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广水市应办中心中学:邢大义第十章 浮力 复习教案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力叫做浮力。大小: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作用点:物体浸入液体部分的重心处。2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物体沉浮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上浮:当F浮G时,上浮;下沉:当F浮G时,下沉;悬浮:当F浮=G时,悬浮。说明:(1)密度均匀的物体分开后各部分沉浮状态不变;(2)悬浮和漂浮的比较:相同点:F浮=G物,不同点:、V不同;(3)物体沉浮判断方法:比较F浮与G物,比较液与物。4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2)公式:(3)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5浮力计算方法:(1) F浮 = G物;(2) F浮 = F向上 -F向下;(3) F浮 = G物-F;(4) F浮=G排=液gV排;6漂浮问题五规律:(中考热点)规律一:漂浮时F浮=G物;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密度大的液体V排小;规律四:(物体漂浮时求密度)规律五: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下外力时,浮力增加量的大小等于所受外力。单元总结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