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 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通过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难点)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
2、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各类两栖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展示谜语: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大变了样, 脱掉尾巴长出腿。(打一动物)提出问题:1、你知道青蛙属于哪类动物吗?2、你还知道其他的两栖动物吗?同学们的认为正不正确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动物的生殖发育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让我们从中找找答案吧。板书:第二节 两栖动物
3、的生殖和发育猜谜,回答:青蛙1、回答:两栖动物2、畅所欲言:学生1: 蟾蜍。学生2:乌龟、螃蟹。学生3:娃娃鱼、鳄鱼。学生4:鸭子。鹅。以“你知道哪些两栖动物”为本课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探求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探究呈现问题组织交流8分钟一、两栖动物的生殖过渡:昆虫在生殖时候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现象,青蛙在生殖时有没有独特的生理现象呢?(插放青蛙生殖的录像)请大家结合课本P47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提出问题:1、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条件下才能听到蛙叫?2、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青蛙为什么鸣叫?3、鸣叫吸引雌蛙后又有什么生殖现象?4、青蛙抱对后精子与卵细胞
4、在哪 里结合?有何意义?5、青蛙受精卵上边颜色深有何作用?6、你能结合课本P47的内容描述青蛙的生殖过程吗?雌雄蛙成熟后,在池塘边, 通过鸣叫来 ,雄蛙和雌蛙经过_,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中,精子和卵细胞在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阅读分析、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1、结合生活经验回答2、分析回答:雄蛙,求偶,吸引雌蛙。3、抱对4、 水中,意义说的不是很到位5、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6、试着说出青蛙的生殖过程。 在学习被子植物、昆虫的生殖过程时,学生有了基础,学生很有自信。在理论上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不能
5、解决的教师才点拨。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点拨建构5分钟点拨:1、雄蛙鸣叫为了求偶,求偶为了抱对,抱对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卵的受精率。2、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相遇,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属于体外受精。总结:我们一起来回顾青蛙的生殖过程,想一想青蛙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必须在水中进行吗?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观看青蛙的生殖过程。明确青蛙的生殖过程。1、观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知道抱对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卵的受精率。2、和老师一起总结青蛙的生殖过程和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对青蛙的生
6、殖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交流时的难点及时变换方式加以巩固。对整个青蛙生殖过程进行梳理,进而总结青蛙的生殖过程和生殖特点。 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引导探究呈现问题8分钟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渡:出示受精卵图,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入发育阶段,青蛙的受精卵能直接发育成青蛙吗?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播放青蛙的发育过程视频)提出问题:根据视频和课本P48-47思考:1、青蛙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2、在青蛙发育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3、你能比较蝌蚪和青蛙的不同之处吗?(展示表格)列表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比较蝌蚪成蛙生活环境四肢尾运动器官呼吸器官回
7、答:不能,发育成蝌蚪观看青蛙的发育过程,思考回答:1、并描述青蛙发育经历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3、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填写表格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尝试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8分钟1、对照比较表格,说说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哪些改变?2、蝌蚪和青蛙分别有哪些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呢?3、你能用语言具体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吗?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什么发
8、育?过渡: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像青蛙这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4、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提到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吗?过渡;对,并不是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强调:青蛙、果蝇、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均出现了变态现象,但从发育过程看,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1、学生A:蝌蚪的尾消失了,出现了四肢。学生B:呼吸器官由外鳃到内鳃变成了肺。2、学生A: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适合生活在水中。学生B:青蛙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学生C:青蛙有四肢,用肺
9、呼吸,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4、学生A:鸭子、鹅不是。学生B:还有乌龟、鳄鱼也不是。学生C:螃蟹也不是。注意区别青蛙、果蝇、蝗虫的发育过程 及特点。对青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进而总结青蛙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青蛙、果蝇、蝗虫的发育过程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阐明,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板书:引导学生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拓展延伸: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1、青蛙的皮肤湿
10、润而裸露,这对它有什么意义呢?点拨: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但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能辅助呼吸。2、到了冬天,我们很少看到青蛙,青蛙哪里去了?为什么?3、青蛙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吗?点拨:这些是青蛙分布范围小,种类少又较低等的原因。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可现在全世界青蛙的数量都在减少。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展示资料:青蛙杀手)青 蛙 杀 手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这个情况不仅在中国发生,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青蛙杀手主要有三类:首先是紫外线。紫外线的照射过量时,就会影响DNA的修复能力,使得直接暴露在阳光霞的卵块发育不正常,无法孵化。全球的两栖类会大量减少,臭
11、氧层空洞、紫外线增加是头号原因;第二个是栖息地被破坏。虽然不像紫外线影响全球来的广大,但是它所造成的威胁是立即性的。第三个就是环境污染了。它的影响更快速,伤亡更为惨重。特别是含有激素的农药,可能造成不孕或者后代皆为单性,可以使稳定的种群灭绝;酸雨可直接伤害青蛙那无角质保护的皮肤,更别提刚刚产下的卵及蝌蚪了。结合板书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1、皮肤能辅助呼吸。2、青蛙冬眠,因为体温不恒定。3、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关注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清晰的认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12、以往的经验学生对某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总是有一些混淆,经常误认为鳄鱼、龟等也是两栖动物,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阐明,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关注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分析资料和评价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5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据图回答问题: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 。2、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到水中,雄蛙已将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 结合成,完成受精作用。3、蛙的受精卵在 中发育成蛙,该过程依次经过 、 、 、和 等阶段 属于 发育。2用 呼吸,4用 呼吸。5、4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
13、保护好它们的 。 6、青蛙和大鲵的生殖和发育共同的特征 。课下作业:A类:完成生物助学。 B类:课后实践与调查:任选其中一个。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2.收集资料,分析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错。所有同学要完成生物助学。课后实践与调查:可以任选其中一个。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板书设计: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采用”谜语” 导入新课,自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再以“你知道哪些两栖动物”为本课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探求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思考、探索,效果非常好。 “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科学地运用过渡语,使生物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紧密,在整节课的承上启下的基础上,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紧凑、富于层次感的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