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核舟记文章题目核舟记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核舟记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中学生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理。核舟记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华精美的传统工艺技术。自成篇以来,受到无数人士的喜爱。当然也能很容易吸引中学生的目光,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中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
2、,通过学习本文也能够培养他们热爱华夏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难点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朗读教学法:这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感知内涵。然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这时的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文章思想感情理解得会更透彻。实践表演法:学生在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由学生读、说、
3、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作引导和点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导入语: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人诬陷,次年被贬官到黄州,此时他写了很多著名诗文,以寄托他谪居时的心情,而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熔苏轼其人、其事、其文为一炉,再加之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艺,雕刻出核舟,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一下这件工艺品。学生了解苏轼,进而了解核舟的大概情况。介绍这件工艺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印象。2整体感知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器皿(mn) 罔不(wng)轩
4、敞(xun chng)箬篷(ru)糁之(sn) 峨冠()多髯(rn) 衣褶(zh)矫首(jio) 椎髻(zhu j)右趾(zh) 壬戌(rn x)虞山(y) 篆章(zhun)(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重点句子: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原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八分有奇:八分多一点。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卷子下
5、面的衣褶中。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一部分(1):概说核舟之奇巧,点明主题。第二部分(25):详述核舟之精妙。第三部分(6):总括核舟,发出赞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3实践表演1课文详细描绘了核舟上的哪五个人?2让学生分男女生两组用形体演示文中五人的造型。(学生演示、纠错,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并讨论得出结论。1点拨:描写的人物有苏东坡、佛印、鲁直、两个舟子。2根据课文内容准备表演:找来白胡子,精心制作“峨冠”“手卷”,装扮成苏东坡;用班里现成材料做道具扮演佛印、鲁直;演舟子的
6、同学用纸作椎髻,脱鞋和袜子,以更好地表现“右手攀右趾”;用水桶倒置做炉,茶缸做壶,还特别声明没有找到蒲葵扇,只能用折扇代替。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4动手制作1每人发一张8k白纸,按课文介绍的内容折一只乌篷船,然后按课文的说明开上小窗,“题”上字。2用小纸片剪成三个小人形,要求为东坡画上胡须,在船头用胶水等固定位置。(注意方位)3根据译文将课文主体内容改成“解说词”。要求通俗、形象,抓住核舟的特点,并依照本文的说明顺序。1每位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动手做“船”和“人形”。2举手说明自己做的“核舟”。3同学之间互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熟悉课文的说明顺序。5总结全文1核舟有什么特点?2作者介绍了核舟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向我们介绍这只雕刻精美的核舟有什么目的?学生讨论探究,最后明确:1核舟的特点:体积小、容量大。2作者依次介绍了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共四个方面的内容。3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映古代艺人技艺的奇巧灵怪。全面掌握课文内容。6布置作业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某一件工艺品,然后用说明性的文字把它介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