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资料XX县公开选拔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今年5-7月,全县公开选拔了300名科级后备干部。7-8月份,结合选拔结果,对公选综合成绩排名靠前、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程度高的47名干部予以提拔使用,使后备干部的选拔和科级干部的选用真正实现了“阳光”操作,成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胆选贤任能,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改“领导点将”为“比武选将”的一次成功实践,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勤学上进、干事创业的热情,有效地巩固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一、初步成效1、提高了选
2、人透明度,扩大了群众的“四权”。在整个公选过程中,对公开选拔后备干部的实施方案、知识测试成绩、选拔结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电视宣传、张贴公告、下发文件、书面反馈等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后备干部选拔条件公开,选拔结果群众公认,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存在的推荐范围狭窄、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后备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 2、拓宽了选人视野,进一步优化了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这次公开选拔科级后备干部不仅面向党政群机关,而且面向群众团体、事业单位,使符合报名条件的干部都能公开竞争,变“闭门相马”为“开门赛马”,使一大批年纪较轻、能力较强、素
3、质较好的“陌生面孔”脱颖而出。经过公开选拔,全县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进一步趋于年轻化,整体学历进一步提高,女干部、党外干部比例明显改善。全县经公开选拔产生的300名后备干部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54.33%;大专以上文化的占92.67%;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占13%。3、增强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开选拔对后备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干部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促使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同时,通过每三年重新考试调整,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优胜汰劣、动态管
4、理的长效机制,保证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始终充满活力。4、激发了干部的进取精神,形成了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公开选拔规定要把知识测试与民主推荐、党委推荐、组织考察有机结合起来,不搞一考定终身,考试以后,还要经过民主推荐、党委把关、组织考察和组织决定等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公平竞争机制引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了干部工作由封闭向公开的转化,有效规范了干部任用中的推荐提名权,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随意性,从而使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明显增强,“有为才能有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进一步确立,全县干部想事谋事、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二、主要做法1、强化领导,深入宣传动员。把公选科级
5、后备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责任,抽调精干人力,为公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为确保参选对象的广泛性,在深入宣传动员,积极创造参选良好氛围的同时,明确要求凡符合条件的党政群机关单位的干部,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报名参加公开选拔考试。由于组织、宣传工作到位,全县参加公开选拔的人数达到823人,占到了符合报考条件干部总数的97.3 %。 2、制定方案,规范选拔程序。公选领导小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方案,将公开选拔工作具体分为宣传动员、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知识测试、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组织考察、研究确定、管理使用八个步
6、骤。在具体实施中,每个环节又分别制订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要求,做到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精心安排,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结合全县干部队伍现状,把参选人员按正、副科级两个层次和乡镇、县直党政群、事业单位三个类别,分类确定入围人员比例,规定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占一定比例,提高了后备干部选拔的科学性。3、明确条件,严格资格审查。在对参选人员从报名的基本条件和资格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的同时,按照有利于大范围发现和遴选人才的原则,对近三年年度考核中有一个优秀等次或近三年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干部,事业单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放宽报考年龄和学历条件,拓宽了选
7、人范围。在资格审查时,采取单位党组织审查、公选办复查、公选领导小组审核的方式,严把关口,有109名同志因放宽了报考条件得以参考,有45名同志因不符合报考条件被取消报考资格。4、严肃纪律,周密组织考试。先后制定了笔试规程、监考人员守则、考场规则等制度和办法,对笔试命题、监考、阅卷实行封闭运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全程监督,实行“阳光”操作。在考试题型上,着重考察干部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活题”比重,把测试的导向定位在靠基本功底、综合能力的竞争上,靠实践锻炼、经验积累的竞争上。5、注重公认,民主推荐考察。公选办抽调干部,分类别、分行业对考试
8、入围人员采用差额推荐的办法,组织民主推荐,明确规定推荐名额不超过考试入围人数的2/3,推荐票达不到1/3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对人数较少单位入选的人员,在单位推荐的基础上,集中按系统进行二次推荐,尽可能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面,提高后备干部推荐人选的群众公认度。民主推荐结束后,各乡镇、各单位依据知识测试成绩、民主推荐情况、干部现实表现和班子结构要求,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后备人选分别不能超过1/3的比例,集体研究表决,以正式文件上报组织推荐意见。在此基础上,组成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查阅档案、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逐人做出评价,形成考察情况报告、个人考察材料,提高了选
9、拔结果的准确性。6、层层把关,严格审定人选。公选办按照知识测试成绩占40%、民主推荐结果占30%、组织推荐结果占20%、考察结果占10%的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分报考类别、层次将参选干部排出名次,并按公选方案确定的选拔比例,提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经公选领导小组审核后,发函征求纪律监察部门的意见,最后提请县委常委会审定。对审定后的后备干部通过电视、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列为科级后备干部,由县委组织部以书面形式向乡镇、单位进行反馈,并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经审定,全县公选后备干部共300名,其中:按报考级别分为正科后备干部100人,副科后备干部200人;按报考类别分
10、为党政群类后备干部135人,事业类后备干部90人,乡镇类后备干部75人。7、备用结合,严格管理使用。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干部,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宏观管理,各级党组织分级负责,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每三年集中考试调整一次。县委组织部和单位党组织制定了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加强管理和监督。县委规定,今后提拔使用干部,除特殊岗位外,一般从后备干部中选拔,本单位后备干部中没有合适人选的,从全县各类别后备干部中择优交流使用;补充县直党政群机关缺编工作人员时,结合岗位要求,直接从后备干部符合条件的人选当中考察选调。公选工作结束后,根据公选成绩和考察情况,
11、经县委常委会研究,从后备干部队伍中择优新提拔任职副科干部31人,正科干部16人,平级交流重用26人,并先后从乡镇、县直单位选调11人到党政综合部门工作,使后备人才库真正成为干部选拔的主渠道,做到备用结合,备而有用。 三、几点启示1、必须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为选拔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和政治保证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也还存在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不能积极鼓励支持干部报名参与公开选拔;个别干部主观认识不够,怕考不好丢面子,或认为是走过场等错误认识。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工
12、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公选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努力使更多的干部群众投身和支持这一改革,推动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继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选拔工作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公开选拔后备干部要尽可能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面,坚持用一把尺子去检验、衡量和挑选,使所有竞争者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平等地享有参与选拔和被选拔的权力,保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实现能者上、优者上。只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才能克服以往选拔后备干部中存在的神秘化、封闭化等问题,走出 “了解的不合适,合适的难找到”的窘境,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形成人才涌现、群贤毕集的局面
13、,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3、必须坚持党管干部与走群众路线相统一,实现选拔工作中组织要求和群众意愿的有机结合。在选拔过程上,既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党委的领导下,由组织部门具体组织,同时,又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群众公认,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置于群众严格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组织的要求与群众意愿得到充分交换和沟通、互相补充和矫正,使选上来的后备干部,既符合组织要求,又使群众满意,保证选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4,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保证选拔工作的科学化。大量发现人才和准确识别人才,是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选拔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既
14、要坚持从质的方面作定性的考核评价,侧重了解干部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廉政勤政及主要优缺点等全面情况;又要注重从量的方面作科学检测,对干部的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等必备素质进行考试检验。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对一个干部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和判别,确保选拔工作的科学性。5、必须规范操作程序、合理设置标准,提高选拔工作的质量。公选后备干部工作量大面广,程序的制定和每一轮入围标准的设置十分重要。结合本县实践,在程序的制定上,坚持笔试、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组织考察等环节,才能全面掌握报考者的素养水平和群众的意愿,确保正确地选人用人。在
15、入围标准的设置上,报考资格应在明确学历、工龄、任职年限等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干部考核、奖励情况,适度放宽,让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竞争;笔试环节上,积分比例应不能超过40%,淘汰率应适当降低,以防止一些日常工作繁忙,在单位内起骨干作用的同志,与一些平时工作相对空闲的同志相比,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理论积累较少,而过早被淘汰的现象;民主推荐环节上,积分比例和淘汰率应适当提高,以确保选拔结果得到群众的公认;组织推荐环节上,近期使用人选应不能超过1/3,以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6、必须坚持“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的原则,增强选拔工作的实效性。实行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之后,将产生明确的后备干部人选,公开选拔的方
16、式也使这支队伍备受关注。因此,只有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公选的预期目的。组织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增强培养针对性。要加强后备干部培训教育,采取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岗位实践锻炼的机会,构筑“成才平台”。要在动态管理中实行优胜劣汰,将集中考试大调整和平时考核小调整结合起来,对那些不适宜作为后备干部的对象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要坚持从后备干部中选拔使用人才,不搞迁就照顾,不搞因人施策,真正体现公选后备干部工作的意义和效能,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健康发展。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