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风胡杨教案【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设计理念】 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2、,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胡杨图片)有一种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他就是胡杨,它就是生活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板书课题) 二、初识胡杨,了解特点(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喜爱那个知道些什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胡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胡杨有什么特点?)(一)谈谈自己心中
3、的胡杨。(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胡杨。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词,并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检测生字词识记、理解词语情况。3、检测读书成果。(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思考:胡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树?教师小结:最美、坚韧、无私、悲壮。三、欣赏胡杨,感悟品格(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西风胡杨”的赞美)(一)借助媒体,了解胡杨生存环境。教师解说:塔里木盆地是一个风沙主宰的世界。极度的干旱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地球上最荒凉的角落。胡杨却以自己的方式在这里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这就是胡杨的生存环境,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介绍。 同学
4、们,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为什么胡杨只生在沙漠?这样的环境究竟会怎样?指导朗读: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抓住文中数字,知道胡杨是一种古老的、只生在沙漠树种,而且大部分生活在我国新疆的塔里木。补充:其实胡杨并非只生在沙漠,相当一部分生活在河边与戈壁滩,因为环境的变迁才出现今天的结局。)(一)品词品句,感悟胡杨品格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阅读,发现特点。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看到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你又想对胡杨说点什么?(1)引导学生质疑,梳理有价值的问题。(预设:学生想知道胡杨是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无私,怎样的悲壮。)(2)让学生带着问题,
5、深入研读。(3)交流感受,指导情感朗读。A:胡杨的无私联系实际理解二十米的根有多深,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是什么样的滋味?理解“虚浮漂移的流沙、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展开想象,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指导学生朗读。 所以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B:胡杨的无私 引导学生理解“芸芸众生、浮华虚名、稍纵即逝、摧肝裂胆”。屏障:具有保护作用,看它保护了什么?挡住了什么?把什么让给、把什么留给了自己?用赞美的语气朗读。所以说“胡杨,是最无私的树。”C:胡杨的悲壮理解胡杨的“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到底是什么?(即使死了也要用干
6、枯的身躯抵挡风沙,即使倒了也要用不朽的身躯保护土地,不死的、不倒的、不朽的是胡杨的精神)朗读指导教师引读:因为至爱脚下这片热土,所以胡杨(生接“生下来千年不死”)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二)学法总结通过自读,明白内容,提出问题;通过精读,讨论交流,分析问题;情感朗读,多方对话,解决问题。第二课时一、关注胡杨,唤醒良知(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西风胡杨”的同情。)(一)复习导入。出示图片:胡杨“守候”,简要交流胡杨三个特点,展示朗读。(二)深入对话,关注胡杨1、出示图片:祈盼的胡杨。引入5、6段的学习。你听到胡杨的哭泣你又会产生怎样的疑问?2、因为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
7、,所以胡杨哭了,因为河水在骤减,所以因为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所以因为怕人类忘记了胡杨,所以 因为担心人类重温噩梦,所以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胡杨的哭泣、读出胡杨的担心。三、深情朗读,唤醒良知 引入:我就在想,胡杨怎么会哭呢?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自由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读出什么问题。预设:作者连用三个“祈求”到底在祈求什么?1、祈求老天,为胡杨降下一滴雨水;祈求胡杨,再坚持几十年;祈求人类,增强环保意识。2、现在,咱们走出课本思考,作者祈求上苍,有用吗?请你想想沙漠残酷的生活环境;作者祈求胡杨,有用吗?胡杨的命运可是被人类掌控;所以,作者祈求人类,那么我们可以为胡杨做点什么呢?3、学生交流后,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然而我坚信:”4、是啊,当唤祈盼醒人类的良知,改善了胡杨的生存环境,终会感动上苍,请同学们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齐读最后一段。二、读写结合,呼唤良知面对胡杨现在的生存环境,你一定有很多想法,请你写一写。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守望 祈盼人 类 唤醒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