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第一课:“简单的电路”教学设计 -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小学:杨国祥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5年级科学第30-32页。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5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电与磁中的第一课“简单的电路”,认识材料,使用电池与基本元件连接成简单电路,探究如何使小灯泡亮起来,怎样制作设置简易开关,并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学情分析:进入五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初步具备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能在进行观察时,提问、假设、猜测、调查、解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但是,由于孩子们受到年龄局限,在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用科学语言表诉的能力还差,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动脑动手能力不强,需要其他同学甚至是老师的带动和指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内容虽然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但是要强调安全注意,激励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实验了解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了解简单的电路构成,制作一个简易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能拓展制作可以控制的简易红绿灯。2、通过具体操作认识基本电路的组成,并会画出简单电路图。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秘密,并体会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
3、,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探究如何使小灯泡亮起来。教学准备:手电筒、导线、灯泡、开关、电池及其相应的工具。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件出示)美丽的灯光图。谈话引出课题。二、认识材料:请你参照P30的图,认识电路符号:电池、灯泡、导线、开关。三、使小灯泡亮起来,并画连接图1、 教师出示一个小灯泡,问:谁能让小灯泡亮起来,说一说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 活动一:2、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验物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使灯泡亮起来。3、活动要求(1)同组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2)小组内两人操作连接电路,两个人负责观察现象,两人负责把连接的线路图画出来。(3)如果小组的连接方法没有使灯泡点亮,也请你把连接的线路画出来
4、。(4)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就停止实验。4、学生参照自己组装的电路,把灯泡与电池、导线连接的情况画下来。学生活动、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6、学生展示并讲解。7、教师归纳:同学们所画的图,一般叫做实物图,画起来有些麻烦,人们为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常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实物,这样的简易图叫做电路图。8、引导探究学习为什么小灯泡不亮?认识短路和断路。四、认识开关的作用并制作一个简易开关1、手电筒为什么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亮灭呢?你认为手电筒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它们之间怎样组合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活动二:2、讨论交流3、利用手中的材料和用具自制一个手电筒。认真观察组成手电筒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材料,画出简易安装图。4、小组讨论汇报5、总结: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四、拓展研究:制作一个简易的红绿灯1、参阅书P32的图。2、小组讨论交流。3、动手制作,观察、比较各种电路的不同反应,并做好记录。4、用电路符号画出两种电路的电路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