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偉大工程巡禮:那瑪夏環保小學前 言環保、生態、原住民文化2009 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登陸台灣,瞬間帶來豪大雨量創下獎雨量歷史紀錄,也重創南部地區,其中位於那瑪夏鄉民權國小更是慘遭土石流淹埋透過民間企業對環境關懷,以及主動積極參與民權國小重建計畫,2012年1月,全新校園建築不但嶄新重現在那瑪夏鄉,而且符合計畫取得台灣最高鑽石級綠建築認證環保小學重建過程全球放送國家地理頻道得知台達電文教基金會積極參與民權國小重建計畫,並計畫打造一座完全符和綠能環保的綠建築校園,主動與該基金會聯繫,參與重現過程計時影片拍攝。影片將於 2012 年 4 月於台灣國家地理頻道首播,未來將透過國際平台於全球 35 個
2、國家播放,讓其他地區觀眾了解台灣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結合成果台灣播出日期2012 年 4 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國家地理頻道全程記錄綠建築環保校園重建後民權國小,建築師就當地原住民文化特色,將環保、生態、教育等功能融入設計理念中、除了有教學功能至之外,還兼具防災避難功能。風災來臨時,校舍備有食物飲水用電,規劃可提供自給自足七天。校舍活動空間以家中客廳為設計理念,每一間教室就像是一個房間,在教室中上課的學童如同家中一份子,對學校有多一份溫馨情感。木結構圖書館概念來自部落男子會所,取其象徵意涵,同時這座圖書館也兼具培養社區閱讀文化重要場所。新校舍可達到 65%節能成效,設計時將當地自然採光與風向條件誘導進設計中,達到自然減少能源使用目的。綠能小學特色2009 年 8 月 8 日莫拉克風災來襲校舍遭土石淹埋。高雄市選定那瑪夏區民權平台重建,占地約2.9公頃,基地標高 830公尺,由於地勢較高無鄰近陡峻山壁無土石流災害之虞。校園整體設計以布農族傳統住宅型態延伸,融合環保、生態、教育及防災等功能。那瑪夏民權國小背景資料相關報導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