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讲 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知识讲解一、 西亚和北非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经纬度: 西亚: 20N-40N,30E-60E;北非: 20N-35N,10W-35E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
2、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注:死海成因:断裂陷落 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注:造成西亚气候干燥的三个因素:1.由于北回归线横贯本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 2.由于本地区处于亚洲大陆西岸,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 3.临海的高原地形,难受
3、海洋影响2. 居民和经济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是圣城。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储量占世界的1/2,产量占世界1/4,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大浅多好)输出:输出
4、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路 线 (见P45)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3.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大大提
5、高了有效利用率。4. 埃及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长173千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先后被法国、英国控制
6、,1956年收回(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美国控制,1999年收回。)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经纬度:20N-30S,10W-50E1. 自然环境 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
7、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东非大裂谷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是一个大的地堑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也是唯一被赤道穿过两次的大河。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
8、;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注意1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明显的带状特点,且呈南北对称分布原因:非洲纬度位置呈南北对称状,赤道从中部穿过,大陆南北两端分别位于南北纬34左右,从而使非洲的风带。 2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矿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2. 居民和经济 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
9、之称,中部、南部是故乡 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问题(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价格受发达国家控制,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自然灾害严重,国内政局不稳定等)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
10、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长期殖民统治农牧业生产落后,单一商品经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粮食问题滥垦、滥伐、滥牧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沙化导 致为求 生存产 生根 源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南南合作,建立公平合作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 南非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
11、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典型高考题【例 1】(2005年全国文综 57)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1)(3)题。 (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 泰国湾 C地中海 波斯湾 D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2)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3)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解析】(1)依题干中的亚洲两个国家和经度可判断出两幅图反映的是西亚地区的国家。依经度可判断,图反映的是西亚的西部地区,图反映的是西亚东部地区。西亚西
12、部地区西部濒临的海洋有红海和地中海,北纬34附近的海洋是红海;西亚的东部地区东部濒临的海域为波斯湾。(2)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很大,西南季风又影响不到,因此沙漠广布,气候炎热。(3)依据图中所给的经纬度,甲、乙两地南北纬相差5,南北实际距离相差555Km;甲、乙两地东西经度相差12,东西实地相距(666Km,1332Km)(依赤道上经度每间隔1实际相距111Km,60附近经度每间隔1 实地相距大约是赤道的一半,而中纬度则介于两者之间)。再依数学的“勾股定理”计算,可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867Km,1443Km)。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最接近。【答案】(1)C (2)D (3
13、) C【例2】(2004北京文综 57)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1)(3)题。(2004北京卷)(1) 大理石() A. 由变质作用而形成 B. 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 形成于地壳硅镁层(2) 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A. B. C. D.(3) 图3中、四地自然条件相比()A. 、两地均为荒漠 B. 地年降水量最少 C. 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地比地气温年较差大【解析】 (1)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是内力作用的结果。(2)图1的名称叫“泰姬陵”,位于印度的原首都“德里”附近。(3)图2中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荒
14、漠是其地表主要的植被;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和地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明显旱雨季;因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冬季时地的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答案】(1)A (2)C (3)C【例 3】(2005全国文综 36)图6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1)填空:图6中的是 海。是 运河。图7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 图。(6分)(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4分)(3)图6中铁路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8分)(4)回答:通过图6
15、中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8分)【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可根据图中国家和水域轮廓确定为西亚区域。确定为地中海,是苏伊士运河,其运输方式是水运。伊兹密尔位于地中海沿岸,其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而关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中国部分知识相对简单,亚欧大陆桥最大的意义就是沟通了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联系。而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主要从运能、时数、运费、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答案】 (1)地中 苏伊士 乙 (2)特点:冬温多雨,夏热干旱。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 (3):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 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欧亚大陆东西岸之间)。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8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