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写作(一)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 1.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2 2.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2、论据 3、论证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鲜明(首段提出)新鲜(丰富,最少三个)结构清楚,层次分明3 3.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引论(是什么)解决问题 结论 本论(怎么办)(为什么)4 4.一提出论点是什么,讲清道理为什么,举出例子理更足,正面说了反面说,提出建议怎么办,归纳全文下结论。结构模式5 5.论点要求首段:排比、比喻、名言、诗句、故事提出论点第二段:解释论点,第三段:分论点(一)举例,解释说明第四段:分论点(
2、二)举例,解释说明第五段:分论点(三)举例,解释说明第六段:再次分析材料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第七段:总结全文7 7.议论文的结构很重要:首先:一定要在每一段的开头有一句总结论点的句子,让人一看就清楚你的行文思路;其次,举例之后一定要有必要的针对性的议论语句来总结;最后,要积累一定的事例,尽量用新鲜的事例。8 8.议论文范文1并列组合结构1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9.2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作为文化主
3、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10.3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
4、候,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而非时尚。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11.4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12.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浸入
5、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6显然,这篇议论文范文中的三个分论点“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弘扬国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荣耀”,就是典型的并列组合。13.范文l青山一道同风雨l“轻轻地握着你的手,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l5月19日14时28分起,整个奔忙飞跑的中国,在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后停顿三分钟。l七天前的同一时刻,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神州上下,共此国殇。l国殇是一场悲剧,然而,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l很久之前,诗人王昌龄这么写道:“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6、青山无法阻隔我们风雨同舟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团结一心的中华民族头上那轮共有的明月。l14.l一个人,一丝希望,一颗坚定的心。当救援部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下救出被困60余小时的姑娘乐刘会时,在场的人们激动地哭了,而她却没有哭。“我相信有人会来救我的,一定会,我相信你们!”从未掉过一滴眼泪,这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妙龄女子始终微笑着,紧紧拉着救援人员的手。一双手和十几双手紧紧地交握,这是一个灾民与她的救命恩人们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l15.l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问起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会告诉你:五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是生与死的距离。五千米,这个国际专业领域深感不可能执行的跳伞
7、高度,被解放军空降战士抛在脑后。拨不开汶川上空连天蔽日的迷雾,但他们必须拨开震区人民心上的乌云。就这样,“人民的军队”从五千米的高空降下,给灾区断绝天日、与世隔绝的乡镇带去了救命的福音。村人们激动地说:“解放军来了!”这壮烈的一幕便不只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是一地乡民与国家之间最动人的团聚。16.ll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对立的区域,而今天海洋再不能阻断世界的爱心汇聚到一起。这爱心来自东邻日本每一个便利店前的捐款箱,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遍及各州的慈善机构,来自大陆西岸那些并不富有的亚非国家一笔笔友谊的捐款中国和某些国家因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分歧,在灾难面前湮没成沙,随着飞机和航船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中国
8、而来,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团聚。l17.l怆然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至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撼天动地、凝聚人心的团结?史记中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又何愁家不安、国不兴?l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共团聚;而将五洲四海的人心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这样一种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享太平!18.l名师点评:l此文在亮出“国殇是一场悲剧,然而,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这一观点后,精选典型事例,通过“一个灾民与她的救命恩人们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等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最后归结出“
9、在今天,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又何愁家不安、国不兴”。全文见解新颖,内容集中,思路清晰,材料丰富。l文章语言流畅,巧妙融合现代歌词、古代诗文、现实场景于一炉,“青山无法阻隔我们风雨同舟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团结一心的民族头上那轮共有的明月”“五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是生与死的距离”“拨不开汶川上空连天蔽日的迷雾,但他们必须拨开震区人民心上的乌云”等文句既饱含深情又文采飞扬,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l青山一道同风雨一文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将内容集中到“团聚”这一个点上,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考场作文角度要巧,开掘要深,应善于以19.
10、标题-画龙点睛之效开头-先声夺人之势结尾-“回眸一笑”之功卷面-青春靓丽之态作文的的四大亮点20.作文评分等级:一类文:围绕材料中心,有理有据,文体清晰,语言得体,说理深刻,结构有条理。(46分-54分)二类文:围绕材料中心,有论据,文体较清晰,语言较得体,说理一般,有结构。(42分-45分)三类文:部分围绕材料中心,文体不清晰,语言不够得体,说理勉强,结构无条理。(36分-41分)四类文:偏题(25分-35分)五类文:离题(18分左右)字数:50字扣1分,100字扣2分,如此类推21.l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l一天早
11、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l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立意提示:l“爱和美”话题(爱的方式)l“教育方法”话题l“共享”话题“转变思维”22.l【议论文例文】ll换一个角度ll第一段:开头联系材料或标题点题扣题,
12、提出观点(引)ll寻幽访胜,山重水复疑无路。若当真无可奈何,不妨转过身,另辟一条蹊径,也许,便能探觅出那柳绿花明的所在。l23.l第二段:承上启下过渡段l修辞段,引出下文拓展论述(提)l而为人与处世,莫不如此?当前路险且阻,若是只逞匹夫之勇,一往无前,却不懂得静心思虑,那将一事无成,尝试换个角度处理问题,也就不会处处碰壁。l24.l第三段:分几方面论述观点1正反推论材料的主要行为(联1)ll与其训斥孩童摘花之举,招致不快,不若换个方法,步步引导,令得花依旧,而孩童亦得到满足。不少成功之诀,便是无路可通之际,“换一个角度”。25.l第四段:分几方面论述观点2此也是古人的经验(联2)l此也是古人的
13、经验。战国策中有记:触龙说赵太后,以幼子为质,借兵捍国,终成功名载入汗青。姑且不论触龙之口舌才能,不妨从他说服太后的方法来探究。知太后起初不愿送儿为质,皆为爱子心切,触龙自此点为切入口,谆谆善导,步步深入,终使赵太后顿悟,明了何为真正爱子。触龙此招,胜于何处?另辟蹊径,不正面劝说,敢于从另一角度来辩说!莫不又比群臣莽然规劝,反遭太后“唾其面”的方法高明了?又如田忌赛马。若然墨守成规,当真让马儿按寻常次序出赛,必定一败涂地。孙膑何其聪颖,将马儿调一个次序,以优胜劣,自让田忌尝了成功的甜头,也让后人得知,“换一个角度”处事,结果往往大有不同。26.l第五段:分几方面论述观点3放目今人,有前车之鉴,
14、也有成功之经验(联3)l放目今人,有前车之鉴,也有成功之经验。回首当年,苏联之风吹入新生的共产党之时,正值建立政权之际。中共党员,有勇于借鉴的魄力,仿苏联模式建党,却遭失败。莫不是在中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前路仿若堵塞,一筹莫展。却有毛泽东,退出模式限制,只转一个角度,分析加上思量,终于豁然,另制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故此可知,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前进的道路,思考的角度,却不得不由自己去开创。窘迫之时,不妨,“换一个角度”,也许便得以疏浚那淤塞之路。l27.l第六段:总写上的论述排比段(议)l淘尽时间的沙砾,我们可看到历史的智慧结晶:换一个方向,未尝不能抵达梦想的胜地;眼前冰雪严寒,换一个角度,也许便能看见春暖花开;头顶阴霾密布,换一条道路,或者就看到云蒸霞蔚的天空。为人处世,何必死守住一个方向?换一个角度,前方,或许便是你心中的天堂。l28.l第七段:点题扣题(结)l凡事走不通时,换一个角度,必将是另一种情况。l2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