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5.91MB ,
资源ID:7583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583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英语世界《诗大序》的译介与诠释.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英语世界《诗大序》的译介与诠释.pdf

1、69Journal of Ningxialumanities&Social SciencesEdition)2023年7 月July2023No.4Vol.45第4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 卷英语世界诗大序的译介与诠释李佳宸,贾海燕(宁夏大学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诗大序是中国古代第一篇诗论,影响了后世中国文论的发展方向。1 9 世纪,伴随着英美汉学的发展,一些汉学家在关注中国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将诗大序译为英文。2 0 世纪以来,英美汉学家进一步阐释诗大序内涵,对其中的“诗言志”与“诗教功能”展开了深入阐发。本文通过梳理诗大序英译情况,分析海外汉学家对诗大序的“诗言志

2、”及诗的“风化”“美刺”“正变”功能的诠释,探索诗大序在英语世界的阐释空间。关键词:英语世界;诗大序;译介;诗言志;诗教功能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1-5 7 44(2 0 2 3)0 4-0 0 6 9-0 8诗大序总结了先秦至两汉的诗论思想,阐明了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诗教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1 9 世纪,伴随着英美汉学的发展,诗大序作为儒家经典的诠释文本进人汉学家的视野,被译介传播。早期诗大序的译者主要是传教士与外交官,随着文化交流的深人,专业汉学学者也陆续参与了这一经典文论的翻译传播与文本阐释。任增强曾总结西方汉学界研究诗大序的三种代表

3、性类型:“第一类是吉布斯与刘若愚运用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剖析诗大序,第二类是范佐伦与宇文所安对诗大序中重要文论术语的阐释,第三类是以宇文所安、苏源熙为代表的关于诗大序与乐记承继关系的探讨。本文梳理诗大序英译的情况,着重分析英语世界的汉学学者对诗大序中“诗言志”及“诗教功能”的阐释,探究海外学者的观点。中西文化、语言差异导致不同地域学者思维、视野的差异,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实现双方互补,借助西方的“他者”视角也能获得对中国文论新的诠释空间。诗大序英文译介概述诗大序的英译始于1 9 世纪,这一时期诗大序主要作为中国文学知识与诗经序言被讨论和译介。2 0 世纪,随着汉学研究的发展,英美汉学家开始关注

4、中国传统文论,积极译介并阐发中国文论,产生了诸多译介、阐释诗大序的文本。笔者梳理了1 9 世纪以来的诗大序英译阐释文本(详见表1),下文将从1 9 世纪与2 0 世纪以来两个阶段分别概括诗大序英译的情况,表1诗大序英译及阐释文本列表出版序号主要著者/译者收录著作出版发行/出处备注时间China:Or,Illustrations of the Symbols,Philosophy,London:Printed for Taylor1Samuel KiddAntiquities,Customs,Superstitions,Laws,Government,1841节译、闸释and WaltonEdu

5、cation,and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London:Hong Kong2James LeggeThe Chinese Classics-Volume 41860全译University PressJames RobertHan Shih Wai Chuan:Han Yings Illustrations ofCambridge:Harvard31952闸释Hightowerthe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 of SongsUniversity Press收稿日期:2 0 2 2-1 0-2 2作者简介:李佳宸(1

6、9 9 9 一),女,山东日照人,宁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70续表London:Routledge&4James J.Y.LiuTheArt of Chinese Poetry1962节译、阐释Kegan PaulBernhardStockholm:Museum of5Glosses on the Book of Odes1964闸释KarlgrenFarEasternAntiquitiesAdele Austin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Princeton:Princeton61978阐释Rick

7、ettLiang Chi-ChaoUniversity PressAbrams Four Artistic Coordinates Applied toBudapest:Akademiai7Donald.A.Gibb1979节译丶阐释LiteraryTheory in Early ChinaKiadoHong Kong:Joint8Su-Kit WongEarly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1983全译、阐释Publishing CompanyHarvard Journal ofJohn Timothy9The Kokinshu Prefaces:Another P

8、erspective1983AsiaticStudies,Vol.43闸释Wixted(1983):215-238Poetry and Personality:A Study of the HermeneuticsCambridge:Harvard1986闸释of the Classic of Odes(ShiJing)University PressSteven Van10ZoerenThe Great Preface,in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NewYork:Columbia1994全译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Univers

9、ity PressPrinceton:Princeton11Pauling Yu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1987University Press释Cambridge:The Harvard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1992全译University Asia Center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NewYork:W.W.Norton12Stephen OwenBeginnings to 19111996&Company阐释The C

10、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2010阐释(Volume 1:To 1375)University PressRedwood City:Stanford13Haun SaussyThe Problem of a Chinese Aesthetic1993闸释University PressTraditional Chinese Critics Response to theAmerican Journal of14Yong RenConfucian Exegesis of the Classic of Poet

11、ry:1996Chinese Studies,Vol.43闸释A CounterTradition(1983):40-53Chinese Literature:A Second Look at the Great Preface on the Way to aEssays,Articles,15Martin Svensson1999闸释New Understanding of Han Dynasty PoeticsReviews(CLEAR),Vol.21(1999):1Faye ChunfangChinese Theories of Theater and Performance fromA

12、nn Arbor:University of161999闸释FeiConfucius to the PresentMichigan PressNewYork:Columbia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Classical ChineseUniversity Press andJohn Minford,17Literature-VolumeI:2002Hong Kong:The Chinese节译、阐释Joseph S.M.Lau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University of Hong KongPressNewYork

13、:Columbia18Victor H.Mair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01闸释University Press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NewBrunswick:19Ching-I Tu2005阐释Chinese Hermeneutics in Historical PerpectiveTransaction PublishersVictor H.Mair,Nancy S.Honolulu:University of20Hawaii Reader in Traditional

14、Chinese Culture2005节译Steinhardt,PaulHawaii PressR.GoldinHsiang Lectures on21Grace S.FongLost in Tradition:The Classic of Poetry We Did Not Know2010ChinesePoetryVol.5闸释(2010):29-5671(一)1 9 世纪诗大序的英译诗大序的英译最早见于1 8 41 年塞缪尔基德(Sa mu e l K i d d,1 7 9 9 1 8 43)编写的中国:图解中国人的信仰、哲学、古物、习惯、迷信、法律、政府、教育和文学(China:O

15、r,Il l u s t r a t i o n s o f t h e Sy mb o l s,Philosophy,Antiquities,Customs,Superstitions,Laws,Government,Education,and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一书。基德在介绍中国文学时提到中国著作通常有体现著作情感或风格的“序言”,他摘译了诗大序中“风、雅、颂、正、变”等文论概念着重进行论述。1 8 6 0 年,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Legge,18151897)在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的第四卷翻译了诗经。理雅各在诗经

16、英译本的开篇介绍了诗经的历史渊源并首次完整地翻译了诗大序,但他认为,诗大序的一些观点可能会导致读者对诗经的误读。理雅各指出,读者阅读诗经应从诗歌文本出发。基德与理雅各的译介并非出于诗学研究的目的,而是将诗大序作为理解诗经的参考,译本侧重还原文本内容,并没有深人阐释诗大序的相关理论。学者周发祥曾论及,“很长一段时间,西方汉学界尚未形成真正的文学学术,中国文学理论只是作为经学研究或文化研究的附庸,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传到西方。”2 整体而言,1 9 世纪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传播以文学作品翻译为主,诗学理论译介相对滞后,诗大序作为诗经序言被翻译成英语,主要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中国诗学传

17、统。(二)2 0 世纪以来诗大序的英译20世纪,随着专业汉学的发展,一些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汉学家不仅翻译诗大序文本,还对其中的具体理论术语进行延伸解读,英语世界的中国经典文论研究也逐渐专业化、系统化。1 9 6 2年,为更好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相关观点,刘若愚(JamesJ.Y.Liu,1 9 2 6 1 9 8 6)的中国诗歌艺术(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翻译了诗大序的片段。1 9 7 9 年,唐纳德吉布斯(DonaldA.Gibbs)在其论文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与中国古代文论(Abrams Four Artistic Coordinates Applied

18、 to LiteraryTheoryinEarlyChina)中节译了诗大序,并就其中的理论观点作出评述阐释。2 0 世纪还出现了三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诗大序全译本,分别由黄兆杰(W o n g Si u-k i t)、宇文所安(StephenOwen)和范佐伦(Steven Van Zoeren)翻译。黄兆杰在其专著早期中国文学批评(Early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中收录了诗大序的译文;宇文所安的译文最早见于199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思想读本(ReadingsinChinese LiteraryThought),后又收录在他编译的中国文学选集:初始阶段至1 9

19、 1 1 年(AnAnthologyof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中。此外,闵福德(John Minford)和刘绍铭(Joseph S.M.Lau)编译的含英咀华集(Classical ChineseLiterature:A nAnthologyof Translations)也节录了这一译文。范佐伦的译文则收录于梅维恒(VictorH.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ColumbiaHistoryofChinese Literature)。除文本译介外,亦有汉学家从域外视角深人剖析诗大序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对诗大序涉及的理论作出

20、诠释。如苏源熙(HaunSaussy)的中国美学问题(TheProblemofa ChineseAesthetic)从儒家诗教传统出发考察诗大序与乐记的关联,详尽分析了诗大序中“意”“言”“叹”“歌”“舞”等理论术语的一体性 3】。海陶玮(James RobertHightower,1 9 1 5 一2 0 0 6)在论文韩诗外传)与三家诗(The Han-shih wai-chuan and the San chia shih)中论述了韩诗外传与诗大序的重要联系,指出诗大序阐明的诗歌教化功能为中国文论奠定了方向 4。部分汉学家还肯定了诗大序的重要地位,认为其理论思想总述了中国诗论的基本特征,

21、如高友工(KaoYuKung,1 9 2 9 2 0 1 6)从诗歌抒情角度出发解读诗大序,他认为“诗言志”对中国文论有着深远影响,“这个定义构成了一种诗歌的表现理论 的基础,这种理论自古以来一直支配着中国的抒情诗传统”5 。宇文所安在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也肯定了诗大序的权威性。他认为,诗大序这一文学表现理论“是对中国诗歌之性质、目的最有影响力的论述。”6 英语世界对诗大序中“诗言志”的诠释“诗”广义泛指以文字记述的文学作品,狭义指与“文”相对,以简练精辟的语言表现情感的诗歌文体。说文解字中“诗”被释为:“诗

22、,志也。从言,寺声。”7 先秦儒学常将“志”理解为人的志向、思想,将诗歌视为“情、志”的表达。论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文人的“志”与政治抱负互相联系,希冀个人的政治仕途有所成就。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认为只有读者了解作家生平思想后才能理解作者之“志”。尚书尧典首次提出“诗言志”,诗大序作为诗经的序言,在其开篇也引出“诗言志”这一重72要理论,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8 学者们对“诗言志”进行阐述时往往关注“言志”的诗教功能,着重分析诗之“志”对个人胸襟、言行规诚、道德训教的重要影响。闻一多先生曾结合“诗、志”同字训话,在歌与诗中指出“诗言志”之“志”有三层含义:“一记

23、忆,二记录,三怀抱。”9 他阐述的“志”是诗人记于心间或借文字载体表达出来的志向、抱负。朱自清先生将“言志”与“载道”等同起来,“言志”包含“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部分。他认为,中国文论家解读的“志”既包括诗人忧国奉公、为民请命的社会志向,也蕴含着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的孔孟之道。王秀臣提出,诗大序论述的“情志”观点是汉代诗教思想产生的基础。“毛诗序主张以情言志”,“诗 是“心 的载体,是情、“志 之间的媒介。其可贵之处在于 承认诗中情”、志 并存,且情 能载志”,志”由“情”生为实现汉代诗教”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1 0)上述学者的理论阐释都关注文人借诗言“志”,诗

24、歌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讽刺时事,因此“志”的教化作用与政治影响是诗歌写作的立足点。在儒家诗学中,诗之“志 承担着规制个体行为、社会伦理训诫的教化功能。诗大序扩展了先秦时期将“志”理解为个人志向、抱负的范畴,将“志”所蕴含的个人情感、社会抱负相互联系,“情志”合为一体、互相生发。西方汉学家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诗大序中的“诗言志”展开了多样解读。(一)“表现论”视野的“志”唐纳德吉布斯和刘若愚以艾布拉姆斯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解读诗大序。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TheMirrorandtheLamp)中总结了“模仿”“实用”“表现”“客观”四种批评观,吉布斯、刘若愚将艾氏理论与“诗言志”结合进而阐释

25、。吉布斯认为,“言志”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主要模式,“诗言志”奠定了表现说的基调,诗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抒发个体情感。此外,诗歌表现的主体还可以由个体向某个群体扩展,“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就是群体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诗歌也具有实用、仿的功能。刘若愚从实用及表现的角度阐释“诗言志”。他认为,不同的文论家对诗大序中“情”“志”关系有着不同的见解。若文论的阐释偏向实用与表现结合,情志则合为一体。当诗歌偏重表现,诗以言语表达心愿,“志”则强调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两位汉学家从“表现说”的角度阐释“志”志 着重突出诗人内心的自我表现。部分学者结合诗歌的产生过程讨论“志”。宇文所安认为,诗歌包含着作

26、者对历史体验的匿名评点,诗人感受外力后通过诗歌回应外界刺激。他在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论及诗大序时指出,“音乐与诗歌,本能地起源于受外部推力影响的敏感的人类心灵艺术品的生成,便是个体对这些具体历史体验的即时回应。”余宝琳(PaulineYu)从“意象”入手分析中国的文学理论,她认为诗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相遇并相互作用,诗是情志自发表现本能运动的结果。两位汉学家从诗人受到外界刺激后表现情感的过程出发辨析“志”,“志 是诗人受外界刺激引起表现自我冲动后产生的“回应”。在西方“表现论”视野下,汉学家对“志”的诠释重点在于个人情感的表现,较少关注诗歌的教化功能。他们认为,“志”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群体生活等外界

27、刺激影响下产生的,社会只是引出诗人情感表达的动因,并非诗作的主旨表达。这与中国文论家阐释“志”时强调的社会教化、现实和谐等理想观念有较大差异(二)“互文”视角的“志”在英语世界对诗大序的诠释过程中,也有一些西方学者发现以“表现说”解读诗大序具有局限性。他们认为,“志”会受到社会实践及政治现实的影响,并不是个体非自发的单一情感表达,故主张捕捉相似理论文本的关联性进行深人阐发。1999年,马丁(Martin Svensson)发表论文重读 诗大序)与重新理解汉代诗学(A SecondLook attheGreat Preface on the Way to a New Understanding

28、ofHanDynastyPoetics)。他认为,汉学界普遍从诗歌“情感一表现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学及诗大序,但在这种理论模式下诗人被误认为是被动的反映者。在他看来,诗歌不是人类情感非中介、自发的表达,诗是贵族的、间接的,具有高度隐喻性。诗是诗人受到统治者管理及礼仪完善等实践活动影响的结果1 2)。马丁主张从乐记诗大序小序及诗经等文本的互文联系中探讨诗大序。也有汉学家对诗大序与其他文论作品的互文性进行探究,他们发现了中国文论作品中论述“志”的共通性特征,由此进一步阐释“志”的各阶段状态,以及“诗”情感波动的表现状态。美国汉学家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探讨了诗大序与诗品序中涉及“志

29、”的各阶段状态。他论及“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表达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层层递进,这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种想象的媒介作用,而逐步达到诗的最后完成。”1 3 布鲁克73斯从互文视角分析“诗乐舞”一体的情感表现方式及渐进的情感表达方式,“志”的情感表现内涵得以拓展。苏源熙指出,诗大序借鉴了乐记的音乐表现理论,“诗”与“乐”都是创作者心理表现的结果。他认为,文艺作品的“情、志”处于一种张力中,二者具有同一性,“诗”的美学判断依赖政治判断,诗歌创作最终为统治阶级服务。苏源熙从音乐与诗歌两种艺术类型表达情感的关联与差异人手,不仅重视“志”的个体情感表现,还将“志”理解为稳定正确的世俗志向或

30、者规范行为的道德志趣。(三)不同文化语境对“志”的阐释“志”翻译成英语,就有了不同语言、文化背景解读后的新意义。在英语语境中,intent(意图)、mind(想法)等英译词都是用于抒发个体情感的,“志”就容易被理解为人们脑海中的思想、想法。在理雅各翻译的诗大序译本中,“志”为earnestthought”,意思是人们脑海中悬切的想法。范佐伦(St e v e n Va n Zo e r e n)解析的“志”有意图、目的、构思等意义,他认为,“志”表现作者人格、记录生活体验4)。叶维廉(Wai-limYip)批评了“诗言志”“诗以载道”,他认为,“志”是作者因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某种心理反应,“诗言

31、志”往往误导作者和读者,作者的情感感受被限制,读者会忽视作品的艺术美感 1 5 。宇文所安将“志”译为“mind、i n t e n t”,他从艺术心理学角度解读“言志”,“情”是源自于诗人内心的扰动,而“志”是内心因为伦理、政治的某个目标而产生的扰动。“志”创造了跨越内外的心理过程,诗歌创作是情感张力失衡的结果 1 6 。汉学家在翻译解读“志”时,将“志”的生成与社会现实联系,帮助读者理解“志”并非仅只是诗人脑海的意识,它会受到社会伦理政治等因素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华裔学者的解读融合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运用西方常用的“抒情”“修辞”等概念阐释“志”。加拿大华裔学者高辛勇(KarlS.Y.Ka

32、o)从修辞角度分析“诗言志”,他否认中国文论中“言志”“表意”与西方“模拟”“再现”等理论学说具有相似性,将“言志”理解为中国诗歌经典的修辞方式。他认为,我们的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本就具有修辞性 1 7 。陈世骧(Chen Shih-hsiang,19121971)从字源学角度探察诗大序。他发现“诗”“志”“言”“心”有紧密的字源关系,远古时期“诗”“志”混用,从“汉字”同源角度可以得知诗歌创作与文本表达具有统一性,古代诗歌创作及批评理论都蕴含着绵延不断的抒情传统,“志”是诗人的抒情表达。从文辞修饰、抒情传统等角度阐发“志”这一概念,将“志”视作艺术表达技巧或是抒情方式,相对弱化了“志”的社会关联

33、性,对“诗言志”的诗教思想解读不够,但新角度的解读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论“志”的情感涵义,不同学者从中英语言、汉字字源、文辞修饰、社会功用等不同角度诠释“志”,也体现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理解差异。三英语世界对诗大序中诗教功能的阐发儒家诗论将诗歌的社会功用置于重要位置,诗大序提出了诗歌具有“风化、美刺、正变”的诗教功能,“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1 8 。“风化、美刺、正变 分别对应着诗歌对个人言行、社会政治统治、记载历史三个层面的重要影响,显现出诗歌的教育启迪及反思批

34、判功用。西方学者也从不同视角论述诗大序的诗教功能,颇具启发意义。(一)风化说文解字中“风”的其中之一的释意为:“从虫,凡声。”1 9 “风 本义为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尚书说命下日:“咸仰朕德,时乃风。”2 0 “风 可以引申为教化。“化”本义是变化,其字形是二人反向相依,有颠倒变化的趋势。“风化”多指自然界的物理变化现象,还指社会生活中的风俗教化、教育感化过程。诗大序强调诗歌“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规范作用,通过诗歌规范圣王夫妇关系,感化百姓进而完满教化,移风易俗,稳定社会。英语世界的汉学家着重探讨了“风”的产生及影响,将阐释重点聚焦于诗大序中诗歌教化产生及影响的过程,诗人表达自我情感、激励百姓

35、向善并创作出训诚读者的文学作品。宇文所安将“风 译为“air,influenced”,借用草木复生的隐喻,将“气流”概念延伸为“影响”。“风”与“讽”互相替代,批评之“风”可以跨越不同社会阶层 2 1 。他认为,诗的教化过程类似牛顿物理学的等力传送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夫妇、长幼、君臣子民等人际关系。范佐伦关注读者由“风”获得教化的过程及结果。他认为“风、教、化”连用,听众可以从话语中获得情感和力量,进一步影响百姓的行为及人格。汉学家从心理学、物理学角度讨论了“风”产生的动态过程及结果,总结了诗歌对人格、社会风气的教化功能西方汉学界常以“讽寓”解读中国文论概念,“讽寓”即在文本的表面意义之外还包

36、含着另外一74层寓意。早期汉学家不赞同以“讽寓”理论抽象地剖析诗歌,翟理斯(HerbertAllenGiles,1 8 45 1 9 35)与葛兰言(MarcelGranet,1 8 8 41 9 40)关注诗歌的原始意义,他们认为诗大序对诗经而言是一种讽寓性解读,主张放弃诗大序的注解,回归诗经以“揭示诗歌的原始意义”。2 0 世纪下半叶,汉学家着重探究了“风化”的产生原因及生成过程,他们认为诗大序具有文本表层内涵之外的讽寓性涵义,并进一步挖掘蕴含于文本之外的深层精神。如苏源熙将“圣人制礼”看作诗经中诗歌诠释的前提。他主张从“讽寓”角度理解诗大序,解读“风”等术语要从“圣人制礼”角度进行分析。

37、刘若愚以实用理论阐释“风”,他强调诗与社会的关联特征,诗歌具有臣民讽谏君王、制约个人品行的政治功用。也有学者质疑“讽寓 这一阐释路向,余宝琳就不赞成以“讽寓”理论解读中国诗学。她认为中国哲学传统是一元的宇宙观,与西方世界认同的二元宇宙观有着根本差异。“在传统的中国宇宙论思想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的理论基础,那便是万事万物(人与非人、个体与社会政治)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而个人感触也可以被看作时代感触。”2 2 她认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指向现实世界的,个体与世界原本就存在密切的联系,诗歌在揭示情感的同时还能成为稳定政权的说教工具。(二)美刺“美刺”用于诗文,指作品称美或讽恶。说文解字释“美”为“甘

38、也。从羊,从大。”2 3 美能产生个体愉悦的情感。刺本意为刺伤、刺杀,进一步引申为讽刺、指责。诗大序中的“美刺”理论概括了诗歌对维护封建秩序、巩固政权统治的重要意义。诗歌记录着君王与臣子的双向沟通,是天子感化人民、人民抒发政治讽喻与哀思的方法。从“美刺”的表达方式看,诗大序继承了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求百姓自下而上劝谏君王时需符合礼仪节制,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汉学家探讨了“美刺”的产生原因及影响,一些学者认为“美刺”是个人情感的延伸表达,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少,“美”“刺”维持着一种情感的平衡状态。美国学者范佐伦将“美刺”与“志”联系起来,他认为“美刺”是“志”的延伸,解读中国诗歌传统关键

39、要把握“志”。他将诗之“志”分为表现内涵与人格魅力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涉及“谏、劝、美、刺”等功能,它们是“志 的延伸表达。苏源熙从心理表现的角度阐释“美刺”,认为诗大序论述的“言”是诗大序的中心主题,“刺”通过“反讽”语言表现出与“美”的差异,“美刺”使“言”有所作为,诗歌得以维持“美、刺”的动态平衡。也有学者从“美刺”与社会的关联性人手,将其置于汉朝巩固统治的政治背景中进行阐发。刘若愚从实用角度进行解读,他指出“美刺”效果体现诗的政治功用,“美刺”影响社会现实。宇文所安则认为“文”承担着表达交流的责任,语言需要体现阶层间的尊重。在文辞形式方面,诗人在不违背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贴

40、切的文辞委婉含蓄地表达、劝谏。此外,还有部分汉学家否认诗歌具有“美刺”的社会教化功能,要求对诗经进行文本细读,还原作品的真实意义,深人阐发诗经不同作品的不同内涵。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 8 8 9 1978)批评了中国传统学者以“美刺”解读诗经,提出要采用文字、音韵、训话等方法还原诗的字义、句义、篇义 2 4。,但若仅分析诗经的诗歌内涵会脱离文本出现的历史语境,忽略诗大序涉及的“美刺”理论与巩固汉朝的文化专制统治的密切关联,(三)正变“正”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是也。从止,一以止。”2 5 其本意是远行,还可表示纠正、偏正,进而引申为合乎规范、合于法则。“变”指变化、

41、更改,引申为奇特、怪诞地偏离。诗大序将符合统治者思想的作品归为“正”,与正统思想不相符的作品归为“变”。“正”反映社会安定太平,符合文体规范。“变”纠正政治过失,感化天地鬼神。理雅各将“变风、变雅 译为 the changed Feng and the inferior Ya,“风”“雅”是汉语拼音的直译,“变”的注解突出社会腐败风气对诗歌产生的负面影响。苏源熙将“变”解释为“讽刺文学”“反讽文学”。“正变”将诗歌的创作与历史、时代相联系,诗歌的内容反映历史、政治的发展状况。宇文所安在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解释了“正变”的内涵。他指出,“正风”“正雅”是展现西周辉煌的美颂诗,“变风”“变雅”是晚周时

42、期社会道德失序的政治讽刺诗 2 6 一些学者探讨了“正变”的产生原因,以“非虚构”“讽寓”等西方理论术语进行阐释。宇文所安认为“非虚构”是中国诗歌的特有属性,诗经是对当时社会现实情况的真实再现。余宝琳持相似的观点,她认为,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模仿、虚构的产生方式不同,中国诗歌注重写实,作品是作家对世界的直接反映。苏源熙质疑了宇文所安等人提出的“非虚构 理论,他认为,诗大序是对诗经的讽寓性解读,理解“志”等文论概念就能获得文本的讽75喻意义。张隆溪也赞同中国诗歌具有讽寓特征,讽寓解释“不仅限于西方传统,因为在字面意义之外去追求精神意义,可以说是所有经典评注传统共同的特点之一。在中国古典传统中,也以

43、美刺、讽谏来解释诗经所有的作品”2 7 “非虚构 与“讽寓”的视角差异体现出汉学家对中国文论概念的不同理解角度。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出发解释“正变”产生的原因。吉布斯从“模仿”“实用”等角度出发,认为诗歌是诗人模仿的结果,诗歌展现的表现功用与实用功用是不平衡的,当实用功能超过表现功能,诗歌就表现出乱世或者盛世的特征。刘若愚用“决定理论”阐释“正变”,宇宙决定作家创作,而解读“正变”这一术语时“宇宙”应理解为人类社会。他列举了诗大序中涉及诗歌实用功能的相关段落,从统治者和臣民等角度探析诗歌的政治功用。他提出政治社会决定诗歌内容,时代影响诗歌创作。两位学者着重分析了诗歌的

44、政治功用,吉布斯的解释关注诗歌对政治现实的模仿。刘若愚肯定了物质社会的决定作用,对“正变的解释具有唯物色彩。四结语诗大序作为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不仅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自1 9 世纪被基德翻译为英文,也进人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2 0 世纪以来,西方学者陆续展开了对诗大序文本的译介与诠释。越来越多的西方汉学家开始关注诗大序,并对其中涉及的经典文论观点进行评价。刘若愚认为,诗大序未能平衡诗的审美与实用功用,“不合逻辑之处,并没有在大序”的其余部分获得解决”2 8 。诗大序维护统治者权益,强调封建统治秩序,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汉学家范佐伦主张在解读诗大序时要关注文本创作时的封建制度及其语

45、境。因此,阐释诗大序要将其文本置于汉朝巩固政治统治的历史语境里,对于其中蕴含的诗教思想要从多角度思考予以辩证评价。汉学家对诗大序诗教观的辩驳与争论体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洞察与判断,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诗大序蕴含的诗教观念影响了此后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诗学传统,成为中国后世诗文评论的重要准则。西方学界经过译者文本翻译,以表现理论、互文理论、异文化阐释、语义学、阐释学等理论视角,综合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深人阐释诗大序。可以说,汉学家以旁观者的视角建立了“他者”理解的中国文学理论阐释系统,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阐释方式,使得诗大序的海外阐释空间得以拓展探究英语世界对诗大序的英译与诠释,把握汉学

46、家对诗大序的多维阐释,反思中西方学者观点的共性与区别,可以进一步理解诗大序“诗言志”及“诗教功能”等理论的内涵。这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解读提供启示,文学理论的研究需要不断拓宽视角,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发掘不同地域对中国文论诠释的差异与亮点,增强中西方文论诠释的沟通性与兼容性,形成有效的“对话”,进而获得对中国文论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见解。参考文献:1任增强.美国汉学家论诗大序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0(5):8 9-9 3.2阎纯德.汉学研究:第2 集 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403.3任增强.美国汉学家论诗大序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7、2 0 1 0 5):8 9-9 3.4 James Robert Hightower.The Han-shih wai-chuan and theSan chia shih 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48(11):241-267.5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8:2 2 3.6孙康宜,宇文所安.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M.刘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1 3:1 31.7许慎.说文解字 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 0 1 8:47 2.8祝秀权.诗经正义:下册 M.

48、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2 0:6 43.9闻一多.神话与诗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1 5 1.10王秀臣“诗言志”与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理论 J.文学评论,2 0 1 4(2):1 41-1 5 0.11孙康宜.宇文所安.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M.刘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1 3:5 9.12 Martin Svensson.A Second Look at the Great Preface on theWay to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an Dynasty Poetics J.Chinese Literature:E

49、ssays,Articles,Reviews,1999(21):1-33.13莫励锋.神女之探寻一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 M.尹禄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2 5 3.14叶朗.中国美学通史(汉代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1 4:2 1 4.1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一一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0 9:5 0 6.16宇文所安。中国文学思想读本:原典英译解说 M.王柏华,陶庆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32.76上接第6 3页)17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

50、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8.18祝秀权.诗经正义:下册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2 0:643-644.19许慎.说文解字 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2900-2901.20王世舜.尚书 M.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 0 1 2:42 5.21宇文所安.中国文学思想读本:原典英译解说 M.王柏华,陶庆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9.22莫励锋.神女之探寻一一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 M.尹禄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1 9.13吴伟业.吴梅村全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78-79.1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