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难重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性质?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二、引入新课: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也就是没有公共点的边叫做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四
2、边形用符号“”表示,图2就是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或记作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2、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即它的内角和等于3600,外角和等于3600。(图2) (2)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即AB=CD,BC=AD。(3)AB/CD, B + C = 180度 , BC/AD, B + A = 1800 ,A = C (同角的补角的相等)。同理: B = D。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以上证明方法复习了平行线一章所学的知识)。(4)我们再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的大小关系(图3)作ABCD的对角线AC。在ABC和CDA中,AB/CD, BC/AD。BAC=DCA,ACB=DAC,又 AC=CA,ABC=CDA, AB=CD , BC=AD。(图 3)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如图4,EF /GH ,AB/CD。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由此得到: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图5)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图 4 图 5 三、课堂练习:1、在“ABCD”中,已知A=500,则B= ,C= , D= 。2、在“ABCD”中,若AB= a , BC= b,则ABCD的周长为 。四、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部分性质,即平行四边形:(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角相等,(4)邻角互补。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直接推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又推出“两平行线的距离”它是一个定值,不随垂线段位置改变,即两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以前我们学习了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今天又学习了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