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课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步骤教 学 过 程点拨导入直接式导入 展示有关公平的名人名言和图片,直接由学生概括今天授课的主题公平。 自主学
2、习看书并思考:1、 什么是公平2、 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团队互助二、发散性授课 情景一:唐僧师徒一行到达西天后,如来准备论功行赏。 问题:1、你认为如来怎样行赏才公平,你应该得到怎样程度的赏赐? 通过这个问题要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从而推广到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公平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公平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包含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2、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情景二:如来和观音商量了很久,但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想出了很多个提案,但最终都否决了。 问题:1、为什么如来和观音会如此
3、为难? 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公平其实多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些提案,会有怎样的后果?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么?结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 情景三:最终,如来和观音终于定下了一个方案。 问题:1、你对他们定下的这个方案有何感想?你觉得这个方案公平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公平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公平的感受也是随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的。 2、请你续写后面的西游故事,并说明理由。 3、你能想出比他们的方案更合理更公平的办法么? 三、拓展性小结 探讨:公平与和谐大气的社会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让学生分别从唐僧师徒四人或唐朝皇帝或唐朝百姓或现代社会旁观者的角度来设想回答。这个问题是要让学生通过他们设想的后果了解到不公平的严重后果,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加评论,让学生自己用归谬法得出结论。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1、众说纷纭话公平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2、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公平反馈练习见自主学习与测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