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机组的停运4.1 机组停用前的准备4.1.1 机组停止运行,应根据值长的调度命令,在明确停机的原因、时间和方式后方可进行各项准备。4.1.2 机组检修之前的停机,值班人员应仔细阅读运行部颁发的有关机组检修措施,明确措施中的有关要求。4.1.3 机组停用应根据停用后的工作要求给以不同的安排。如属调停,则应考虑再次启动时的方便;如属检修停用,则应充分利用停机的机会为检修创造条件。 4.1.4 机组停用前,值长应通知各岗位值班人员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所发现的缺陷详细记录在有关记录簿内并开出缺陷联系单,以便检修查考、处理。4.1.5 调整和确认各公用系统已调整到位。4.1.6 机组停用前,
2、在机组负荷大于300MW时,应对各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的吹灰。4.1.7 在机组停用前,应检查轻、重油雾化汽(气)系统及燃油系统循环正常。4.1.8 计划检修停炉前,运行人员应根据检修要求将原煤仓和落煤管中的存煤烧空,给煤机皮带上应无存煤。如所有煤仓均须烧空时,应根据先后停用磨的煤仓煤量而调整磨煤机的出力,加煤应以补仓方式进行,值长应与调度勤联系,防止大幅度跌负荷。4.1.9 值长要督促化学储备足够的除盐水(二只水箱水位在80%以上),工业水池水位在80%以上。4.1.10 通知油泵房投重油加热器。4.2 机组减负荷4.2.1 机组值班员在接到值长减负荷的命令后,应选择协调方式;BM(锅炉主控)
3、方式;FM(燃料主控)方式和手动方式,减负荷前阶段应尽量使用协调控制进行,减负荷速度一般应控制在5MW/min10MW/min。 4.2.2 负荷从100%减到80%。4.2.2.1 运行人员在通过协调控制方式将目标负荷设定值由600MW减到540MW,负荷变化率为5MW/min10MW/min,磨煤机保持原有台数。4.2.2.2 若用燃料主控来减少燃料量指令,应使各台磨均匀降低煤量,降荷率可以快些,以不超过10MW/min为限。4.2.2.3 负荷从90%开始,机组进入滑压运行方式,应确认高压调门的开度在88%90%范围内,主汽压对应减小。4.2.2.4 当机组负荷减至500MW时,应根据各
4、台磨的停用次序停用第一台磨。(从炉膛燃烧稳定考虑,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先停磨E或F,再停磨A和B,最后停用磨C和磨D)4.2.2.5 在停磨时,应注意磨煤机点火条件应满足,必要时应及早将油枪投用稳燃。4.2.3 负荷从80%减到50%。A. 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一、二次汽温及高、低加水位的稳定,机炉的热应力余度在正常范围。 B. 当负荷大300MW时,将机组控制方式切至机跟踪方式。 C. 随着负荷的降低,给水泵的汽源将自动切换至冷段再热蒸汽,应在汽源切换之前,先将电泵起动确认正常后再降荷切泵。 D. 将给水泵的负荷转移到一台上,保持另一台作再循环运行。 E. 投入需停用磨层的轻油枪,停用第二台磨煤
5、机。 F. ANB隔绝阀送电。 4.2.4 负荷从50%减到35%。A. 通知灰控停电除尘。 B. 当负荷减到210MW时,投入第二层轻油及第一层重油助燃,停用第三台磨煤机,确认总煤量不小于60T/H;将风量控制切手动,适当增加总风量,防止因停磨或一次风机引起总风量25%而MFT。在210MW时,将电泵并入运行,停用二台汽动给水泵。此时应加强对给水流量的监视和调整,开启ANB、AN、AA阀隔绝门。 C. 在210MW时,应逐只停用高加8、7汽侧,确认进汽电动门及逆止门关闭,逆止门前、后疏水门自动打开,空气门切至凝空。 D. 将厂用电源切换。 E. 在减负荷过程中,应加强对风量、中间点温度及主蒸
6、汽温度的监视。若自动不灵,应及时用手动进行风量、燃水比及减温水的调整,同时应注意分离器水位的监视和控制。 4.3 机组解列4.3.1 投入第二层重油助燃。4.3.2 当主汽压力降至80bar时,将高旁方式切换至定压方式,压力设定在80bar,查高旁及减温水阀开启;4.3.3 将TT52切至“功率方式”,目标负荷设定值逐步往下设定,减负荷速率设定在510MW/MIN,确认高旁动作正常,压力维持80bar。4.3.4 当负荷减到90120MW,确认所有加热器抽汽管道的低点疏水门自动打开。 4.3.5 开启MS002(根据停机时间而定)。4.3.6 当再热汽压力达17bar,确认低压旁路调节阀自动打
7、开,并动作正常。4.3.7 当再热汽压力16bar,将主机轴封汽源切至辅汽供给。确认轴封汽压力、温度正常(105KPa/150),注意防止轴封汽带水。4.3.8 负荷减到60MW,确认低压缸喷水阀自动打开。 4.3.9 监视汽机热应力、差胀、缸胀、轴向位移、振动等参数的变化,如转子的负温差及应力过大达80100%时,减负荷率由100%减到0。负应力大于100%,不允许再减负荷。4.3.10 继续减负荷,当给水流量为645t/h,主蒸汽压力80bar时,汇报值长,可否将发电机解列及汽机停机。 4.3.11 负荷减到30MW左右,将汽机控制由TT52切换至TT51,手动将“阀位设定”设到“0”,检
8、查汽机高、中压调门逐渐关闭。4.3.12 负荷减到零,确认逆功率动作正常。如逆功率不动作,应立即手动脱扣汽机。4.3.13 机组解列后的确认。4.3.13.1 高、中压主汽门和高、中压调门迅速关闭,各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关闭。4.3.13.2 脱扣后,确认真空破坏门自动打开,当凝汽器背压至22kpa 时,自动关闭。4.3.13.3 盘车功能组在“ON”的状态,转速2700rpm,辅助油泵、4台顶轴油泵自启动。否则,应立即手动开出。4.3.13.4 汽机转速1500rpm,确认低压缸喷水阀自动关闭。 4.3.13.5 汽机转速到20rpm,确认盘车马达自动起动。转速到10rpm,查主机盘车自动
9、投入,记录主机惰走的时间。4.3.13.6 停用发电机定冷水泵,手动关闭氢气冷却器调进(WC059)及旁路门(WC062),防止氢气过冷结露。4.3.13.7 电气侧则应确认2只500KV开关、励磁开关、总变A/B侧二只开关均已断开后,拉开主变500KV出线闸刀,发电机改为冷备用。 4.4 锅炉停炉 4.4.1 汽机停机后,开始停用磨煤机,控制主蒸汽降温率不大于5/min,停用二台一次风机及密封风机。4.4.2 为了防止水冷壁局部超温,在锅炉熄火前应始终保持给水流量在645t/h。4.4.3 停用二层重油,并进行吹扫。4.4.4 停用二层轻油,并进行吹扫,锅炉熄火,MFT发讯。4.4.5 锅炉
10、MFT后,将给水流量减至200t/h左右,检查所有减温水隔绝门关闭;维持炉膛风量在30%左右,对炉膛进行吹扫。4.4.6 锅炉熄火后,停用电除尘,保持振打及干湿出灰运行不少于8小时或等检修通知。4.4.7 锅炉吹扫完毕,根据需要停用送、吸风机(IDF入口温度121可停);停用空预器A/B,必须在排烟温度降至80方可进行。4.4.8 停用前置泵A/B,将小机A/B盘车投入。4.4.9 汽机辅机的停用4.4.9.1 当机组已停,锅炉泄压完成后,可按照电气6KV母线停用的顺序先停用一组辅机。4.4.9.2 当闭冷泵、循环水泵停用一组后,需调好用户,使各自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4.4.9.3 凝泵停用前
11、须确认下列诸项已停役:A. 小机A、B盘车已停(给泵汽轮机高压缸金属温度150)。 B. 给水泵泵壳温度80,可停密封水。 C. 辅汽停役。 D. 给水箱温度小于60。 E. 凝结水系统的其它用户已停用。 4.4.9.4 当两台循泵均须停用后,须注意闭冷水的温度,此时若闭冷水温度高,可采取放水补除盐水的方法来降低闭冷水温度,使闭冷水温度40。4.4.9.5 当仪用、杂用空压机均停用后以及闭冷水其它用户也停用后,可停闭冷水系统。4.5 机组停用后的冷却4.5.1 锅炉冷却4.5.1.1 锅炉熄火后,应保持高、低压旁路一度在1020%,对锅炉主蒸汽及再热蒸汽进行降压,降压速率不大于0.3Mpa/m
12、in。当压力降至0.5Mpa时,可开启过热空气门HAH59、 HAH63阀;当压力降至0.2Mpa以下,关闭高、低压旁路阀。4.5.1.2 保持给水流量在200t/h左右,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投自动。4.5.1.3 保持风机的运行,维持风量在30%。4.5.1.4 锅炉停炉及冷却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汽水分离器和对流过热器出口联箱的内外壁温差在允许范围内。如发现该两处的内外壁温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减缓冷却速度。4.5.2 汽机冷却4.5.2.1 汽机冷却分正常(自然)冷却和强迫冷却4.5.2.2 正常(自然)冷却A. 待锅炉泄压结束,确认高、低压旁路阀关。无热汽、热水排至凝汽器,可以停止真空泵,手动打开
13、真空破坏门,破坏真空到零。 B. 真空到零后,可以关闭轴封汽进汽门,停轴加风机,停止轴封汽。 C. 保持汽机在盘车状态。 D. 待高、中压转子控制温度150,才可停止盘车。若停用后进行大修,停用盘车的温度可以提高到高、中压缸探针温度100,不允许停润滑油系统。 c. 如盘车故障停止,润滑油系统(包括顶轴油泵)应维持运行。 d. 润滑油、液压油系统停止,应采用功能组方式停。 e. 在无润滑油、无顶轴油的情况下,严禁手动盘转子。 f. 故障情况,允许停盘车的时间规定: (1)高压转子探针温度允许停盘车的时间37510min30037520min25030030min200250 120min150
14、200 360min150无限(2)再次投入盘车,必须手动盘3600,确认转动正常。如手动盘较困难,必须连续盘到轻松,才可再次投入连续盘车。 (3)停盘车的同时,必须停轴封汽。热态情况下,必须破坏真空。4.5.2.3 汽机强迫冷却A. 汽机强迫冷却的目的:由于机组检修时间短,对汽轮机又需开缸检查,为加快冷却速度、缩短汽轮机盘车时间,故对汽机采用强迫冷却。 B. 强迫冷却采用逆流通入压缩空气强迫冷却高、中压汽缸方式。 C. 强迫冷却用的压缩空气由仪用气供给。当高、中压转子探针温度接近300时,方可通入冷却空气。 4.5.2.4 滑参数停机的要求及操作A. 当机组负荷减至450MW时,可开始降低锅
15、炉出口蒸汽温度,在降低一、二次汽温过程中,必须注意降温的速率,同时应观察高、中压缸探针温度的变化,保证过热度及降温速率适当,高、中压转子的热应力在允许范围内。 B. 当机组负荷减至200MW时,注意在停用高加、汽泵电泵的切换及煤仓走空等操作过程中的给水流量的变化。 C. 当高压旁路打开,锅炉保持80bar定压运行后,可根据高、中压缸探针温度的实际冷却情况,进一步降低主蒸汽温度,使主/再热蒸汽温度逐渐降低至380/400左右,并注意汽机高、中压转子的热应力在允许运行范围内。 4.5.2.5 强迫冷却的操作要求A. 强迫冷却需用的仪用气必须干燥、清洁,仪用气温度应不小于5,冷却空气流量控制在0.4
16、NM3/sec左右,仪用气压力维持在4.07.0bar。 B. 强迫冷却时,汽轮机必须保持盘车连续运行。 C. 机组停用,锅炉完全泄压后,停真空、轴封。 D. 当机组停用,完全泄压后,应做好下列工作: a). 将五级抽汽逆止门前疏水调门ES010手操关闭。b). 关闭高压缸排汽逆止门A/B前疏水隔绝门CR007A/B。c). 检查确认高排逆止门A/B及五抽逆止门关闭。d). 由检修部负责将汽机高压缸进汽端窥视孔打开,并罩上临时滤网。e). 由热工配合将汽机脱扣模块解除,复置汽轮机,打开高、中压主汽门,用TT51手动开足高、中压调门。E. 当机组停用,汽机高、中压转子探针温度接近300时,可通入
17、冷却空气进行强迫冷却。 F. 强迫冷却时,应注意汽轮机大轴晃动变化情况。 G. 强迫冷却时,要求高、中压缸上、下温差80。若温差大于80,暂时停止强迫冷却。当温差80后,再投入强迫冷却。 H. 强迫冷却过程中,要求高、中压缸差胀在允许范围内:差胀85%,暂时停止强迫冷却。当差胀恢复到允许值后,方可重新进行强迫冷却。 I. 强迫冷却速度应控制在高、中压转子探针温度下降速度为10/时左右,冷却速度可参考强迫冷却曲线。 J. 机组强迫冷却要进行到高、中压转子探针温度 150以后结束。 K. 强迫冷却后,才可停汽机盘车及润滑油系统。 运行人员应抄录有关数据,从汽机脱扣后开始到高、中压转子探针温度150
18、结束,每小时一次。4.6 机组停用后的保养4.6.1 锅炉停炉后保养的规定:4.6.1.1 锅炉停用时间少于2天,不采取任何保护方法。4.6.1.2 锅炉停用时间在35天,对省煤器、水冷壁及汽水分离器采取加药湿态保养。对过热器部分采取余热干燥保养。4.6.1.3 锅炉停用时间大于5天以上,炉本体及过热器系统采取热炉放水后充气相缓蚀剂保养。(热炉放水时分离器压力10bar、分离器入口温度200)。4.6.2 冬季停炉后的防冻4.6.2.1 检查投入有关设备的电加热或汽加热装置,由热工投入有关仪表加热装置。4.6.2.2 检查锅炉的人孔门、检查孔及有关风门、挡板应关闭严密,防止冷风侵入。4.6.2.3 锅炉各辅机设备和系统的所有管道均应保持管内介质流通。对无法流通的部分应将介质彻底放尽,以防冻结。4.6.2.4 停炉期间,应将锅炉所属管道内不流动的存水彻底放尽。4.6.3 高低压加热器的保养4.6.3.1 正常运行中的个别高低压加热器停用消缺一般不采取任何保护。4.6.3.2 如果机组停用后进行大小修,水侧进行放水自然干燥,汽侧进行热态放水后充氮气保护。具体操作按卡进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