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教学目标1记住秦岭淮河线的位置。2了解秦岭与淮河的地理特征。3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4. 认识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5.记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6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教学难点1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成原因。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二、 自主学习1.秦岭横亘于我国 部,为 水系和 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 ,南侧是 。2.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区,主流经 南入长江,另一支经 东入黄海, 灾害频繁。3.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 影响, 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严重 ,或者水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 业地区。4.在中国地图上,把 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 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1.秦岭-淮河线与哪些线大体一致?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以及划分依据。四、展示点评五、训练达标导学方案第93页基础自测1-5题六、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思考:黄河夺淮入海是什么意思?2.想一想,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