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37.50KB ,
资源ID:760620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606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识点回扣.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识点回扣.doc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含义:又称封帮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3特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封对象多元化;层层分封。4作用: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贵州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宗法

2、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主要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本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

3、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车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3地方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4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时期

4、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1中央: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中朝,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2地方: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务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3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1特点:三省指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2作用: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

5、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的确立和完善,使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1措施:削实权 (“权”) 削弱藩镇;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二府削弱宰相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制钱谷(“钱”)地方各路设转运侃,各州郡赋税均由中央直接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设三司,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收精兵(“兵”)设三系列衙,统领禁军,彼此互不统属;发兵之权归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2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纺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

6、积贫积弱的后患。元朝的政治制度1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另设宣政辽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2在地主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主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新高度明朝1措施:明太祖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分权,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无决策权;地方废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主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此后内阁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票拟”。2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3影响: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7、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1设立背景: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康熙时设南书房;到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2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3军机处的最大特点:“简、速、密”。作用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民主制产生的过程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贵族制特点: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变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作用: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

8、条件。2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措施: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离了政治权力;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从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改革的特点:“公平”、“中庸”。影响:使雅典走了了民主化轨道。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发主制措施: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

9、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成立上将军委员会;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4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措施: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雅典民主制的内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

10、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的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在古代君主专制盛世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

11、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才能。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二、罗马法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1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意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审判、量刑有法可依(积极)。根本上还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消极)。是罗马法的渊源,标志

12、着罗马法的诞生。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的影响当时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我国现行的

13、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2主张:关注社会,美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4地位和评价:智者学派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1基本思想: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伦理首先,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强调

14、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名言2意义: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的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都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人盲信的愚昧思想。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义会发生矛盾。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

15、级革命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内容: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五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业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

16、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全,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派可能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

17、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经后经过多次改革,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6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邦联

18、存在明显缺陷。2体现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31787年宪法评价:积极: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可以有效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保持政局的稳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作出了寄出贡献。消极:保障人权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才补充进去宪法的。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联邦制的特点:政府各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联邦制的巩固:1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

19、861年,美国南方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美国人民依法平定叛乱并取得胜利。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2确立联邦法律的至上原则: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14条修正案,各州法律服从联邦法律的原则。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大革命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法国政体的演变3共和正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内容: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从法律上使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使工

20、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3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2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特点: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

21、政体,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但规定帝国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史实一、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 英国)1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的商品倾销市场;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衰落;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和美国签订望夏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割地

22、: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赔款: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开放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向英国商人征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列殖民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4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一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修约遭到拒绝。2结果

23、: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洗劫北京并火烧圆明园)。3影响:政治: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寻求对外扩张,并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

24、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设厂。3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道路走不通,从此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尝试。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5、19001901)1原因:根本原因:企图把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结果:清朝战败,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3影响: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兴起原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外部原因:鸦片战争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3经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兴直和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全盛世时期;转折和挫败: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6、1864年天京失陷。4重要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结果:无法实施(根本原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否定。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 空想性:平均分配财产必将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落后性:平均分配一切财富,显然与中国当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天朝田亩制度是由农民的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在具体初中中是无法实行的)。资政新篇(1859年)内容:洪仁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

27、主义。结果:无法实话(根本原因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5作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6局限性: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7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8、;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二、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在山东活动猖獗,导致与民众对立严重。2特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3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0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民抗争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辛亥

29、革命的过程1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三民主义全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享有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30、革命士兵在武昌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中华民国的建立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清帝退位:1912年2月,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1912年3月目的:巩固共和政体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内容:国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政体:责任内阁制; 政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队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教训结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

31、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二、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4经过: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运动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结果:初步胜利6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

32、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主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共产党宣言1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思想条件: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作运动经验,广泛吸收人类的优秀思想成果。2标志:共产党宣

33、言的发表3内容: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队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二、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主要原因: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直接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车失败后,巴黎人民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

34、自卫军的阵地,准备解除工人武装。(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导致革命的爆发)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3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第一国际时间:1864年在英国成立,马克思成为重要领导人作用: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第二国际时间:1889年在法国成立作用:使合法斗争取得重大成就,提高了工作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工作阶级斗争信心为国际工作运动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35、命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经济状况:19世纪60年代改革很不彻底,留下浓厚的封建残余。2国际地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3社会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致使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二月革命点燃革命烈火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七月事件促使革命时机成熟2经过和结果: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召开:1917年11月6日夜,在彼得

36、格勒举行。 主要内容: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上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意义: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3十月革命的意义: 对俄国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五、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熟(1921年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国共

37、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党的奋斗目标。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共二大确立民主革命纲领,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第一次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目标的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起来。南昌起

38、义与井冈山道路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概况: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和遵义会义1红军长征原因:王明“左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北上,进行长征。过程

39、: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为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和精神财富。2遵义会议:背景:由于左倾错误,红军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员在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0、,标志着中共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六、抗日战争日本侵华的罪行1侵华战争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通过建立伪政权进行殖民统治,大肆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在占领区内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1背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41、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基础;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2主要事件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党组织了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规模的正面会战。 (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精和支持。)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高速

42、他侵华政策,开始大规模侵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重要准备。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3性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4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抗战期间中国的民主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3、做出了重要贡献。5抗战胜利原因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等。七、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1945年)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毛泽东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2解放战争(19461949年)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果: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4、基本上被消灭。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1949年4月国共北平和谈破裂: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八、开国大典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北平准备建立新中国、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施政方针(临时宪法)2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国际:改为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

45、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条件:1政治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理论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1949年3月; 地点:河北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3组织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守法性质的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