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平行四边形(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方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题多解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和一题多解的乐趣。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教学用具投影仪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三)例3、 例4、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定理?上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那些判定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最后一种判定方法。二、 新授:(一)出示自学提纲:1、 如何证明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尝试完成
2、例3,有几种方法?3、 例4应怎样来证?有不同方法吗?(二)学生讨论交流,集体交流。(三)教师点拨:1、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连接AC,证明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先证ADFCBE,在证AF与CE平行且相等。先证ADFCBE,再证ABECDF,从而得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最简单的是3、证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三、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DB=CBD,AO=CO求证:ABCD2、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 求证
3、: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课堂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多种方法证题。五、达标测试:A组: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9,AB=7,OF=3,则四边形ABEF的周长为 2、已知:如图,O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EF过点O,交AB于点E,交CD于点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B组:已知:如图,E,F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D,AB上的点,AECF,BE,DF分别交CF,AE于点H,G。求证:EG=FH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定理?上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那些判定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最后一种判定方法。(一) 出示自学提纲:1 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例3,有几种方法?3 应怎样来证?有不同方法吗?(二)学生讨论交流,集体交流。教学反思判定方法是学生自己探讨发现的,因此,应用也就成了学生自发的需要,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在以后的几课时里,由学生讨论课本例、习题,或独立作业,教师适当点拨。在证明命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将判定方法进行对比筛选,或对一题进行多解,便于思维发散,不把思路和局限在某一判定方法上。学生在不同题目的对比中,在一题不同证法的对比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