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育儿知识科学育儿知识 0-3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岁婴幼儿科学喂养1婴幼儿喂养相关指南婴幼儿喂养建议(2009)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2012)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2016)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2016)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20-3岁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喂养建议进食行为建议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分期指导:0-6个月 6-8个月 9-11个月 12-36个月36月龄喂养要点建议婴儿出生后至6月龄(180日龄以内)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时,可采用婴儿配方奶补充;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分娩出院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10g)/d,无需补充钙剂;识
2、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家长及时应答是早期建立良好进食习惯的关键;正确使用生长曲线,定期评价婴儿营养状况。46月龄:纯母乳喂养产后尽早开奶,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来源。纯母乳喂养指除了必需的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外,母乳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不进食任何其他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母乳含有88%的水,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可以充分保证6月龄以内婴儿对水的需求,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下只要母乳喂哺充分也无需额外补充水。56月龄:配方奶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当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哺。新生儿配方奶喂养也应按需喂养,逐渐增加,当摄入配方奶约20 g/(kgd)或
3、150ml/(kgd)时,可满足其能量需要。同时需注意同一婴儿摄入奶量每天可波动,不同个体也有一定差异。66月龄: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新生儿出院后建议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推荐的剂量为每天400 IU(10g),无需补充钙剂。维生素K:出生后6 h以内,建议肌肉注射1.0 mg维生素K,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7母乳喂养技巧产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1 h),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A:含吸正确乳房喂养;B:含吸不正确乳头喂养86月龄:哺乳次数鼓励按需哺乳,不限制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12月龄的婴儿日间2 h哺乳一次,这一时期如睡眠时间4 h,建
4、议将婴儿唤醒喂哺,避免奶量摄入不足。一般2月龄后可逐渐规律哺乳,如生长不足需排除吸吮不当或疾病。9奶瓶清洁、配方奶冲配及存放每次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并消毒奶瓶、奶嘴,可用专用消毒设备或者沸水中煮沸5min消毒。冲配奶粉前需彻底用肥皂洗净双手。严格按照说明冲配配方奶,冲配时先加水再加奶粉,用罐内配套的量勺称量奶粉。喂哺前先滴几滴在手腕内侧,确保奶液温度适宜。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1h,或已经温热过一次的配方奶都应弃用。10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11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溢奶:喂奶间歇或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
5、溢奶而致窒息。12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安抚奶嘴 1月龄以内的新生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因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习惯的建立并导致过早断母乳。若之后使用安抚奶嘴,需避免奶嘴使用和入睡行为之间建立不良条件反射,夜间醒来后依赖奶嘴重新入睡,会影响婴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导致频繁夜醒。13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边吃边睡: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应避免边睡边吃,喂奶的过程应是亲子互动的机会。另外,边睡边吸奶还易发生窒息。14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母亲用药或烟酒摄入:母亲在服用大多数药物时,并不影响其继续母乳喂养婴儿。母亲服用安非他明、麦角胺、化疗药物、他汀类药物、镇静药、抗癫痫药等,建议暂
6、不母乳喂养,具体可详见各种药物说明书。母亲应禁烟,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母亲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及咖啡因类饮料)每天应限制在2杯以内。15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母亲外出或开始上班后的喂养:鼓励外出或上班后的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在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可用吸奶器吸出存放至特备的“乳袋”中。挤出后的母乳,应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不同温度下母乳存放时间可参考下表,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左右即可喂哺,避免用微波炉加热奶。16母乳存放时间和温度176月龄:常见喂养问题与处理母亲不宜哺乳情况:(1)母亲进行化疗或放射治疗;(2)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伴有
7、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者,严重精神病、反复发作癫痫;(3)患各型传染性肝炎的急性期、活动期肺结核、流行性传染病时,不宜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喂哺,可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母亲病愈,传染期已过,可继续哺乳;(4)患乳房疱疹者不宜哺乳;(5)吸毒母亲未戒毒前不宜哺乳;(6)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不宜哺乳。186月龄:喂养状况评价生后前几周判断母乳喂养是否充足可以通过记录婴儿尿湿的尿布(尿不湿)数量评估,母乳充足的婴儿每日大约尿湿68张尿布(尿不湿)。早期婴儿的大便可每次换尿布时都有,也可23d一次大便。通常,母乳喂养婴儿大便比较稀薄,黄色糊状,但是偶尔也会有奶瓣及颜色偏绿,均属正常现象,需与
8、腹泻区别。出生后6周龄至3月龄,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开始减少,但排便次数差异很大,有的婴儿仍然是1d多次,有的可能会间隔几日1次。19喂养状况评价应用生长曲线进行营养评价:家长可学会使用生长曲线,并将每月测量的结果标注在生长曲线图上,通过与同年龄同性别婴儿生长数据比较监测婴儿的营养状况,重点关注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以及身长的体重3个指标。如果生长曲线上相关测量值小于第3百分位数或者大于第97百分位数,或与前次评估相比指标上升或下滑跨2条主要百分位曲线,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转诊。20生长发育图定期监测评价生长发育情况应连续体重增长2个高峰:出生后6月,尤以头3个月明显;青春期216-8月龄
9、喂养要点母乳仍然是这一阶段婴儿最主要营养来源;坚持母乳喂养,引入富含铁的固体食物,如铁强化米粉或富含铁和锌的红肉类食物;固体食物质地逐渐过渡到碎末状,帮助婴儿学习吞咽、咀嚼,同时确保食物能量密度仍需补充维生素D400IU/d,奶量保证条件下无需补充钙剂。226-8月龄: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辅以富含铁的固体食物是这一阶段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应鼓励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固体食物添加:铁强化食物为主,如米粉。每新一种食物观察3-5天。逐渐添加水果、蔬菜、肉类等。加工食物不放糖、盐及其他调味品。236-8月龄:配方奶喂养配方奶喂养700-900ml/d;24h喂哺次数大约5-6次;炎热的季节季节相对
10、母乳喂养需要更多地摄入额外的水分。246-8月龄: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需补充400 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铁:纯母乳喂养或母乳为主足月健康婴儿若固体食物添加合理(如每天30 g富含铁米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添加铁剂。500 mL的铁强化配方奶即可以保证婴儿对铁的基本需求。256-8月龄:进食行为建议1互动式喂养方式的建立:喂哺固体食物时将婴儿置于安全、舒适的餐椅上,以保证其头部、躯干以及双足都有很好的支撑。双手应该可以自由活动,可与喂养者有很好的互动交流。喂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婴儿进食。喂哺时应避免分散注意力,如看电视、玩玩具等。在喂养过程中与婴儿
11、有充分的眼神交流和语言交流,促进情感。当婴儿拒绝一种新添加的食物时,不要强制其食用,可以再尝试,有时婴儿需要经过10-15次的体验尝试后才会接受一种新的食物。266-8月龄:进食行为建议2餐次:进食45次乳类以及12次谷类为主的固体食物。固体食物的频率可逐步增加,摄入固体食物的量有个体差异,每次食用量以不显著影响乳类摄人为原则。进餐的频率与食物能量密度有关,较稀薄的食物为主,频率就需要高些,反之进餐频率相对少些。通常情况下,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应高于母乳,以避免因为能量不足导致生长不良。276-8月龄:常见问题与处理1建议逐渐停止夜间喂哺婴儿年龄:建议婴儿与成人分床睡,可淡化哺乳相关的条件。通过
12、逐渐减少每次喂哺量,逐步推迟每次喂哺时间,最后停止夜间喂哺。2.糊状固体食物的添加方法:固体食物应用勺喂哺,而不用奶瓶喂,还 应让婴儿逐渐接触使用杯子,可通过评价婴儿的发育水平来逐步引人杯子。当婴儿会独坐且可以拇掌抓物时,开始让婴儿用杯子尝试喝水;当婴儿开始拇食指抓物时,喜欢尝试着自己握杯子,可以开始尝试用杯子喂哺婴儿少量母乳、配方奶或水。3体重不增或增速明显减慢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固体食物添加 过多(包括量与次数)使奶量明显减少,且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不足(含水量过多)。因此,需要强调的是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是在基本保持原有奶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体食物添加补充能量不足的部分以及补充最容
13、易缺乏的铁元素,同时训练婴儿咀嚼吞咽功能。289-11月龄喂养要点乳类仍然是这一阶段婴儿营养主要来源;摄入富含铁和锌的食物,食物品种应逐渐多样化,逐渐过渡成人食物;食物质地转换、婴儿学习咀嚼以及自我喂哺的关键时期,喂养不当易导致幼儿阶段各种进食行为问题仍需补充维生素D400IU/d,奶量保证条件下无需补充钙剂。299-11月龄: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辅以富含铁的固体食物是这一阶段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应鼓励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固体食物添加:更加丰富。309-11月龄:配方奶喂养配方奶喂养700-900ml/d;24h喂哺次数大约4次;炎热的季节季节相对母乳喂养需要更多地摄入额外的水分。319-
14、11月龄: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需补充400 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铁:纯母乳喂养或母乳为主足月健康婴儿若固体食物添加合理(如每天30g富含铁米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添加铁剂。500mL的铁强化配方奶即可以保证婴儿对铁的基本需求。329-11月龄:进食行为建议1学习自我进食:不必要求正确使用餐具,允许主动抓握食物自我喂食,有助于更快掌握独立进食技能,培养自信。婴儿自我进食时家长应容忍洒落和狼藉,可事先在地上铺好相应的地垫以便于清洁。2学习吞咽、咀嚼:这一年龄阶段是培养婴儿咀嚼功能的关键期,不同质地的食物(包括碎末状、颗粒状、块状等)可帮助婴儿逐步
15、学习吞咽、咀嚼食物,有效减少幼儿阶段常见的进食问题(如食物长时间含于口中、吞咽纤维困难、进餐慢等)。分开进食不同质地食物,如饭、菜分开,避免汤饭,有助于帮助婴儿学习咀嚼不同质地食物。3进餐安排:大多数9月龄的婴儿可以与家人的进餐时间相一致,即早、中、晚三顿主餐,以乳类为主,然后加23顿辅餐,主要以固体食物为主。婴儿每次进食的量可能不同,这样的进食安排可以让婴儿有机会接触不同种类的食物以保证充分的营养,辅餐是添加新食物的好机会,不必强求婴儿每次进食量一致,允许食量波动。帮助婴儿开始用杯子,12月龄婴儿可以用吸管杯喝水。339-11月龄:常见问题与处理1固体食物添加与乳牙萌出关系:婴儿出牙早晚具有
16、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一阶段添加固体食物,尤其是固体食物质地的转换不应以出牙作为食物质地转换的依据。因为,这一阶段婴儿通常使用下颌和舌头咀嚼并咬碎各种食物。食物质地的转换更多应该根据其实际月龄,同时可以参考其发育水平。68月龄阶段应该逐渐从糊状食物过渡到颗粒状食物,8月龄左右,大部分婴儿可以用手指自己抓起固体食物送人口中,可以喂块状食物,又称为指状食物(用手指可以拿起的食物)。12月龄左右应该逐步接近成人食物的质地了。2患病婴儿的喂养:当婴儿患病时,喂养过程应注意适当增加液体摄入,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3100果汁与果汁类饮料区别:这一阶段还是建议给婴儿片状或块状的水果,即使给予婴儿少量果汁
17、,也应该是鲜榨果汁或者100果汁,而不是果汁类饮料。3412-36月龄喂养要点1岁后应选择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食物质地适宜,可少量添加盐与油,进食的规律与家人一致;有条件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注重进食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避免偏食、挑食行为,15月龄后应脱离奶瓶;幼儿应摄入维生素D 400600IUd,包括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至少500 mld奶量,保证钙营养需求;3512-36月龄:营养建议食物种类:食物种类基本同成人,谷类100150gd、蔬菜200250gd、水果100150g、肉类动物性食物50gd,乳类至少500mld)。幼儿应摄入维生素D 400600IUd,包括
18、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至少500mld奶量,保证钙营养需求;铁:注意保证富含铁和锌的食物,幼儿若饮食均衡,一般不需要再额外添加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3612-36月龄:营养建议食物质地:不同质地的食物可进一步训练幼儿吞咽、咀嚼能力。为防止幼儿窒息,避免进食坚果,或颗粒状、易发生误吸的食物,如花生、玉米、葡萄、果冻等有条件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不强求幼儿吃所有食物,但需保证每一大类食物的摄入量,如不一定吃各种绿叶蔬菜,但需摄人至少1-2种蔬菜。与成人一样,正常幼儿可偏好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但要控制偏好食物的量,同时提供其他健康食物以保证幼儿营养平衡。鼓励幼儿适当饮水,但不宜摄入饮料。37
19、12-36月龄:进食行为建议1餐次:与家人共进3顿主餐,2-3次营养丰富的辅餐(水果、牛奶、面包、饼干或自制小点心等)。进餐时间应在20-25 min次,定时就餐,儿童食量可波动,不强求定量。2饮食行为培养:幼儿与家人同食,便于与家人互动交流。避免进食时看电视或玩玩具等,更不可追喂进食。幼儿应学习抓、用勺子,参与进餐过程,逐步学习自己进食。3.培养幼儿规律的进食习惯,家长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食物满足生长需要,不强迫进食。识别幼儿饱腹的信号,允许吃饱后离开餐桌。4.对较年长一些的幼儿,可适当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或者餐前准备餐具,提高其对进食过程的兴趣。3812-36月龄:常见问题与处理1果汁摄人量
20、的建议:1岁以上的幼儿鼓励摄人富含纤维的水果。即使摄入果汁,量也应控制在120 ml以下,且为100果汁或适当水稀释的纯果汁,不应是含果汁的饮料。不建议用奶瓶摄人果汁,应使用杯子喝。2进食鲜牛奶、蜂蜜等食物的年龄:因为新鲜牛奶未经过营养素强化,尤其是无法保证婴儿的铁营养的供给,因此其营养不能很好地保证1岁以内婴儿的营养需求。1岁以后幼儿可摄人新鲜牛奶。因脂肪仍是年幼儿童能量的重要来源,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建议喂哺低脂或脱脂牛奶。1岁以内婴儿都不建议使用蜂蜜,因其易被肉毒杆菌污染。39婴幼儿喂养建议汇总4041生长发育专科生长发育专科 我院儿科自1997年始设立了小儿生长发育专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生长迟缓、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等小儿生长发育异常疾病进行诊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于2001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精确骨龄评估及成年身高预测,迄今为止,已测评逾万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主持了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性早熟诊疗指南修订工作。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