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依据: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理论依据:本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及让活动进课堂的理念,通过测试学生的自立现状;设置生活情景鼓励学生想办法;组织学生参加缝扣子比赛等,让学生在“动”中思,在“动”中学,在“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在“动”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首先,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渴
2、望独立,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但遇事又不能自主,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立能力。其次,从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上看,现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在各个方面过于照顾和保护,因此造成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立意识薄弱。所以,学会自立对于初中生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策略说明:情境教学法依据: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故事、情景设置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从而认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心灵。启发式教学法依据:“施教之路,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
3、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探索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策略说明 合作学习策略依据: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体验性学习策略依据:根据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我让学生进行缝扣子比赛等活动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立能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设计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4、)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2.能力目标(1)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提高独立意识、锻炼生存能力。(2)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3.知识目标掌握培养自立的方法。教学重点:如何培养自立能力确立依据:只有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自立的能力,这是本课的落脚点,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教学难点:认识依赖的危害性确立依据:现今许多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生活无法自理。原因就在于未实现“心理断乳”,出现“社会适应不良”
5、的症状。学生没有意识到依赖的危害性。教学用具PowerPoint 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激趣导入】课前讲述谋杀恐龙的故事,设置故事情境,并质疑:请结合故事内容,说说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恐龙悲剧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思讨论,让学生在反思感悟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引导探究】一、不能再有依赖1.行为分析:过渡:听完恐龙的故事侯后,请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一场“人才招聘会”。阅读招聘会的故事(一)讨论:(1)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2)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赖有哪些危害?学生总结依赖的危害,教
6、师质疑:“你是一个自立的人吗?”过渡到现场测试活动。(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已有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深刻感受到依赖的思想的危害性;启发学生由人及己,由此位大学生想到自己的未来,从而引发学生增强自身自立能力的紧迫感。)2.现场测试:请同学们根据自身实际完成下列测试,测试题目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测试中,发现我们班同学的自立能力很强。(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立现状,增强培养自立能力的紧迫感,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二、自立和自主1.投影: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备的特征教师引授: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
7、期具有六大特征,在六个特征中居于首位的是什么?过渡: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通过前面的现场测试,发现我们班的同学自立能力较强,说明我们班学生具备成为杰出青年的条件。成为杰出青年,还需要我们学会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看看我们的同龄人是怎样做的!2.情景讨论:学生看课本P41的插图并讨论问题:这个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引出自主的含义(设计意图:仍然是合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小事当中看实质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过渡:引授随着
8、年龄的增长,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做到自主,我们的自主能力如何呢?3.情景设置:考考你的自主能力学生讨论情景:情景一:在上学的路上,小林的车胎扎破了,但是,附近修车行的师傅们还没到上班的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情境二: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做呢?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我们要通过努力,使自己不依赖他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也就是要做到自主自立。那么自立与自主有何关系?归纳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落脚点,两个假设情景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知道
9、如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将意识转化为实际实动,并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主能力的目的。)过渡:知道了依赖的危害,懂得了自主自立的关系,我们同学也就有了自立的意识。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光说不练不行,纸上谈兵不行,心动不如行动。告别依赖,还要从行动上学习自立的本领。三、多实践,多锻炼1.积极投身实践招聘会继续进行,另一个年轻人小江来到招聘会现场思想探究:招聘会的故事(二)(多媒体展示:小江的相关资料)请问公司会录用他吗?(设计意图:通过同一场招聘会前后两个应聘者的故事,让学生在比较中进
10、一步感受到自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师总结:小江由于注重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反复实践、锻炼自己,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被公司录用了。总结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一: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承上启上:我们中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生活范围中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呢?2.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活动:比一比谁的手巧活动:缝扣子比赛从每组中选出一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穿针钉纽扣。看谁的纽扣钉得又多又牢固。教师请几个参加活动的学生谈体会并对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培养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二: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设
11、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培养自立能力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立足于当前的学习生活,进而理解实践的重要性。)【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感受,让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感受全面,只要是其真实的情感感悟,懂得树立自立的意识和自觉去实践来培养自立能力。(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个总体概括,从而促进学生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情行的统一。)【课外践行】今天我当家请你在星期天为自己的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并记录下整个做菜的过程,请父母给你写意见和评语。(设计意图:根据教育回归生活以及
12、课内知识向课后延伸的理念,我设计了此课后实践作业。)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按照课程新标准的要求,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重在情感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能力。1.课堂教学生活化,并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所有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化,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3.课堂教学外延化实践化,以此进行的课外延伸长作业的设置更使得所学内容有了可操作性,实践性,使得有限的课堂教育具有了更广阔和更实际的意义和价值。4.教学中设问明确,层层递进。并能充分使用课本已有材料和资源,过渡自然,环节清晰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