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_ 学号 学院_ 年级_ 专业_ 座位号_(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密封线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 卷 VII2008-2009第一学期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涂黑。)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A.1839年10月1日 B.1
2、840年1月25日C.1842年8月29日 D.1843年7月22日2.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事件,史称(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戊戌政变 D.勤王运动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C中华民国约法 D资政新篇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标志是( )A.戊戍政变 B.清帝退位 C.护法战争失败 D.五四运动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的时间是( ) A.1919年 B.1927年 C.1937年 D.1943年9.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其主要创立者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10.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打倒孔家店 B.民主和
4、科学 C.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D.文学革命1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A.皇姑屯事件 B.万宝山事件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1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抗战重大胜利,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战役是( )A.武汉保卫战 B.忻口会战 C.上海保卫战 D.台儿庄大捷13.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时间是( )A.1946年6底 B.1947年6底 C.1948年秋 D.1949年4月14.年月日,毛泽东发表( ),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蓝图。 A论联合政府 B将革命进行到底C向全国
5、进军的命令 D论人民民主专政1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继续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B.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四个现代化16.下列属于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取得的历史成就是( )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D.培养了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二、多项选择题(17-24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涂黑。)1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 )A.帝
6、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1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上海 19.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其内容包括( )A.强调中央集权 B.奖励科技发明 C.提倡兴办学校 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 E.禁止鸦片输入20.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打倒军阀 E.平均地权2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7、, 四大家族是( )A.蒋介石 B.宋子文 C.孔祥熙 D.陈果夫 E.陈立夫 22.下列属于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E.敬告青年23.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是( )A.溶共 B.防共 C.限共. D.反共 E.剿共2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
8、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涂黑。)2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26.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27.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28.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海外华侨。29.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0.由于国民政府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所以,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31.从义和团运动开始,中国人民对帝
9、国主义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程度。3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33.在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也加入了民主党派甚至成为领导骨干。34.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四、简答题(35-38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35.简述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36.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37.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8.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39.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10、国”?六、材料分析题(40小题,共15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40.材料:“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回答问题:(1) 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2) 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3) 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VII 第 4 页 共 4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