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什么时候开始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几乎和城市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在古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密不可分,几乎等同。城市设计的缘起城市文明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设计的缘起 大约一万多年前,人类进入了以农业革命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这时的原始人学会播种和有组织的采集,农业逐步与畜牧业分离,产生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农业需要在某个地方定居才利于实现耕种与收获,以村落为形式的群居生活场所开始出现。城市设计的缘起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人类劳动工具的改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之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开始
2、流通,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商人和手工业者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自然向有利于加工和交易的地点聚集,形成固定的商品交换居民点城市。城市设计的发展脉络 城市建设综合成就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现代以来古埃及等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城市文艺复兴的城市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近代资本主义的城市现代的城市古代一、古代城市设计的发展 史前人类聚居地的形成和营造大多依从自然环境的共同法则,如古埃及许多城镇都是沿着河道发展起来。按照人们喜欢的方向,依据所处的位置环境海岸走向、河谷或山坡地势修建城镇,且建筑于自然高地或人工高台上以抵御水患。0史前时期 另一方面,为保护统治阶级的私有
3、财产与加强军事防御,早期村落四周的土筑、木栅进一步发展为坚固的城墙,以“空中花园”著称的新巴比伦城甚至修筑了里外两道城墙。这一史前时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原始宗教曾一度成为当时的主导文化形式,如“占卜”和“作邑”。作邑:一种由僧侣抓沙撒地,并以落沙所呈现的图案来决定未来城市平面规划的方法,操作城市建设。希腊文明之前,欧洲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模式和系统理论。城镇建设和城市设计多都出于实用目的。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思想:u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设计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u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u以视觉感受的和谐
4、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一)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设计布局特点:布局特点:(1 1)布局方式自由活泼,顺应地势安排建筑物(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布局方式自由活泼,顺应地势安排建筑物(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 下的观赏,贴近西、北、南);下的观赏,贴近西、北、南);(2 2)突出帕提农神庙这一中心(位置最高、体积最大、形制最庄严、雕)突出帕提农神庙这一中心(位置最高、体积最大、形制最庄严、雕 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它建筑物陪衬烘托);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它建筑物陪衬烘托);(3 3)根据动态观赏条件
5、布局,每一段路程都可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根据动态观赏条件布局,每一段路程都可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希波战争前,希腊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城市空间、街道系统都不规则。公元前五世纪,希波丹姆所做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在西方首次系统的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网,建筑物都布置在格网内。这种系统被公认为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它不仅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和实用标准的诞生,且表明以往城市设计中运用的土地占卜巫术及神秘主义的思想已经被一种新的理性标准所取代。这种十字正交的格网系统一方面使城市街道系统得以独立存在,另一方面也通过宽度一致的街道、尺度相同的街坊与规则的广场构筑起一种强烈的视觉有序的城市景观.城市设
6、计思想城市设计思想:u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主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主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u城市开敞空间的创造与城市秩序的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的创造与城市秩序的建立 ;(米利都城)(米利都城)(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提姆加德城古罗马北非城市提姆加德城平面图,公元一世纪 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思想:u在城市设计艺术上,罗马城市更强调以在城市设计艺术上,罗马城市更强调以直接实用为目的,而并非是为了纯粹审直接实用为目的,而并非是为了纯粹审美的艺术追求。美的艺术追求。u城市
7、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古罗马中心区广场群敞廊纵横轴线的交点是图拉真的镀金的骑马青铜雕像进门是120m*90m的广场乌尔比亚巴西利卡图书馆纪功柱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 图拉真广场 广场形制参照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轴线对称并作多层纵深布局。300米深度布置了几进建筑物正门是三 跨的凯旋门,炫耀对外战争的胜利图拉真市场图拉真市场图拉真市场鸟瞰图罗马中心区广场群复原想象图(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思想:u不再强调和突出单体建筑的个体形象,而是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并照顾到与其四邻建筑的相互关系1)享乐主义特征 古罗马帝
8、国时代,国家版图扩大到欧亚非三洲,物质财富日益聚集,城市里象征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的地位日益下降,公共浴室、斗兽场、宫殿、府邸等宣扬现世享受的建筑大量出现.(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 其城市设计倾向于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综合一切可能有利于其利益实现的手法、技术、思想.(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 热衷于炫耀其强大的国力,其城市与建筑设计没有沿用古希腊人本主义原则,而是迫使空间体系与人分离,使人产生一种具有征服性的崇高感和震撼力.(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特征水上威尼斯 中世纪封建思想严重禁锢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等一度处于
9、严重的衰落状态,但是由于中世纪的拜占庭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的精髓,才保证了欧洲文化根脉体系得以延续。这个时期也创造了一些城市建设的成就(三)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C.商业交通型(三)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1.欧洲中世纪的城市类型B.城堡型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居民点,以后发展成为新的社区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A.要塞型u中世纪城市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规中世纪城市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规 模小,经历几个世纪建设逐步形成。模小,经历几个世纪建设逐步形成。u突出的建筑物是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或修道院。突出的
10、建筑物是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或修道院。u建筑物之间相互协调,尺度宜人。狭窄的街道、开阔的广建筑物之间相互协调,尺度宜人。狭窄的街道、开阔的广场,有收有放的空间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场,有收有放的空间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2.城市设计思想(三)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u许多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环境特色。许多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环境特色。2.城市设计思想(三)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u中世纪城市广场:大多具有较好的围合特性,广场平中世纪城市广场:大多具有较好的围合特性,广场平面不规则面不规则2.城市设计思想(三)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思想:u城市与建筑设计恢复发展了古典传统。在建筑外形上讲究城
11、市与建筑设计恢复发展了古典传统。在建筑外形上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城市广场和建筑群设计达到了新水整齐、统一与条理性。城市广场和建筑群设计达到了新水平。平。u阿尔伯蒂阿尔伯蒂论建筑论建筑中设计的理想城市追求城市路网的几中设计的理想城市追求城市路网的几何构图,街道由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在城市中心布置教堂、何构图,街道由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在城市中心布置教堂、王宫或城堡。王宫或城堡。(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鸟瞰 由于这一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足以摧毁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为城市大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所以除个别案例外,大部分城市设计放弃完成大规模综合建设的理
12、想试图,转而致力于城市局部地段的兴建与改建工作,广场、府邸、别墅成为设计师演练较多的题材.米开朗基罗(Michelangwlo)在设计罗马卡比多广场时,首先以统一的围合界面为广场中央的骑马雕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观赏背景;同时还通过东西两侧建筑互不平行、前窄后宽的梯形围合制造进深,使中心雕像更加突显.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思想:u强调对称、主从关系,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强调对称、主从关系,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u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采取环形加放射的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采取环形加放射的城市道路格局。城市道路格局。(五)巴洛克时期的城
13、市设计 波波罗广场鸟瞰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唐长安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皇城宫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元大都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轴线对称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宫城皇城内城北京第一代商业中心什刹海明清北京城 北部收缩2.5KM 南部扩展0.5KM 突出8KM中轴线 皇城南形成商肆 北京第二代商业中心2.5KM0.5KM图:中轴线及故宫鸟瞰 二、现代城市设计1.1.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
14、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解决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2.2.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它关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它关心的是具体的人。心的是具体的人。3.3.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过程,并由一组织机构驾驭。策过程,并由一组织机构驾驭。4.4.设计成果图文并茂。设计成果图文并茂。现代城市设计特征总结: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 “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
15、的城市;城市没有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为“自然城市自然城市”。特点: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 多变多变1、“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
16、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为“人造城市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而形成的城市较多。特点: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2、“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制较严格,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制较严格,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而而“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灵活、自由,因地制宜和随机应变。灵活、自由,因地制宜和随机应变。3、“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谢谢观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