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精制策略提高识字效率 朱静萍 周伶(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摘要 精制是一种有效的编码方式,它为小学识字教学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利用这一理论建立的“探究精制迁移”识字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效率。其中“谐音法”、“表象法”、“联想法”和“比较法”都是较好的“精制策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关键词 精制策略 识字效率 自主探究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其重点的原因是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儿童只有在大量阅读的情况下才能迅速提高其心智;而难点是识字的效率问题的解决,即如何有效的识字。以前的尝试,如“提前阅读,大量识字”、“归类集中识字”和“情
2、景识字”等等有其合理的成份,然而也有待改进的地方,譬如,“大量识字”是以多取胜,得消耗大量成本,显得好,太不巧;“归类集中识字”利用汉字结构和语言系统进行线性思考,显得太严谨,缺乏生动;“情景识字”是利用人的表象建立是一个结合认知过程的原理,将识字融入情景之中,儿童易学易记,但缺少一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未顾及学生的自主发展。鉴于此,综合地运用以上各法之优点,利用全新的学习理论和技术-学习策略,提高儿童识字效率,是新课题下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1、学习策略,精制策略及其关系。11 对学习策略研究近年来教育界、心理学界是一个热点。综合学者的观点,对“学习策略”可从以下几点去理解。第一,“学
3、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挖取知识与作业的各种操作与程序。即学习策略是具体的行为方法或技能;第二,“学习策略”是应用各种技能的复杂计划;第三,学习策略指一种有关信息加工与控制信息加工过程的知识。归纳以上观点,可以这样认为,学习策略是安排、执行、修正与达到学习目标相关的一系列步骤与这程,它包括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也包括外显的学习方法及技能。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原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在这三的部分中,“认知策略”中的“精制策略”是指人们将外界信息,自己精心编制一个合适的挖取线索,将此线索与需要回忆的内容联系起来。12 据目前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精制策略”不仅
4、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而且“精制”过程同时是一个充分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是因为,一个知识的学习是否是“精制”,其判断标准有两个:(1)精制必须是学生自己产生的;(2)精制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例如:历史学习中,小明读到“哥伦布”是西班牙人,1492年航海到了美州,他想记住此事,于是便想:“哥伦布很可能是由东而西的到美州的,因为这是从西班牙到美州最短航线”。也是一个很好的精制学习过程,因为小明自己产生的,同时又是将原有的地理知识与这一新知识联系起来了,对当今的教育有着极大的意义。它准确地界定了真“精制”与假“精制”的区别,这对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学习有着观念性的积极意义。“精制”必须是学生
5、自己产生的,如将是老师的“精制”传给学生,这在儿童而言,也变成了“假精制”。如下例,小明在默写词语“买卖公平”时,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多(笔划多的是)卖,少(笔划少的是)买”,于是立即正确地写出了词语。这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制策略”,充其量只能算起一种“意义记忆”而已。也就是说,“精制”目的不仅是“需要时,可根据这一线索将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准确、迅速地提取出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精制”的学习过程,促进儿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索精神的培养,就这一点来说,是我们之所以看重将“学习策略”中“精制”策略原理的技术作为我们识字教学的理论支持的一个重要理由。2、汉字的音、形、义为“精制”提
6、供了途径,儿童的丰富联想为“精制”动力。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其形的功能为儿童学习汉字时,进行“精制”策略,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而儿童是天生的联想家,他们能利用自己认知的结构作“天马行空”的联系和推理,其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更能突显其幼稚思维时的优越性来。因此,我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时,作了如下一些尝试:21 积极鼓励儿童,按自己的观验去大胆设想学习的字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读?为什么表示这个意思?即又称为“儿童个人造字”法,我经常作这种“儿童个人造字”法的练习。因为教师放手让儿童自己去“造字”即“精制”,久而久之,儿童喜爱上了这种学习生字的方法,也较能利用“精制”策略去自主学习字词了。22
7、组织儿童进行积极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精制”技能,形成自己的“精制”策略。儿童在自我独立的造字精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将自己的“精制”成果在小组上进行交流,儿童互相取长补短,进而将结果再带到班上交流,在更大的范围中进行 。整个过程中,儿童都在不断地使“精制”更加“精制”,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识字的方法,同时也“精制”出一批成果经过自己反复,积极主动的识字,形成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生字表象。23 形成一套“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识字教学模式。我的这一模式的做法是:一般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自己主动去发现要学的生字的音、形、义各方面的特点,用自己能解释的方法去理解记忆生
8、字;然后,将自己学习理解的和记忆的结果在小组,以致在班上交流。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以发现为乐,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使儿童在自主“精制”中学会了字词,形成了自己的独一天无二的对要学习的字、词的表象。3、利用“精制策略”进行识字,儿童有着乐此不疲的兴趣,达到了知、情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由于 “精制策略”原理来进行识字,充分调动了儿童学习的自主 性,同时由于汉字丰富的意形资源,再加之儿童的形象思维,使得利用“精制策略”进行识字教学,是较容易达到新课程标准目标之要求,使得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易常有趣的快乐。下面摘几个我在教学中的片断。31 如教学生字“灭”,学生如何精制 ?生A:“灭”就是灭
9、火的意思,我记住了,这个是火字加一横。生B:我在想为什么“灭”字要在火上加一横呢,恐怕是说火燃得太大,就拿个什么东西把它盖住,火就灭了。生C:那为什么不浇水呀?灭火用水呀?灭字为什么没有水呀?生D:有一些物资燃烧着了火,是不能用水的,比如汽油燃烧了起来,就只能用泡沫灭火机,或沙土什么的,应该把沙、土或者泡沫盖在火上,不就“灭”了吗。32 再如,教儿童学习生字“玩”,儿童对这个字的读音是如下来精制的。生A:学习不认真,只知道“玩”,就完了。生B:放学不回家,玩久了,回家就晚了。33 又如,一篇课文看电视,其生字有六个,“爸、全、关、写、完、家”,如何让儿童很快记住这6个字呢?有学生将其串联起来。
10、“爸爸把我全天关在家写作业,写完了,才出来”。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很多,儿童完全是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来改造这些字词,使其更好地纳入他们的认知世界里。初步归纳一下,学生们的精制大约有:“谐音法”:如学习“找”字可谐成“早东西”“表象法”:如学习“众”字可形象成“三人为众”“串联法”:如学习“元、完、园”可串联为“元旦节,去公园完(玩)”。“比较法”:如学习“太”字可进行加一加和减一减,成为“大”和“天”。以上利用“精制策略”进行小学识字教学的尝试,仅为一些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做法,这些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如何激发儿童兴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最具意义的是儿童在精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较高兴趣。因为这是非常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利用“精制策略”进行识字教学给我们改革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下去。参考文献: 1、 杜晓新 冯震 元认知与学习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2、 超英 学习策略 湖北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 朱静萍,女,重庆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在市区教育界有作一定的影响。周伶,女,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高级教师,南岸区教育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参加市区赛课多次获奖,撰写的教育研究论文多篇也在各级杂志上发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