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8 ,大小:160.50KB ,
资源ID:745895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458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重庆市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doc

1、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第四章 城镇体系第五章 都市圈用地布局第六章 主城及社区建设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八章 环境保护第九章 环境卫生第十章 园林绿地与风景旅游第十一章 城市交通第十二章 对外交通第十三章 城市能源第十四章 城市水源、供水和排水第十五章 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第十六章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第十七章 市场建设第十八章 蔬菜、副食品基地第十九章 城市防灾第二十章 主城近期建设与中期安排第二十一章 总体规划的实施第二十二章 附 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指导重庆在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

2、现代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 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一)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重点控制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规模。协调城市群的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大、中、小城镇的有机结合; (二)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 (三)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景观,建立与城市和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弘扬优秀的城市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山城和江城的特色。 第三条 1983年编制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990年的调整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它所确定的城市结构形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及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对重庆市十多年由改革开放带动的城市高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原规划实施中尚存在着旧城开发强度过大,新区建设力度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居民的需求不相适应,城市污染较

4、重,绿地面积不足,山城风貌特色减弱,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性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城市规划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如何适应设立重庆直辖市后的新形势等问题。 第四条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城镇体系,开拓新有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建设适应山城特点的交通运输体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的历史环境风貌;加强以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作好城市的防洪、消防、人防、防治危岩滑坡等城市防灾部署。 第五条 修编的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期限为1996年-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00年,中期安排期限

5、至2010年。远景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第六条 本规划按三个空间层次划分: 主城:东起铜锣山,西至中梁山,北起井口、人和、唐家沱,南至小南海、钓鱼咀、道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 都市圈:东起迎龙、南彭,西至缙云山、白市驿,北起北培、两路、鱼嘴,南至西彭、一品,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市域:重庆直辖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8.23万平方公里。 第七条 重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同都市圈范围一致。 第八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展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匀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区以外的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大型厂矿、跨区

6、县建设工程,重要的能源、交通、国防工程,涉外保密工程和易燃、易爆等涉及环境安全的建设工程,重要的工程管网设施等,以及其它不在规划区范围内,但属于国家规定须纳入的用地内容,视同规划区范围纳入管理。 本规划对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都市圈以外的各城镇规划区,由各自的城镇总体规划具体划定。 第九条 本规划图件由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及其附件和各种规划图纸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条 本规划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重庆市规划局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第十一条 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都市圈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

7、、富有历史传统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第十二条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工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第三产生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十三条 以大融通、大流通为目标,高起点快速发展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第十四条 按照产业关联度强、经济带动性大、市场前

8、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发展壮大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现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建筑、旅游和食品四大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掘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开辟新的工业用地。 第十五条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持粮食及主要农副产品的稳定增长,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发展,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第十六条 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科技为先导,教育为基础,确保科技教育优先发展战

9、略地位,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和科技成果。 建立新型科技体制,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重点实施农业技术进步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科技扶贫工程、绿色技术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五大工程,加快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健全幼儿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发挥中等和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作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第十七条 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扩

10、大地区间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和出版事业。完善和加强大中型体育设施建设,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举办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创造条件。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保健和医疗并重,形成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发展和完善城乡社会化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八条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做好三峡移民和城镇搬迁工作,促进库区经济综合发展,实现开发三峡、振兴重庆的目标。 第十九条 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山城、江城的自然景观,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二十条 重庆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通信枢纽和

11、贸易口岸;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 第二十一条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总量控制人口的机械增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严格指标管理。控制旧城的人口规模,促进新区、外围组团和中、小城镇人口的合理增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 第二十二条 1996年全市总人口3002.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0.13万人,城市化水平18.99%。2000年全市总人口31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6万人,城市化水平28.5%。2010年总人口32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4万人,城市化水平37.3%。

12、2020年总人口329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6万人,城市化水平47%。 第二十三条 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1994年主城人口规模242万人,2000年250万人,2010年320万人(包括暂住人口30万人),2020年370万人(包括暂住人口40万人)。1994年外围组团人口规模47万人,2000年62万人,2010年118万人(包括暂住人口13万人),2020年162万人(包括暂住人口15万人)。 第二十四条 重庆市域面积为8.23万平方公里,现已利用土地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565平方公里、林地30076平方公里、城镇用地4299平方公里,尚未开发用地154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3、后备资源333平方公里。全市人均耕地0.81亩。 第二十五条 1994年重庆市主城建成区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65平方米,200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0平方米,201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5平方米,202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均建成面积81平方米;外围组团2000年总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2010年总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75平方米,2020年总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均建成面积83平方米。第四章 城镇体系 第二十六条 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及目标:以市域产业布局为依据,都市圈为核心,主要交通

14、线为发展轴,逐步形成以重庆都市圈为中心,万州、涪陵、黔江等城市为地区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建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重庆市域城镇体系。 第二十七条 根据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城镇布局和经济发展带主要沿以下六条轴线展开。 (一)沿长江横贯重庆东西的长江发展轴。 (二)沿成渝高速公路的西线发展轴。 (三)沿嘉陵江、襄渝、遂渝、兰渝铁路、国道319线、212线组成的北线发展轴。 (四)沿綦江河、渝黔铁路、三江-万盛-南川铁路、国道210线、川湘公路组成的南线 发展轴。 (五)沿乌江、渝怀铁路、国道319线组成的东南发展轴。 (六)

15、沿渝万高速干道、渝巫公路干线组成的东北发展轴。 第二十八条 根据市域城镇及其区域形态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市域规划为四个较大的区域形态: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区、万州城镇群、涪陵城镇群和黔江城镇群。 (一)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区 以特大城市重庆都市圈为中心城市的城镇密集区,包括永川、江津、合川、长寿、荣昌、五座中等城市,大足、铜梁、綦江等十几座小城市以及200多座小城镇所组成。城镇人口规模现状超过500万人,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015万人。成为本市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开发强度相对较大的地区。 (二)万州城镇群 以万州城区为中心城市,包括开县、梁平、忠县、云阳等十多座小城市和20

16、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城镇现状总人口150万人左右,2020年,城镇总人口规模将达到370万人左右。 (三)涪陵城镇群 以涪陵城区为中心城市,包括南川、武隆、垫江、丰都等几座中小城市及9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城镇现状总人口超过50万人,2020年,城镇总人口规模将达到170万人以上。 (四)黔江城镇群 以黔江县城为中心城市,包括石柱、彭水、酉阳和秀山等几座小城市和80多座建制镇所组成的城镇群。城镇现状总人口约25万人,2020年以后,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00万人以上。 第二十九条 2020年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将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这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

17、明、持续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具体格局为:1个特大城市(都市圈500万人)、2个大城市(万州、涪陵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9个中等城市(2030万人)、33个小城市(520万人)、192个小城镇(15万人)以及517个1万人以下的一般建制镇。 第三十条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等五级结构。 (一)市域中心城市:即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主城和十一个外围组团构成,面积2500平方公里。 (二)地区中心城市:万州、涪陵、黔江、合川、江津、永川、开县、长寿、南川等九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是市域某一地区的中心和经济增长极,是对市域中心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完善,是

18、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县域中心城:县城是都市圈城市功能向外廷伸的结合点,是县域城镇群的核心城市和重点发展地区,是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发展的依托,规划县域中心城22座。 (四)中心镇:是县域城镇的次级中心,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现有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规划了205个中心镇,到2020年,白沙、龙水、广顺、青杠发展为10万人规模,七屏、澄溪、高家、西沱、临江、水江、南溪、江口、龙潭发展规模为7万人,其余各镇规模均在5万人以下。 (五)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兼有亦城亦乡的特点,是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2020年,一般建制镇数

19、量将达到517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以内。 第三十一条 按照五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分别确定各主要城镇的职能结构如下: (一)市域中心城市 重庆城市规划区范围即都市圈范围,包括主城和外围组团,是重庆城市的本体,是全市城镇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是重庆直辖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和全市的交通、通信、文化、科教、金融、商贸中心。 (二)地区中心城市 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市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1、万州:是重庆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之一,长江三峡的门户和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基地,是以盐气化工为主导工

20、业的沿江开放城市。 2、涪陵:是重庆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为主的沿江开放城市。 3、黔江:是重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渝鄂湘黔四省边区的商贸重镇,以卷烟工业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 4、永川:位于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交通要道上,重庆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以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工商业城市。 5、江津:位于重庆长江上游,江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 6、合川:位于重庆北部嘉陵江边,合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渝北水电生产基地之一和水陆交通枢纽,

21、以发展第三产业和轻纺工业为主的风景旅游城市。 7、南川:南川市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中心,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发展以矿产、建材、轻化工及旅游业为主的新兴城市。 8、开县:位于重庆市的东北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能源、食品、化工、建材、旅游为重点的综合性城市。 9、长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重要的轻工、化工、建材为主的长江沿江开放城市。 (三)县域中心城 县域中心城是县(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发展县域经济和促进全县文教、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地。 1、荣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市畜牧教育科研基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建材工业为主的工贸城

22、市。 2、大足:全县政治、文化中心,以国家级石刻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山水城市。 3、潼南: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加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 4、铜梁: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 工贸城市。 5、璧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重庆西部的交通门户,发展机械、商贸为主 的小城市。 6、綦江: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南部物资集散中心,以机械加工工业为主 的商贸旅游城市。 7、万盛:全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庆市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以石林为主要内容 的重庆南部旅游城市。 8、双桥:以重型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 9、梁平:全县政治、

23、经济、文化中心,以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小城市。 10、忠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峡库区的风景旅游点,以发展轻纺、食品工业 为主的旅游港口城市。 11、云阳: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区域性物资集散地和三峡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 一。发展以食品、纺织、化工等为主的轻工业港口城市。 12、奉节: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具有区 域性物资集散功能的港口城市。 13、巫山:长江三峡风景区中的重要旅游城市,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港口城 市。 14、巫溪: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为主的三峡库区旅游城市。 15、城口:全县政治、经济、文

24、化中心,以发展食品、轻纺工业为主的山区小城市。 16、垫江: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以食品工业、丝绸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的工贸型小城市。 17、丰都: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特色的旅游为主的港口城市。 18、武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溶洞和高山草原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 19、石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先导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20、彭水: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以开发水电为主的重庆能源基地和商 贸综合性城市。 21、酉阳: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化工、制药及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城市。 22、秀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

25、庆东南部的重要门户和商贸集散地,是区域交 通及商贸型城市。 (四)县域中心镇 是县域内区位优势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现状基础,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这类城镇一般都可发展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经济,并逐步成为仅次于县城的次一级经济中心。 (五)一般建制镇 六百多个建制镇星罗棋布,遍布全市,成为联系城乡经济最直接的结合点。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最基本的单元。 第三十二条 积极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和城镇搬迁工作,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促进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 (一)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淹没涉及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的龙宝,天城,五桥,忠县,石柱,丰都,涪陵的李渡,枳城

26、,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原重庆市区,江津市共19个县区。直接淹没人口72.25万人,淹没耕地22.98万亩,淹没各类房屋2942.88m2。淹没工矿企业1387家。淹没涉及: 城市2座:万州城区(龙宝、天城、五桥)(半淹);涪陵城区(枳城、李渡)(半淹)。 县城7座:巫山县城(全淹);奉节县城(全淹);云阳县城(全淹);开县县城(全淹);丰都县城(全淹);忠县县城(半淹);长寿县城(半淹)。 集镇104个:其中全淹66个,半淹38个。 (二)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农村随迁人口,搬迁占地人口等各种因素,重庆库区需安迁总人口103.63万,其中城市和县城需要迁57.65万人,集镇13

27、.86万人;复建房屋3239.73万m2,其中城市和县城1828.16万m2,集镇489.68万m2;库区移民安置补偿静态总投资315.55亿元,其中城市补偿费41.88亿元,县城53.46亿元,集镇18.66亿元,工矿企业56.05亿元,公路、码头、通信等专业项目30.31亿元;在百万移民中,要求在2003年6月第一批机组发电前搬迁37.9万人,其余人口必须在2009年8月枢纽全部建成前搬迁完毕。 (三)所有的城市、县城、集镇搬迁工作,必须按照批准的分县移民规划和城镇、集镇迁建详细规划,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处理好安迁与发展的关系。既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又要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城镇迁建,要以保护

28、库区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库区;厂矿企业迁建,要同技术改造、结构优化、产业移植、生产力布局调整相结合,不搞低水平的复建,在环境容量确实有限的地区,可异地移民;要十分重视城镇的防灾工作,加强沿江库岸再造和危岩滑坡治理工程,增强抗洪和防止地质灾害的能力;城镇迁建,要同建设长江风光带的目标相结合,重视城镇风貌建设,使每个城镇各具个性,成为长江景区资源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对三峡库区文化抢救工作,对三峡淹没区的文物古迹要认真地进行挖掘、搬迁和保护。第五章 都市圈用地布局 第三十三条 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用地按其地理位置和结构形态的不同分为主城和外围组团。 (一)主城的用地结构分为三片区,十

29、二组团。嘉陵江以北为北部片区,包括大石坝、观音桥、唐家沱三个组团;长江以东为南部片区,包括弹子石、南坪、李家沱三个组团;嘉陵江以南、长江以西为西部片区,包括渝中、大杨石、大渡口、中梁山、沙坪坝、双碑六个组团。十二个组团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十二组团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整体。 (二)主城是整个城市的主体,以渝中组团为市中心,分别在北部片区的观音桥(含新牌坊),南部片区的南坪,西部片区的沙坪坝和大杨石设立四个城市副中心,集中布置市一级的商贸、娱乐、办公、科技、文化、教育设

30、施。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和社区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 (三)外围组团十一个,包括铜锣山以东的鱼嘴、长生、界石、一品四个组团,中梁山以西的北碚、西永、白市驿、西彭四个组团,主城以北的两路、蔡家两个组团和主城以南的鱼洞组团,构成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廷伸和发展。其中,北培组团、鱼洞组团、两路组团分别为北培区、巴南区、渝北区政府所在地,是都市圈中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新区。 第三十四条 主城十二个组团的范围、规模和功能如下: (一)渝中组团:东起朝天门,西至鹅岭、浮图关一带的半岛地区,规划建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55万,是全市的政治、金融、商贸中心和水陆客运

31、交通枢纽; (二)观音桥组团:嘉陵江以北,人和以南,鸿恩寺、红岩水库以东,被绿化和江水环抱的大片地区,包括观音桥、龙溪镇、龙头寺、江北城,规划建成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60万,主要发展金融、贸易、信息产业,规划新牌坊地区为全市远期中央商务区(CBD),龙头寺地区为对外交通枢纽; (三)大石坝组团:由大石坝、冉家坝组成,规划建成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人口25万,主要发展金融、贸易、文化等第三产业,规划为全市高新技术孵化区和行政办公区; (四)南坪组团: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规划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主要发展科技、金融、文化、商贸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以及对

32、大气与水体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工业; (五)弹子石组团:由鸡冠石和弹子石组成,规划建成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人口15万,主要发展对大气无污染的加工工业; (六)李家沱组团:南岸九公里以南,道角以北,规划建成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人口20万,是城市的南大门,主要发展机械和轻纺工业; (七)双碑组团:嘉陵江西岸,磁器口以北,童家溪以南,规划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是我市重要的机械、冶金工业区,应严格治理环境污染; (八)沙坪坝组团:嘉陵江西南岸,由平顶山-上桥-歌乐山围合的地区,规划建成面积约29平方公里,人口30万,是我市的科技、文化中心; (九)大杨石组团:包括大坪、杨家坪、石桥铺

33、地区,东起鹅岭、浮图关,西至平顶山、华岩,南至双山,经毛线沟东止于长江李家沱大桥北桥头的广大腹地,规划建成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人口40万,是我市的体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机械工业集中地区; (十)大渡口组团:包括新山村和茄子溪,东临长江,西以庹家坳为界,规划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人口20万,是我市以冶金,建材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区和西南建材批发市场所在地; (十一)中梁山组团:中梁山编组站以东、庹家坳以西,北至双山,南抵金鳌寺,规划建成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人口15万,是我市重要的工业区和仓储区; (十二)唐家沱组团:长江以北,寸滩港以东,铁山坪以西,规划建成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人

34、口15万,是我市主要港区,重点发展对大气无污染的以修造船为主的加工工业。 第三十五条 外围十一个组团的建设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形成具有相应规模、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 (一)北培组团:以仪器仪表、机械电子工业为主,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风景旅游文化城市,北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规模为24平方公里,25万人; (二)鱼洞组团: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巴南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发展规模为13平方公里,15万人; (三)两路组团:重庆市的空港所在地,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花园城,渝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规模为11平方公里,12万人; (四)西彭组团:我国铝加工生产

35、基地,都市圈西南部的交通枢纽,以发展大型工业为主的城市外围组团,发展规模为15平方公里,15万人; (五)鱼嘴组团: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工业区,发展规模为18平方公里,20万人; (六)西永组团:都市圈西部交通枢纽,以发展低耗水轻污染工业、大型市场和仓库为主的城市外围组团,发展规模为13平方公里,14万人; (七)长生组团:一部分规划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区,同时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及工业品市场,发展规模为13平方公里,14万人; (八)蔡家组团:以发展无污染的轻工业、机械电子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和大型批发市场为主的城市外围组团,发展规模为10平方公里,12万人; (九)白市驿组团

36、:、以发展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大型市场为主的城市外围组团,发展规模为8平方公里,8万人; (十)界石组团:位于南泉、南彭两风景区之间的旅游城镇,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小城镇,发展规模为4平方公里,4万人; (十一)一品组团:都市圈南部入口,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市场为主的小城镇,发展规模为4平方公里,4万人。第六章 主城及社区建设 第三十六条 主城建设应当控制旧城改造的强度,加强新区开发的力度,从以旧城开发为主转向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旧城区的改造要着重功能的完善,加快危旧房改造;新区开发应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保证配套设施和环境质量。 第三十七条 旧城区的改造主要集

37、中在渝中组团、江北觐阳城、沙坪坝中心区和南岸上新街、弹子石。其中渝中组团要控制人口规模与住宅建设总量,原市中区9.3平方公里用地上,住宅建设总量控制在14万套以内;江北觐阳城结合黄花园大桥的建设进行重点开发;南岸上新街、弹子石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加快建设;沙坪坝中心区继续完善城市功能。 第三十八条 完善渝中组团作为全市中心的功能,规划建设以下八个主要功能区: (一)开辟小什字的打铜街、新华路、棉花街一带为中央商务区(CBD); (二)加强解放碑、较场口、临江门地区的大型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形成重庆市主要的中心商业区,并沿新华路向朝天门方向、沿中山路向上清寺方向展开; (三)规划千厮门以东、

38、东水门以北的朝天门码头地区为我市主要港口客运区; (四)继续建设菜园坝火车站、港口和南区公园以西的商业服务设施,把菜园坝地区建设成全市的车站客运区和重要的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 (五)规划朝天门至菜园坝的南干道地区为渝中区的市场交易区; (六)发展北区路从大溪沟至一号桥段为渝中区科技产业区; (七)完善上清寺、曾家岩、人民路一带作为办公区的功能; (八)继续完善鹅岭公园、浮图关公园、竹林公园、枇杷山公园、滨江公园的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新建珊瑚公园,保护珊瑚坝自然生态环境,把该地区建设为服务于全市的游憩观览区。 第三十九条 主城内除旧城以外的城市建成区,须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39、不再新建、扩建占地大、能耗高、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第四十条 主城内可供新区开发的拓展区有以下九片: (一)冉家坝地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 (二)龙头寺地区,面积约27平方公里; (三)唐家沱地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四)鸡冠石地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五)李家沱地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六)建胜、双山地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七)中梁山、华岩地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八)白合、兰花、二郎、新农、蟠龙地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九)童家溪镇附近地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第四十一条 社区建设必须把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把社区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建设的标准必须与全

40、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住宅建设近期以实现小康水平为目标,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远期应当增强住宅的多样化、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社区建设必须严格按现代化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住宅开发用地应有一定规模,严禁见缝插针,提高住宅成套标准,今后不再审批新建一室户。住宅区内必须按规定设置停车场、库,车道必须通达每一栋住宅。社区内绿地面积必须达到规定指标,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2平方米,精心设计社区环境,建造园林式社区。社区建设应方便社会的组织管理和物业管理。 第四十二条 2000年,重庆市主城住宅达到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方米,使用面积约12平方米,

41、预计住宅建筑面积总需求量约1500万平方米,1996年至2000年,每年住宅建设量在400万平方米左右。2020年,主城住宅达到每户一套住房,即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使用面积20平方米,预计住宅建设面积总需求量约2700万平方米。 第四十三条 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先行的方针,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大力组织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使社区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四十四条 重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三峡文物,独特的山水风貌,众多的陪都遗址,鲜明的建筑风格。 重

42、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处理好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突出巴渝文化、革命文物、三峡文物和陪都遗迹的保护,突出表现山城、江城的风貌特色,不断丰富和拓展城市景观。 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规划以主城区范围为重点,点、线、面结合,以点为主,落实保护措施。 第四十五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必须依法加强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大足北山摩崖造像、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巫山龙骨坡遗址等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园、杨 公墓、石宝寨、白帝城、张恒侯庙等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

43、位以及1075处市、县级文物单位的保护。 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在其范围内,严禁新建任何项目,不得改变和破环文物建筑原貌和历史上形成的格局及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范围的外围,要根据文物古迹的高度、景观、视廊等要求划定建设控制区。建控区内的建设应严格控制,不得修建对文物古迹有危害的项目,新建项目的性质、规模、高度、体量、造型、色彩等要与保护对象相协调。 积极抢救三峡工程重庆淹没区及迁建区范围内的883处文物古迹。除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全市文物点应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第六条,严格加以保护,未经市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其原貌。

44、 第四十六条 加强地下文物的保护,划定重点和一般的地下文物,保护控制地带。将渝中区全-境,江北区的刘家台-江北嘴,江家嘴-建新南路,石马河-大石坝,南岸区的海棠溪-大佛寺,黄桷垭镇、广阳坝、沙坪坝的土湾-磁器口、九龙坡区的铜罐驿镇以及合川市的南屏开发区、永川市的朱沱镇、三峡库区沿江淹没区及迁建区划为地下文物重点控制带。建设单位在任何地区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 第四十七条 重庆主城,围绕巴渝文化、革命文物和陪都遗迹三条主线,加强对历史地段和街区,历史建筑和标志物的保护。规划对两个传统街区,八个历史保护片进行重点保护: (一)划定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和磁器口两个传统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主要保护湖广会馆和东水门城墙,以及街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周围建设工程应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磁器口街区保护范围从沙磁公路桥头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