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apter 17.現代交通運輸發展政策17.1 緒論17.2 交通運輸政策的意義17.3 交通運輸政策的淵源17.4 交通運輸問題分析與對策17.5 都市交通運輸發展政策之研擬17.6 永續運輸發展政策3/1/20241202117.1 緒論在運輸供給管理(supply management)、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土地使用管理(land use management)等三方面取得平衡點,進而達成推動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目標3/1/2024220213/1/20243202117.2 交通運輸政策的意義政策(policy)依我國辭海得解釋為:政策乃國家或政黨謀實現
2、政治上之目的而採之具體政策。又一般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或決策科學等學科對政策的定義為:政策乃在前提利益下,為達成利益的特定程度,選定適當的目標,並為達成該目標而確立合理的思想指導原則或活動方針。前提利益,可涵蓋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企業利益及至個人利益3/1/202442021對交通運輸而言,交通運輸得前提利益乃是要創造最大的空間及時間效用為目標。為達成該目標,必須選定各種運輸方式之經營策略,設定適當的組織系統,制定執行的策略與工作方法,調配可用的資源,以應付外在的變化交通運輸政策乃是政府依據各種運輸方式的特性,在創造交通運輸最大的空間及時間效用的目標下,選定必
3、要之經營策略,並指導管理者制定其行動方案所應遵循的思想指導原則或行為範疇。3/1/202452021交通運輸政策應具有下列特性:1.運輸政策應具有彈性,以滿足未來之運輸需求2.運輸政策需具有市場導向(market driven)的作用3.運輸政策必須以績效為基礎(performance-based)進行規劃4.運輸政策應促進均衡運輸系統的發展,達成永續運輸的目標n均衡與整合運輸系統(balanced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及永續運輸(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的目標3/1/20246202117.3 交通運輸政策的
4、淵源我國交通運輸政策的來源,主要係依據1.憲法關於交通之規定2.立法院對於交通事項之立法3.行政院關於交通之施政方針4.交通部關於交通之重要措施或決策5.外國交通法規內容6.專家學者之研究報告7.民眾意見與輿情反應8.國父遺教及總統對交通之指示3/1/20247202117.4 交通運輸問題分析與對策17.4.1 運輸政策問題分析目前國內交通運輸所面臨之政策問題(policy problems),主要有下面十項:(一)交通運輸建設公共投資不足1.政府過去整體的施政方向較重視國防、外交與國際貿易拓展,因而國內都市公共運輸的硬體與軟體投資不足2.地方政府財政困難3/1/202482021(二)事權
5、分散,缺乏明確一貫的交通運輸發展政策w交通運輸之規劃、工程、監理、教育及執法等分屬不同的機關主管,事權分散(三)車輛成長速度過快,道路面積增加有限(四)汽、機車混合行駛,道路交通管制困難w汽機車混合行駛之混合車流問題,成為我國都市交通特有的一個亂源(五)大眾運輸系統發展未受到充分重視(六)停車供、需嚴重失調,有限道路面積不當使用(七)國人尚未建立正確的駕駛文明(八)交通警力負荷沈重,執法效果難以貫徹(九)運輸系統管理方法及運輸需求管理策略未予以有效採行(十)都市計畫未充分配合考量整體交通運輸問題之解決3/1/20249202117.4.2 運輸問題對策大致可分為管制機動車輛之成長與使用、鼓勵大
6、眾運輸之發展等推、拉的策略(push and pull strategies)push=管制 pull=大眾運輸3/1/2024102021(一)管制機動車輛之成長與使用-推的策略n管制機動車輛之主要方向有二:(1)管制車輛之持有(car ownership)及(2)管制車輛之使用(car usage),此項措施包括稅費結構合理化,以及擁擠地區小汽車之管制使用1.管制車輛之持有新加坡在1990年4月實施車輛配額制度(quota system),即新加坡規定民眾欲購車,須先以競標(bidding)的方式,來取得購買車輛的權利,稱之為購車權(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C
7、OE)3/1/20241120213/1/20241220213/1/2024132021國內可採取提高私人車輛持有成本的作法如下:(1)提高私人車輛牌照稅(2)提高私人車輛強制第三責任險之保費(3)推動購車自備停車位(4)開徵首次車輛登記費(first registration fee)(5)購車時課徵舊車處理押車費(6)定期實施車輛及排放檢驗,以汰換老舊車輛3/1/20241420212.管制車輛之使用管制私人車輛之使用,包括下述五種作法:(1)稅費結構之合理化(2)擁擠地區管制小汽車使用-開徵進入市中心區之通行費或擁擠稅w1975年新加坡所實施地區通行證計畫(Area Licensing
8、 Scheme,ALS)之經驗顯示,擁擠地區實施不同程度的交通限制計畫,如地區通行證管制(徵收日通行費新加坡4元),電子道路收費(Electronic Road Pricing,ERP)等,確實能發揮紓解交通之功效。w如新加坡業已於1998年4月 1日採用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在東海岸公路實施尖峰道路收費(其中汽車新幣2元,公車新幣1元)(3)提高私人車之使用成本(4)限制私人車輛使用區段或時段(5)增加私人車輛之停車不便與成本3/1/2024152021(二)鼓勵大眾運輸之發展-拉的策略1.營運成本之降低2.投資成本之補貼3.大眾運輸系
9、統之引進4.大眾運輸之整合5.引進智慧型運輸系統,以疏導運輸需求3/1/202416202117.5 都市交通運輸發展政策之研擬目前國內的都市運輸管理大多面臨下述問題:1.市區道路擁擠,造成旅行時間的增加2.私人運具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公害日趨嚴重,使民眾生活環境品質降低3.由於大眾運輸經營不善,亟待政府補貼,形成政府財政負擔3/1/202417202117.5.1 大眾運輸政策目標與研擬原則(一)大眾運輸政策目標1.提高大眾運輸營運績效,增加大眾運輸的使用率2.減少汽、機車使用率,促進運輸結構之合理化3.健全大眾運輸業的財務結構,以維持其永續經營之能力4.倡導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以疏導運輸
10、需求,提升運輸設施的使用效率5.各種大眾運輸工具相互配合、協調,以構成整體性的都會區均衡運輸系統,滿足都市的運輸需求,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3/1/2024182021(二)研擬原則1.效率原則2.公平原則3.採取需求領導(Demand-Leading)與供給領導(Supply-Leading)並重之原則4.針對各種運輸系統的特性,對其功能與角色加以明確定位5.永續發展的原則3/1/202419202117.5.2 短期大眾運輸發展政策極具體作法國內之都市大眾運輸工具,主要以公車為主。因此,短期內大眾運輸發展首要之務,乃在於改善現有公車系統,公車系統健全之後,再輔以車輛管制措施之配合,方不致於造成
11、民眾不便。短期之大眾運輸發展政策可分為公車改善政策與車輛使用管制政策兩方面。3/1/2024202021(一)公車改善政策n政策內容:提高公車營運績效,並使公車業者在合理利潤下,提供良好的大眾運輸服務1.公車優先權處理措施採用公車專用道或交叉路口優先通行之措施2.減少公車路線重複及彎繞程度3.加強公車汰舊換新4.建立大眾運輸動態資訊查詢系統5.持續採行大眾運輸補貼政策,減輕公車業者成本負擔6.調整公共汽車客運業之稅費,以減輕成本負擔,增強其財務能力3/1/2024212021(二)車輛管制使用政策n政策內容: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提高私人運具的使用成本,管制汽機車之使用,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資源
12、1.擁擠地區限制私人汽、機車進入2.擁擠地區設置行人徒步區3.鼓勵小汽車、計程車共乘4.在擁擠地區課徵擁擠稅(Congestion Tax)或採道路收費(Road Pricing)之方式5.提高市中心停車費6.汽車燃料使用費改採隨油徵收7.提高違規停車罰款3/1/202422202117.5.3 長期大眾運輸發展政策及具體作法(一)運輸系統結構合理化政策n政策內容:建立以大眾運輸為主,副大眾運輸與私人運具為輔的合理運輸結構n具體作法:1.在適當時機引進大眾捷運系統,以提供都會區完整的大眾運輸系統,提高大眾運輸的使用率2.公車系統應不斷謀求改善,以適應市民行的需求,並與捷運系統充份配合,提供整體
13、運輸網路3.政府應將副大眾運輸(paratransit),如計程車、小汽車共乘制度等,視為整體運輸系統規劃之一環,使其能與大眾運輸系統之服務互相配合4.車輛管制措施若要持續地進行,需要提高停車費率、限制擁擠地區車輛使用等措施,並有良好大眾運輸系統與之配合,方能發揮仰私人運具使用之功效,降低小汽車、機車的使用率3/1/2024232021(二)運輸系統整合政策n政策內容:各種運輸系統應互相配合與協調,以構成一各整體性的都會區運輸系統,增加民眾使用的福利n具體作法:1.公車與捷運系統之組織整合2.公車與捷運系統之路線整合3.公車與捷運系統支票證整合4.公車、捷運、台鐵與高速鐵路之時刻表整合5.公車
14、、捷運、台鐵與高速鐵路之場站整合3/1/2024242021(三)以非運輸手段減少運輸需求n政策內容:運用非運輸手段來減少運輸需求,緩和運輸成長之壓力n具體作法1.都市發展計畫應與交通部門計畫相配合,以期減少運輸需求2.多利用資訊及通信科技,以疏導運輸需求(四)研訂適當可行之交通法規,落實鼓勵大眾運輸發展之政策n政策內容:交通法規為交通政策內容之一。因此,發展大眾運輸之重要交通政策,可透過立法院經立法程序為之n具體作法1.依據民國91 年6月制定的發展大眾運輸條例,以有效處理都會區日趨複雜的大眾運輸問題,實施補貼及評鑑大眾運輸營運之政策,並減免大眾運輸之稅費負擔,以落實提高大眾運輸服務品質的目
15、標2.賦予大眾運輸享有道路使用優先權,並設置大眾運輸發展基金3.研訂仰制小汽車與機車持有及使用之政策與法規4.擴大實施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鼓勵民間參與都市大眾運輸系統建設之投資,以促進大眾運輸之發展3/1/202425202117.6 永續運輸發展政策永續運輸乃是基於永續發展的理念及世界的潮流,朝著省能源、低污染、智慧化運輸系統的目標邁進,達成提高運輸服務品質及提升生活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意義在於滿足當前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其內涵係以生態保育和天然資源的永續利用為基礎,經由有效的經濟發展為手段,塑造生命品質不斷提升的社會為
16、目的3/1/2024262021交通部在民國84年7月頒步的運輸政策白皮書已揭示對運輸環境與能源的重視,並研擬相關政策、提綱、配合措施,以減輕交通污染、降低運輸環境衝擊。台北市政府在民國86年12月出版的台北市交通政策白皮書中提出綠色的交通環境的交通發展趨勢及理念,在跨越公元2000行動剛領計畫表中列有綠色的交通系統、大眾運輸競爭力、交通資訊普及化、步行權民國85年8月經建會設置國家永續發展論壇,86年12月完成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其中已研擬永續交通運輸政策綱領與實施方法,開啟永續運輸政策的規劃與研究的濫觴永續運輸政策包含下述三個層面的意義:(1)經濟與財務的永續性(2)環境的永續性 (
17、3)社會的永續性3/1/2024272021(一)經濟與財務的永續性經濟與財務的永續發展(economic and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最主要的目標,乃是為使運輸業更能有效運用成本,並創造競爭力,以因應變遷中的市場需求,期創造利潤,以促進運輸業在經濟和財務的永續性永續性的目標是為了創造競爭與擴大參與,通常採取下述策略1.提高運輸服務市場的競爭力l鼓勵道路、鐵路貨運、航空與海運業之民營化l降低政府對運輸服務的管制l建立較佳之特許權(franchise)許可制度3/1/20242820212.加強運輸基礎建設的管理l採用直接付費(direct charge)的原則,並
18、直接反應建設成本l引進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於特定稅費之架構,以維護基礎運輸建設之永續經營3.建立一個具備競爭能力的架構l為運輸業建立管理的規範和績效評鑑的標準,以確保平等的競爭,期能保護社會大眾的利益l政府應逐步將運輸基礎建設,以建設-營運-移轉(BOT)之方式,交由民間公司來參與,以增加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4.發展良好的策略規劃與經營管理的能力l加強運輸業策略規劃的能力,以提供一個更競爭性的運輸市場l建立使用者和相關影響團體參與運輸基礎建設與永續運輸服務的規劃、設計、管理和維護3/1/2024292021(二)環境的永續性環境的永續性(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19、乃是要以更有效的土地使用規劃,更嚴格的運輸需求管理,以及透過對擁擠和污染的有效定價,期促進民眾來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以降低環境污染1.把生命或健康有威脅的環境衝擊,視作第一優先之改善要務2.將環境影響因素在運輸計畫評估中加以考慮3.發展一種能反應環境變遷的策略架構3/1/2024302021(三)社會的永續性社會的永續性(social sustainability)乃是要滿足弱勢團體的運輸需求,因此需要對非機動化運輸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郊區道路設施的維護要加以重視1.解決都市內低收入民眾的運輸問題2.改善郊區貧民的運輸問題3.在制定運輸政策時,政府應考慮對弱勢團體所成的影響永續運輸在追求運輸經濟、
20、環境、社會三個方面的永續發展,在此應特別強調環境的永續性,但仍要兼顧經濟及社會的公平,因此發展大眾運輸,才能達成真正永續運輸的目標3/1/2024312021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volution has bee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n automobile-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n societySocietal concerns for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human a
21、ction,combined with enhanced awareness of the role the automobile plays in many of these consequences,has led to policy attention on actions that provide mor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Table 1.63/1/20243220213/1/20243320213/1/20243420213/1/20243520213/1/2024362021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