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题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本学期总第 课 时本单元第1课时日 期课 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 习目 标一、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学生从分析校园等生态系统的活动迁移到分析其他生态系统的组成,培养迁移能力;学生通过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判断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学习,培养爱科学、学科学、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重 点难 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
2、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出示形象生动地资料并设置具体情景下的问题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预计安排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旧知预习反馈1、检查各小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2、听写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统计达标人数、不及格人数及名单,记入学生个人考核 8课堂导入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知道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反过来还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提出问题:为什么植被大量破坏,最后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2自学文本自学方式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
3、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将疑难问题提出问题预设一、 双基引导1、 什么叫生态系统?2、 一片树林、一块农田是生态系统吗?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3、 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4、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思考与探究1、我们的校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2、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必须的成分是什么?5交流学习交流方式不断扩大范围的交流方式,以小组交流为主,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际和师生交流 交流知识梳理疑难解答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2难点精讲结合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生态系统,让学生判断一个区域是不是生态系统的标准是看这个区域是不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的
4、。5重点拓展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可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来理解生产者、分解者的作用。多媒体材料的选择及情景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是突出重点的关键所在。(具体内容见课件)5双基落实1、什么叫生态系统2、非生物成分包括哪些成分?3、按照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包括哪几部分?4、鸟、草、昆虫、细菌真菌组成知识迁移有人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什么系统就会崩溃”。对此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通过设置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3综合训练中考零距离54页“知识清单”一、1课时达标练P332、3、6、7、8、11、3归纳延伸(附板书) 3教学后记课后分析:(1)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关系较复杂,采用举例和资料分析的方式来构建概念图,更简捷明了,使用概念图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网络。(2)引导学生观察生态系统组成的录象及各种图片,可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性认识,也培养了识图能力。(3)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及辩论,锻炼了口才,提高了表演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4)通过练习训练检测,使学生不断矫正错误,准确掌握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