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P.,弗勒德、彼得,M.,加伯,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会无限制发发行纸币;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会无限制抛出外汇;,主要观点:,一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货币对外价值稳定与否、货币危机是否会爆发、何时爆发;,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投资者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不道德。,缺陷:,假
2、定与实际偏离较大;对政府的论述不足;经济基本面稳定不是充分条件;单纯依靠基本经济变量显得很单薄。,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代表人物:,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杰拉多,埃斯奎韦尔、菲利普,拉润,假定:,政府是主动的,最大化其目标函数,汇率制的放弃是央行的行为选择;引入博弈;,主要观点:,未进入基本经济变量的中间地带,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危机不可能发生或必然发生;,进入该地带,危机是否爆发由投资者的主观预期解释;,若投资者行为促使危机提前到来,那么是不道德的。,其它解释:,羊群行为、传染效应,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三、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
3、曼,假定:,单一商品;开放的小国经济;,主要观点:,金融过度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致泡沫破裂,发生危机;,亲缘政治的存在提高了金融过度的程度;,与东亚金融危机类似的危机爆发的关键在于企业;,存在三个均衡:不稳定的中间均衡、本国回报率等于外国回报率的高水平均衡及低水平均衡;,保持汇率是一个两难选择。,政策建议:,预防措施;对付危机;危机后重建经济。,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四、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同:,单商品假定,异:,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崩溃是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政府在固定汇率制上始终存在动机冲突,在公众认识到政府的摇摆不定后,如
4、果公众丧失信心,金融市场并非天生有效,而是存在种种缺陷,这时,市场投机以及羊群行为会使固定汇率制崩溃,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的代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是东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所在。,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有关货币危机的实证研究的发展和其它相关领域研究工具或建立模型的方法的引入和融合。,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一、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具特点:,从宏观角度看,应能够促使国际贸易在数量、结构、地理几个方面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国际资本较为自由地流动,以使资源在全球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让世界经济稳定地向前发展;,从金融角度看,它应该能为世界经
5、下提供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行之有效的国际清偿能力,既要避免这种清偿能力不足而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同时,这一体系又应具有较好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另外,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使人们对国际金融局势保持乐观态度,不致出现因抛售某种资产、抢购另种资产而造成的货币危机,或能将这种抢购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从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安排的角度:,自发存在的(准)国际货币体系;人为安排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从储备资产的一般性质的角度:,金本位制;不兑换纸币本位制(信用本位制);介于二者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从汇率制度的角度:,固定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由浮
6、动汇率制,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1944,年,7,月,1,日至,22,日,包括美、英、法、中、苏等在内的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专家会议(联合国家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由于会议是在布雷顿森林的饭店召开的,故会议所决定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进行国际货币协商合作的永久机构,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际收支失衡的解决,主要是由逆差国从货币基金取得短期资金融通来解决;,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与
7、黄金挂钩;其他成员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于外汇管制的废止。,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一、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具特点:,从宏观角度看,应能够促使国际贸易在数量、结构、地理几个方面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国际资本较为自由地流动,以使资源在全球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让世界经济稳定地向前发展;,从金融角度看,它应该能为世界经下提供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行之有效的国际清偿能力,既要避免这种清偿能力不足而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同时,这一体系又应具有较好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另外,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使人们对国际金融局势保持乐观态度,不致出现因抛售某种资产、抢购另种资产而造成的货币危机,或能将
8、这种抢购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种种因素:,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1,)特里芬两难;,美元持有量的多寡问题,(,2,)其他国家维持固定汇率的两难;,是否与美国兑换黄金,(,3,)该体系中各国协调合作难以顺利开展。,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2.美元危机,从美元稀缺的,“,美元荒,”,到美元过剩的,“,美元灾,”,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的瓦解过程,“,新经济政策,”,“,史密斯协议,”,美元继续颓势 最终瓦解,(四)布雷顿森力体系评说,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历史的产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1,)固定汇
9、率制,便于进出口和对外投资,利于国际贸易和国资金流动;,第二节 现代货币体系,(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利于各国经济增长和稳定;,(3)储备资产为黄金,美元与黄金挂钩,有益于国际货币关系的调整;,(4)调整了二战无序的国际货币关系,是国际金本位的替代关系。,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美元)为中心,必然也只能是一种过渡体制。,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汇率制度,固定还是浮动?,国际储备,用什么本位?,国际收支调节,谁对收支不平衡负责,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二、牙买加协定及牙买加体系,(一),牙买加协定,形成的过程,1971,.,10,
10、.,1,IMF的理事会的会议决定,1972.7.20,,成立,“,20,国委员会,”,1972.9,,委员会开始活动,一年后,,“,第一个改革提纲草案,”,1974.6.14,,,“,改革纲要,”,1974.9,,成立,“,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1976.1.8,,牙买加协定,(二)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协定的基本内容,(,1,)可自由选择浮动汇率制或者固定汇率制;,(,2,)黄金非货币化;,(,3,)扩大的使用范围;,(,4,),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2.,牙买加体系的基本情况,(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
11、系,a.美元仍是主导货币、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b.日元、联邦德国马克和SDR的地位加强;,c.黄金的作用进一步削弱,但未退出历史舞台。,(,2,)实施以浮动汇率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的调节趋向多元化,用多因素,多轨并行的办法进行协调。,a.浮动汇率制提供了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b.利用各国间的利率差异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干预的调节。,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1.牙买加体系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克服了,“,特里芬两难,”,。,2.,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可以适应一国、国家集团或世界经济的变化;,3.,多
12、因素的国际收支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牙买加体系是对现实情况的适应,而不是改革;灵活有余,稳定不够;反应迟缓,政策不符合实际;明显缺乏制约能力。,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三、东亚金融危机,原因:,(一)阴谋论,(二)国际投机说,(三)日元过度贬值说,(四)东亚经济泡沫,(五)短期资金长期投资说,(六),“,裙带资本主义,”,说,(七)中国因素论,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所设计的方方面面,1.,汇率体制应该怎样建立?,2.,国际货币的基础应该是什么?,3.,基金,份额尤其是特别提款权应如何分配?,4.,国际收支失衡应由赤字方单独来调整,还是双方调节?,(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中的南北矛盾,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