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王泽巍,目标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的简要情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及分布情况,重点掌握我国汉族的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住房、饮食、服饰、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生活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组成与分布,语言与文字,汉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主要禁忌。,第一节 中国民族与民俗概况,一、中国民族概况,二、中国民俗概况,第一节 中国民族概况,狭义的民族: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
2、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同体,如汉族,壮族;,广义的民族: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一、中国民族概况,(一)民族的内涵,(二)中华民族及人口情况,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按人口多少依次排列为:,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
3、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三)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及语言文字,中国人口的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中国是汉藏语系的发源地,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绝大部分在中国。,二、中国民俗概况,(一)民俗的内涵,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
4、,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二)民俗的基本属性,1,民俗的社会属性,2,民俗的地域属性,3,民俗的民族属性,4,民俗的传承属性,5,民俗的变迁属性,(三)中国民俗文化的类型,中国的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经济民俗,2,社会民俗,3,精神民俗,4,游艺民俗,第二节 汉 族,一、概况,汉族原称,“,华夏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统一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分为七大方言。,汉服是世界上最古
5、老的民族服饰之一。,汉族饮食,以小麦、玉米和稻米等为主食,以蔬菜、豆制品和各种肉、家禽为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喜欢饮茶,节日和宴会有饮酒的习俗。,喜欢交往,注重“礼尚往来”。,民居因地区不同而具有多种式样。,二、主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重 阳 节,一、北方少数民族及民俗,二、南方少数民族及民俗,三、西南少数民族及民俗,第三节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俗,一、北方少数民族及民俗,(一)朝鲜族,(二)回族,(三)满族,(四)蒙古族,(五)维吾尔族,(一),朝鲜族,1,民族概况,人口为,190,多万人。,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古自治
6、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字为方块状拼音文字。,2,民俗概况,(,1,)服饰。朝鲜族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每逢节庆和婚庆,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喜爱身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2,)饮食。朝鲜族饮食独特,以大米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传统风味食品以辣、酸、甜为特色。传统风味食品主要有冷面、打糕、松饼、泡菜、大酱汤等。,(,3,)房屋。朝鲜族住房多是砖木结构的青瓦白墙,屋顶四面斜坡,房屋朝南,.,屋内盘平地炕,炕底有火道,进屋则脱鞋,席炕而坐。,(,4,)节日。朝鲜族节日和汉族基本相同,主要有春
7、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大节日。还有家庭节日,如回甲节及回婚节等。,(,5,)其他。朝鲜族婚礼举行两次,分别为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朝鲜族人民注重礼节,尤其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二)回 族,1,民族概况,回族人口大约,800,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分布。,由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和汉文逐渐成为回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字。,2,民俗概况,(,1,)服饰。回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混居,服饰已逐渐与汉族相近,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戴青色、白色圆形平顶无檐礼拜帽,这已成为民族服饰的标志。,(,2,)饮食。回族的饮
8、食以米、面为主;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物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回族婚礼服饰 回族日常服饰,手抓羊肉,(,3,)房屋。回族有绕寺而居的习惯。清真寺不仅是伊斯兰教从事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回族人从出生到结婚、去世都离不开清真寺,所以回族习惯在清真寺周围买房置地,这里就形成了回族聚集的地方。,(,4,)节日。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5,)其他。回族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有阿訇证婚。回族葬礼实行土葬,讲究速葬、薄葬,丧事尽量从简。,(三)满族,1,民族概况,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
9、为最多。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于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2,民俗概况,(,1,)服饰。满族历史上男女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辛亥革命以后,旗袍经改进成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流行各地,风靡全球。,(,2,)饮食。满族传统食品以小米为主食,吃黄米干饭、豆包以及,“,饭包,”,,在饮食上向来有,“,汉菜满点,”,之说。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风味小吃和点心,最著名的是,“,萨其马,”,。,主食是小米,喜粘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
10、夕必须吃手扒肉。,(,3,)房屋。满族传统住房尤具特色,俗称,“,口袋房、曼子炕,”,。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房,西间设西、南、北三面炕,俗称,“,曼子炕,”,。,(,4,)节日。满族的传统节日接近汉族,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5,)其他。满族十分注重礼仪和规矩,,“,尊老敬上,”,是满族人礼仪的中心内容。满族的婚娶十分繁杂。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四)蒙古族,1,民族概况,蒙古族,号称,“,马背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现人口约,480,万。,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属于阿尔泰语系。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
11、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2,民俗概况,(,1,)服饰。蒙古族服饰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2,)饮食。饮食大致分三类:即粮食、奶食和肉食。用糜黍制作的炒米是常备的食品。肉食俗称红食,以羊、牛肉为主。蒙古族人热情好客,最具特色的是烤全羊和手抓羊肉。,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奶食俗称白食,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食品和奶茶、酸奶、奶酒等饮料,(,3,)房屋。蒙古族牧区多为圆形穹隆顶蒙古包,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住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独创的适合游牧生活的建筑杰作。,(,4,)节日。蒙古族传统节日有春节、,“,
12、那达幕,”,大会、敖包祭祀。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5,)其他。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献哈达是蒙古族一项高贵礼节。蒙古族能歌善舞。,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五)维吾尔族,1,民族概况,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现有人口,721,万。,维吾尔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2,民俗概况,(,1,)服饰。花帽、袷袢和连衣裙是
13、维吾尔族的典型服饰。维吾尔男子多穿长袍,称为“袷袢”,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四楞小花帽。男女均喜穿皮靴。,(,2,)饮食。维吾尔族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食,喜欢吃牛羊肉、家禽及鱼,喜食瓜果、爱喝奶茶和红茶。最常吃的有馕、抓饭、拉面、包子和烤肉等,尤其是,“,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风味风行于全国。,(,3,)房屋。传统的维吾尔族房屋一般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门式门窗的平顶房屋,现在多为土木的结合。,(,4,)节日。维吾尔族的节日跟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那吾鲁孜节等。,(,5,)其他。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最富有特色的
14、民间乐器有“独它尔”、“热瓦普”和“手鼓”。维吾尔族的禁忌习俗多跟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二、南方少数民族及民俗,(一)黎族,(二)土家族,(三)壮族,(一)黎族,1,民族概况,人口约为,111,万,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有九个分支,各有各的特色和风俗。,黎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2,民俗概况,(,1,)服饰。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女子穿对襟敞胸无扣长袖上衣。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耳,”,。妇女有纹面纹身的习俗,称之为,“,雕题,”,。,(,2,)饮食。黎族地区多数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平时上山劳作,
15、经常吃竹筒饭。黎族妇女爱嚼槟榔,槟榔是待客、订婚、男女定情的佳品。,(,3,)房屋。黎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建在山坡上,住宅属于干栏式建筑,多同姓聚居。金子屋和船形屋是黎族最具有原始风貌的建筑。,(,4,)节日。黎族传统节日节日除过年外,有三月三,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故名。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在节日或者劳动间歇,喜欢跳,“,竹竿舞,”,。,(,5,)其他。黎族人儿女成年后就在屋外的,“,寮房,”,里,俗称,“,放寮,”,。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二)土家族,1,民族概况,土家族现有人口,
16、570.4,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2,民俗概况,(,1,)服饰。土家族男装为对襟短衫,正中五至七对布扣,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2,)饮食。多食包谷、稻米、爱好喝酒,善食辣椒、花椒、山胡椒。习惯做腊肉、甜酒、团馓和糍粑等。菜肴以酸辣为主要特点。禁食狗肉。,(,3,)房屋。多住干栏式的木屋,其中以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具特
17、色。,(,4,)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有社巴、赶年、六月六等。,(,5,)其他。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其中以歌谣、摆手舞、史诗和山歌等最为著名。,(三)壮 族,1,民族概况,人口约,1550,万。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壮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历史悠久。,2,民俗概况,(,1,)服饰。壮族服饰各地不一,款式多样,大部分同汉族,但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民族服装的特点。,(,2,)饮食。壮族在饮食方面,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喜食糯米。节庆的饮食最能反映壮族饮
18、食习惯的特色,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三月三吃五色饭。壮族的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鱼生、烤乳猪、白切狗肉、壮家酥鸡等。,(,3,)房屋。壮族住房多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杆栏式”,(,又称“麻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4,)节日。壮族节日有春节、中元节、牛魂节和三月三,其中“三月三”主要的是以对歌为主要活动的歌圩节。节日期间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要搭起彩棚,举行摆歌台、唱山歌、抛绣球、碰红蛋等活动。,(,5,)其他。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壮乡素有“歌海”之称。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对歌活动。壮族人民的婚姻比较自由,
19、三月三歌圩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歌、抛绣球选择佳偶。,三、西南少数民族及民俗,(一)白族,(二)傣族,(三)纳西族,(四)苗族,(五)彝族,(六)藏族,(一)白族,1,民族概况,白族,80,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昆明、元江、丽江、兰坪,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和湖南桑植等地,人口约,160,万。,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白族有着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建筑、雕刻等方面也取得相当的成就。,2,民俗概况,(,1,)服饰。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身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长裤,出门时背挂包,有的还佩戴长刀。,(,2,)饮食。主食稻米和小麦;白族菜最
20、负盛名的是,“,砂锅弓鱼,”,,已成为大理一带宴席佳肴。白族人大多喜饮酒、饮茶,尤其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的两次茶,喜欢烤茶,并配,“,三道茶,”,待客,乳扇是白族独创的乳制品。,(,3,)房屋。多居平坝。白族民居最有特色的是独立的、封闭的、以庭院来组合的建筑群,其布局一般多为,“,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因楼上楼下有走廊相通,人们称这样的房屋为,“,走马转角楼,”,。,(,4,)节日。白族的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春节、火把节等。其中三月街,又称,“,观音街,”,、,“,观音市,”,,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街期和传
21、统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区。,(,5,)其他。白族就餐很讲礼仪。白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但同姓不通婚。,(二)傣族,1,民族概况,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景谷、双江、金平等自治县,人口约,102,万。,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2,民俗概况,(,1,)服饰。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男子纹身的习俗很普遍。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他们习惯赤脚,无论行走或劳动,一年四季不穿鞋袜。,(,2,)饮食。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德宏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食
22、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喜酸辣味,如酸菜、酸笋等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3,)房屋。,“,依树积木,”,的,“,杆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住宅建筑以西双版纳最具特色。,(,4,)节日。傣族的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又称,“,浴佛节,”,,是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传统节日。,(,5,)其他。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和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但缔结婚姻还要托媒说亲。还时尚招赘婚。,(三)纳西族,1,民族概况,纳西族集中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相邻的地区,主
23、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间的泸沽湖畔,现有人口约,27,万。,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东巴教、东巴经和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画、纳西古乐等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2,民俗概况,(,1,)服饰。纳西族男子多穿汉式服装,老人穿无领长衫,外加青色领褂。丽江纳西族妇女服装具有民族特色。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2,)饮食。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纳西族的,“,三叠水,”,是招待贵宾的方式,因使用大碗、小碗、盘子三种不同高度的餐具而得名。,(,3,)房屋。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土木瓦结构,普遍采用“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格
24、局,正房较高,偏房略低;山区民居多系木楞房,上盖石片。,(,4,)节日。纳西族有跟汉族大体相同的春节、清明、端阳、中秋等节日;也有与彝族、白族相似的火把节;更有本民族独特的传统节日,如三朵节等。,(,5,)其他。因居住地区不同,婚姻习俗各有特点,;,纳西族民间文艺最大特色是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一体。,(四)苗族,1,民族概况,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人口约,740,万。,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于汉藏语系,通用汉文。,2,民俗概况,(,1,)服饰。苗族服饰多样,色彩绚丽,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黔东南的苗族妇女服饰多将银饰钉在
25、衣服上,称为,“,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独具特色。,(,2,)饮食。苗族饮食也因地而异。苗族喜食酸腊味,酸菜、酸汤、酸辣子常年不断;酸猪肉、酸鸡、酸鸭子味道鲜美。饮酒是普遍的嗜好。苗族普遍喜吃糯食。日常饮料以油茶、酸汤为多。,(,3,)房屋。苗族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住房一般为木制平房或楼房,楼房多为吊脚楼。海南岛、云南的苗族则住茅草房,虽然简单,却经济实用。,(,4,)节日。苗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节日。芦笙节是苗族民间传统节日。,(,5,)其他。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
26、”,、,“,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苗族能歌善舞,情歌、酒歌享有盛名。,(五)彝族,1,民族概况,彝族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人口约,658,万。,彝语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2,民俗概况,(,1,)服饰。彝族服饰各地风格不同,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多为黑色,堪称彝族服饰的象征。,(,2,)饮食。彝族主食主要有玉米、荞麦、大小麦、洋芋等,稻米很少。喜吃坨坨肉、饮转转酒。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等。,(,3,)房屋。住房大多是木结构,低矮,无窗。顶部为斜面,覆以小块木板,用石块压平,俗称,“,瓦板
27、屋,”,。,(,4,)节日。主要的节日有火把节。,(,5,)其他。彝族青年男女多自由恋爱,基本上婚姻自主。彝族最著名的乐器有芦笙、马布、巴乌、笛、铜鼓等。彝族舞蹈,“,阿细跳月,”,、,“,锅庄舞,”,颇具特色。,(六)藏族,1,民族概况,藏族分布在中国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460,万。,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医学巨著,四部医典,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是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格萨尔王传,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2,民俗概况,(,1,)服饰
28、。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男女都喜爱戴藏式金花帽,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2,)饮食。藏族饮食主要是糌粑、肉食和奶制品。喜饮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爱吃牛奶制成的酸奶、奶渣等。,(,3,)房屋。藏族的住房大都是两三层土石结构楼房或一层的平房,,“,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4,)节日。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采花节、望果节、赛马节等。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5,)其他。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藏族民歌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欢迎亲友互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还有独木舟和木船,过河有铁索桥、溜索等;藏族的丧葬方式主要是天葬。,谢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