(
12、2)交流讨论,感受约定绘制平面图标准的必要性。展示同学们填写的不同的平面图。师:仔细观察同学们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构建平面图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按约定绘制平面图的必要性,加深对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3)绘制平面图。 师:在平面图上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 出示图标“ ”。 师结合图标进行讲解: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的右上方会标明这样的符号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北面。教师在平面图上示范标出“北”。学生取出第二张有向标但没有填写四周建筑物的平面图,在上方标出“北”。设计意图:在统一标准后,重新填写新的平面图,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清晰的概念。师:
13、明确了方向“北”,我们还可以在图中找出哪些方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图中标出“南”、“东”、“西”三个方向。设计意图:根据“北”找出其它三个方向,采用“放”的方式,鼓励学生将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面图上。师: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在平面图中再次找一找各场景的位置。 师:平面图上的四个方向标出来了,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操场四周的什么位置呢?请重新填一填。2.探索平面图中各场景的相对位置关系。出示完整的平面图。(1)思考一: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师:你是怎么想的?师:这里,以操场为中心来进行观察,所以操场是观测点
14、。以操场为观测点,再来说一说,大门、图书馆分别在操场的哪面?(2)思考二:操场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 )面。师:想一想,是分别以哪些场景作为观测点的?说一说这些场景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找出观测点并以此为中心明确东、西、南、北的方向,是本课的难点。 (3)思考三: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大门在教学楼的( )面。 师:比较这两句话,你能和同学们交流想法吗?师:你能像这样描述体育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变式,让学生感受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3.小结。师: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我们要先找到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确定东、南、西、北的方向,从而正确
15、地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三、实际应用出示课本第4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解题,再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平面图中的四个方向,在这一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平面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课后多观察,一定能学以致用,并且有更多的发现。个别化指导措施作业分层设计:选做: 必做:作业本。板书设计: 认 识 平 面 图课后反思: 1-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材分析“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学生在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对先前“方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
16、延伸。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材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目的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且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进一步体验方向的改变是和参照物有关。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17、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在说、找、辨、做等活动中,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增强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准备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复习旧知。师:教室的哪一面是东面
18、?你是怎么知道的?与东面相对的是哪一面?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与南面相对的是哪一面?(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分别写出“东、西、南、北)2.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板书:四面八方 师:四面是指哪四个面? 师:什么是八方呢?师:同学们,你们回答得真好,四面是指东、南、西、北这四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可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又是在什么方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这四位新朋友吧!板书课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其目的是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也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铺垫。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情境图。师
19、: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辨认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来说说校园的北面有什么?校园的南面、西面、东面各有什么?(学生回答时,随机在四个建筑物上点击出东、南、西、北4个字。)2.认识东北方向。师:请同学们再看看,多功能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脑演示)这根箭头指向校园的哪一面(东),这根箭头指向校园的哪一面(北),多功能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师:东与北之间所指的方向我们一般就叫东北方向。(电脑继续演示)这指向什么方向呢?是东北方向吗?这呢?是不是东北方?这些都是东北方向,谁能再说说什么是东北方?师:说得真棒。板书:东北设计意图:在处理教学难点“认识东北方向”时,教师采用的
20、是“扶”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东北方向”这个新的知识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生成新的知识。3.认识其他方向。师:请同学们再看看,科技楼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同桌讨论交流)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到屏幕上讲解,电脑同时演示)师:说的太好了。西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南方向。我们一起说说。板书:西南设计意图:“西南方向”的学习,教师采用的是“半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在小组内互说,然后再反馈。师:从图上你还能看出什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什么是西北方?什么是东南方呢?师: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板书:西北、东南)设计意图:“东南方向、西北方向”知识点的学习,
21、采用的是“放”的教学方法。因为有以上两个知识点的铺垫,学生学习就已“水到渠成”。4.认识指南针。师:为了更快更准地辨别方向,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请看,这是什么?师:大家的见识真广。对,这就是指南针,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指南针红色一头是永远指向北方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师:指南针的盘面上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有哪些方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四个方向。请大家一起读一遍。5小结。师:我们现在一共认识了几个方向?哪八个方向?师:那我们可以怎样很快的记住这八个方向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讨论后汇报交流
22、)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总结出记忆8个方向的方法,既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又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同时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也能得到有较好发展。 三、应用知识,服务生活1.比一比。师:在四人小组里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说出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再全班指名介绍,要求边说边用手势比,并请被说到的同学起立后自己坐下。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观察周围的同学,可以更好的熟练和区分不同的方向。2. 说一说。(看大屏幕上的例题情境图)(1)餐厅在存车处的( )方向。(2)存车处在餐厅的( )方向。(3)多功能厅在科技楼的( )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 )方向
23、。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全班交流。设计意图:用两种相反的句式说两个物体的方位,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由于参照物的不同,方向也随着发生改变。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活动,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途径,体验方向的改变是和参照物有关的,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3.做一做。师:请仔细读练习二第2题的要求,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展示评价。4.想一想。师:谁能举例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呢?(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突破了过去“技能操练”的陈规,而变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仅巩固了知识
24、,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成语“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课后,同学们带上指南针,到操场上找找四面八方都有哪些建筑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家客厅地四面八方各摆着什么东西。 设计意图:课末的“八方”与课初的“四面”形成呼应。总结中把课中延伸到室外,由教室中拓展到学生家中,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既深化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也关注了“三维目标”的达成,既照顾了学生的共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个别化指导措施作业分层
25、设计选做: 必做:作业本。板书设计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南)(西北)(东北) (西南)课后反思: 1-4 “认识简单路线图”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会辨认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是前面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深化,同时也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内容奠定基础。教材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最终达到拓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1.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
26、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准备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1.对口令游戏。 师:同学们,想和我做个小游戏吗? 师:游戏的名字叫“对口令”,我说一个方向,你们就说出与它相对的方向。 2.贴“方向标”。师:同学们真
27、厉害!接下来,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师:请听好,我给8个同学随意发8个方向的小卡片,然后我说哪一个方向,这个同学就到黑板上贴出来,其他同学看贴的对不对,可以吗?老师发卡片,然后报方向,学生上台贴到相应的方向位置。师:同学们完成的方向标真漂亮。下面我们从“东”开始,顺时针方向读一遍。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对口令”和贴“方向标”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较好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准备。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辨认平面图方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游玩过哪些景点?师:每当我们到一个景点处游玩时,一般都会看到什么?师: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呈现
28、“动物园导游图”。师:当我们到一个景点处游玩时,一般都会看到一幅导游图。这就是一个动物园大门口的导游图。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师:谁上来指一指“方向标志”在哪?它告述我们什么信息?说明此图按什么方向绘制的?师:同学们真棒。这个图就是按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右上角的向上箭头就表示指上为北。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我们可以先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来研究路线问题。板书课题:认识简单路线图师:看一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物游览景点取名吗?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一一点击出课件中各景点名称。师:谁能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在狮子山
29、的什么方向?(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有兴趣的动物园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方位知识的应用意识。2.认识游览路线。(1)游览熊猫馆。 师:我是游客,你们都是小导游,看看谁是合格的小导游。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熊猫馆,我该怎么走呢?(学生先小组相互讨论,再上台指着大屏幕介绍路线。) 师:你们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为什么?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设计路线的过程中研究路线问题,在汇报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相同路线问题有不一样的路线走法。(2)游览猴山。 师:我想先去看狮子,再去猴山,该怎么走呢?哪位导游先来汇报你的游览路线,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设计的?师:还有没有不
30、同的游览路线?师:猜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 为什么?小结:在描述行走路线时,应先确定观测点,找到每个目的地的位置及方向,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可以说得更清楚。(3)自选游览路线。师:老师开心,因为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不同的游览路线。现在你们也要当小游客啦,看着这幅导游图,你能为自己设计一条游览路线吗?(学生自由设计)师:哪位小游客愿意把你的游览路线告诉全班同学?(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师生共同评议。)师:看了大家这么多的游玩路线,说明“全程游”的路线也挺多,这样一天也游不完,是吧?小结:到某景点旅游时,总是要先看游览路线图,确定游览的景点,然后给自己设计一条合理、满意的游览路线。设计意图
31、:让学生从小组讨论活动到独立设计游览路线,不仅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的研究路线问题。三、实践运用,拓展能力1.认识公交路线图。师:大家导游当得真好。一日游快结束了,我们将乘1路公交车返回火车站,作为小导游,还要了解有关公交路线的知识。(课件显示1路公交车路线图)师:谁来为大家描述一下“从动物园回火车站的行车路线”?指名说(台下补充或纠正)师:谁又能说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讨论:两种行车路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从任意站点出发到另外一站的行车路线。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说坐公交车路线图,不仅能提高
32、应用数学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师:如果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单独一个人游览动物园或坐公交车,你会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化指导措施作业分层设计选做:必做:作业本。板书设计 认识简单路线图 课后反思:(手写) 2-1“口算除法(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为本单元后续教学“除法估算”和“笔算除法”,以及为四年级
33、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例题1教学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分彩纸的问题情境引出603的计算问题,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第二步梳理基本计算思路,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第三步利用603的计算经验迁移类推解决6003的计算问题。教学目标1.正确、迅速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2.在直观操作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在口算游戏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
34、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准备学生常态分组,4人一组共9组;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实验小学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你瞧,活动前,同学们正在进行热身赛呢,你们想加入吗?1.口算:23 48 76 82 44 246 4882.填空。(1)30里有( )个十;500里有( )个百。(2)8个千是( )。师小结:同学们的数学知识掌握得真棒。在下面的游艺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和计算有关的新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35、设置了实验小学举行游艺活动的问题情境,便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同时,在课的开始设置竞赛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取旧知经验,便于学生更顺利地学习新知。二、探索新知,掌握算法师:三年级的同学们决定用彩色手工纸布置游艺活动的场地,可是在分纸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帮忙。 1.独立探索,感知算法。师:布置第一间游艺室需要6沓彩色手工纸,每沓10张,一共需要多少张?要把这60张纸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算式应该怎样列?师:603怎样计算呢?把你计算的思路和同桌讨论讨论,可以借助桌上的六沓纸动手试试看。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除法计算的经验,所以
36、让他们借助学具以及自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2.优化算法,理解算理。学生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方法一:60张纸就是6沓纸,把6沓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沓,也就是20张;方法二: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是30;方法三:62=3,所以602=30;方法四:20360,所以60320;追问:为什么可以根据62=3类推到602=30?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并写出单位和答句。板书:60 3 = 20(张) 6个十 2个十 答:每人得到20张。设计意图: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后,及时引导学生优化算法,交流算理,形成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迁移类推,尝试探索。师:同
37、学们真聪明,自己想办法算出了603这样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那6003一定也难不倒你们啰?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师:为什么这样想呢?4.比较概括,形成算法。师:比一比,计算603和6003,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除法计算的例子吗?师:现在你能说说,在计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应该怎样算吗?小结:计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想几个十或几个百除以一位数是多少。5拓展延伸,巩固算法。师:如果在600的后面再添一个0,60003你还会算吗?照这样想下去,你还能够想到哪些算式?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类推迁移得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教师将教学再
38、向前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明确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算理的一致性。同时将算理进一步进行推广,在计算整千、整万数除以一位数时,虽然数不同,但理是一样的。6巩固练习。 (1)数学游艺活动一:口算比拼。 出示课本第11页做一做前两组题。 汇报结果并说一说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算式60002 。 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算出哪些除法算式的结果?(2)数学游艺活动二:找朋友。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55的算式朋友们。你能借助55算出哪些算式?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利用“做一做”中给出的题组,以找朋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头脑中经历算式间正向、逆向的推
39、理过程,沟通新知旧知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1数学游艺活动三:口算台历大家算。规则: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翻口算台历,一人用台历上的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玩5次,然后同桌交换再玩5次。翻口算台历的同学要保证翻到的除法算式和今天所学习的除法算式类型相同,否则失去一次玩的机会。(口算台历如下图,教师和一位同学示范一次。)60020050080003090123456 设计意图:赋予机械枯燥的口算练习以游戏的形式,以口算台历为载体,翻台历的同学不光要动手还要动脑,要保证出得的题目让同桌可以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口算,那么前提是自己要先算一遍。这样的形式不仅让
40、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而且于无形中巩固新知,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数学游艺活动四:算式大变脸。(1)6006,把被除数去掉一个数字,使得结果变成整十数。(2)903,把被除数加一个数字,使结果变成整百数。设计意图:对给出的算式进行变化,在原有计算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给予学有余力的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四、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在参加数学游艺活动的过程中,自己探索研究了一个什么新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口算除法教师指着板书:研究了这样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你有什么收获?个别化指导措施作业分层设计选做: 必做:作业本。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一)6
41、0 3 = 20(张) 6个十 2个十 答:每人得到20张。课后反思: 2-2“口算除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后续学习笔算除法奠定基础。教材创设“将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的问题情境,不但能真实、自然地体现除法产生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而且第一课时的例题1、本节课的例题2、例题3均采用这一主题情境,情境的延续,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载体。例题2是口算除法(一)中例题1的延伸,将“60张彩色手工纸”换为“120张彩色手工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变,相应的算式由“603”变为“1203”,首位由“够除”变为“不够除”。但学生有表内除法的基础,可以在例1基础上进行算法迁移,自然带出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口算算理。例题3中,彩色手工纸换为“66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