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电脑主页 -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别和运用各种航图、导航仪器仪表和GMDSS通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船舶的货运运输、营运管理、海商法与远洋运输业务等方面基础知识;2 掌握船舶及
2、其设备的使用、保养等基本技术;3 具有设计航线、组织船舶航行和操作GMDSS通信设备的初步能力;4 熟悉航海和海商法的有关法律法规;5 了解航海和海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主要课程:英语、航海力学、计算机基础、电路与电机、无线电技术、船舶结构与设备、雷达与ARPA、海洋与气象、船舶信号、VHF通信、航海仪器、船舶操纵、航海学、船舶货运、GMDSS通信设备、GMDSS通信业务、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安全与管理、远洋业务与海商法、船舶原理、航海自动化基础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教学实习:学生
3、上船进行船舶驾驶的有关科目实习,主要认识航海过程的有关事宜。2雷达模拟器训练:主要进行雷达观测与标绘雷达模拟器及ARPA专业培训等综合训练。3GMDSS模拟器训练:主要进行GMDSS海上通信设备的操作与使用。4航线设计:主要进行船舶航线的拟定。 5积载设计:主要进行船舶货物的积配载方案的编制。 6基本安全, 水手工艺,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培训,精通急救培训,高级消防培训;主要进行港监有关证书的培训。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3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
4、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运筹学、国际航运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及国际航运法规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处理国际航运业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1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熟悉国内外航运法规、公约和惯例,了解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航运企业事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3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和公关能力,并有初步的科研能力。4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5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处理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国际航运管理
5、主要课程:英语、运筹学、管理学原理、运输经济学、国际贸易、港口设备与装卸工艺、货物与积载、港口企业管理、国际航运管理、物流学、航运管理信息系统、班轮运输业务、租船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国际海事法、航运英语函电与写作。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要实践环节:港站认识实习、集装箱业务实践、港航企业综合实习2主要专业实验:集装箱业务实践(模拟)、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港站生产过程模拟设计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5.5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交通运输专业(物流管理方向)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
6、扎实的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及国际运输法规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处理物流管理业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1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熟悉国内外运输法规、公约和惯例,了解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物流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3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和公关能力,并有初步的科研能力。4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大学英语能力的训练,要求达到较高的英语水平。5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处理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
7、程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物流学主要课程:英语、运筹学、管理学原理、运输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物流设备与装卸工艺、仓储与配送、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货物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管理业务英语与函电、电子商务。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要实践环节:港站认识实习、集装箱业务实践、物流企业综合实习2主要专业实验: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集装箱业务实践(模拟)、物流生产过程模拟设计、港站生产过程模拟设计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0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轮机工程专业
8、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工程师基本训练、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综合素质好,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海洋运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工作,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轮机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识图制图、机械设计、轮机工程检测的基本训练,具有操纵和维修船舶动力装置和对船舶进行监修、监造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电气工程与控制、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
9、知识; 2、掌握轮机工况调整与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轮机系统的保养与维修等基础技术; 3、具有操纵船舶动力装置,覆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关海船运输安全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5、了解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专业资料的阅读与写作,能使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轮机工程材料、电路与电子技术、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船机维修
10、技术、船舶安全与管理、轮机英语。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海员基本安全培训与专业培训、船舶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2、主要专业实验:金工工艺实习、电工电子实验、轮机专业训练与评估(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船舶电站、动力设备操作、动力设备拆装)、轮机模拟器培训、轮机英语口语训练等。 五、修业年限和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
11、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
12、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7、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
13、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性环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2、主要专业实验:水环境化学实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实验、实验生态学实验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7学分六、授予学位:农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14、济建设需要的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及草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苗评
15、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养与饲料配合、养殖场设计、卫生防疫、动物产品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 4、具有动物增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基本知识,了解动物饲料业、动物增养殖业的发展与高新技术应用的趋势; 5、熟悉动物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生产、产品流通等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撰写规范的科学研究论文或报告,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主要课程:动物
16、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配合饲料学、饲料添加剂、饲料检验、饲料机械、饲料配方计算机设计。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2、主要专业实验:动物学、鱼、虾蟹、贝类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疾病学和饲料检验。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1.5学分六:授予学位:农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
17、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渔业资源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船舶驾驶技术、捕捞技术、渔政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和数学模型的基本理论; 3、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
18、调查、评估和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技术、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 5、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船驾驶等基本能力;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 7、熟悉国内外海洋渔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
19、水产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海洋浮游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环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2、主要专业实验:渔具材料性能、网具单项工艺、鱼类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渔业资源学、航海仪器使用、水质分析和海洋水文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4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
20、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物工程、生物工艺学、发酵设备。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21、(设计)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7.5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分析检验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22、。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以水产品为主)的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程原理、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全面质量管理。四、主
23、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食工工艺实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7.5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专业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区域、流域、港口、船舶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的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物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系统学习与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控制
24、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范围,具有制定方案、进行工艺与设备选型、设计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并具有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能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
25、、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学、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计算机实习、环保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五、修业年限和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0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
26、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
27、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性环节:教育实习等。 2、主要专业实验:人体解剖、人体生理、体育保健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53.5学分六、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体
28、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3、 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5、 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
29、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四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实习、社会实习、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体质测评、体育康复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7学分六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
30、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与功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与功法; 3、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所制定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6、掌握有关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
31、、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性环节:毕业论文、运动训练实习、社会实践。 2、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机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实验、运动心理测量实验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53学分六、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
32、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运动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体育工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
33、:运动训练学、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毕业论文、运动训练实习、社会实践等三部分。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54学分六、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财政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
34、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
35、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6学分六、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6、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熟悉一门外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 掌握中外经济学发展历程及趋向;3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技能;4 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 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6 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动向;7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8 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咨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8、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
37、程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名著选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五、修业年限及最低毕业学分1 修业年限:4年。2 最低毕业学分:154学分。六、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38、。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
39、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7学分六、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
40、、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3、掌握国际贸易经营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7、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8、 能利用计
41、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三、主要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56学分六学位:经济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汉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语言文学教
42、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学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
43、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4、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5、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音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与毕业论文等。五、修业年限与最低毕业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59.5学分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附教学计划表及教学进程安排表73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汉语言文学(商务秘书方向)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一、 陪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