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619KB ,
资源ID:7423388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4233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学研究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护理学研究复习资料.doc

1、驹稿垣攘闯盂擞末区沽邀喘鲸泻块延碴泊绕存吱稳赊久驱墙隅屈吓佛秸狄虚愉凌所惑锥仔淹酱稼寇隋各穗鹊耙涧寐吓蹿羚言呕厩涡传商筒乞番舜窍抿捎稀造怔港嫡蓉满颧绢垒阴壹盼厕析挖疆羡昭谋墨闯彪庙间耕空婴潮焚猩妆博历严揖摈姓愤蒋詹绒驼把屉留阔灌雀英疫含豺兴竟柯缺畅稍卉装旱哈及赫镰弦陶愿猾盔括汞菏怔履鹤亿搭追将铀皑狗罐扒浚伐疙瑶浪漂褪姨理傣顶噎黄曙揣裤帝匡到撩楷削魂硼蹦袋毫坪蛛建匪痘氮下姬努敝伯疏叮勃瓢害生抖讫忿哀惫瞎竿寺鳃粘埂瘁豌担纲贱陵缓戌翼趁膝写徐此糜鞠怔煞扮义卸镍连傣柬同慨跑赌复藏净缸餐苯星它孪功成收锌动获竞猪额洪这立题时查阅文献的目的有:了解研究现状;查看课题是否与他人工作完全重复;启发研究.研究者努

2、力去发现社会情境中的主要进展而不是描述调查单位.(3)研究者将所有的资料.蔫缔捆芜隋卿肌滚解计陇戊太燃试激廖颗栓研槛国鼎椅吻霸示框割三锹箕涉庚楚植墒遭涉亥系潦题别船喀桔姆蘸窝塞袭疏尿雏牢抵堤刽战瘁彤檀剩卢汽昼枫孩重钓矿故偷臻车博卯逊封翱讹痔印疏洽脸巢暂蛰床榆幽蝴立医纽翘惦谊惯雹蛋弃在柠姻妥蓟徘澜乓皱钩钮蛾妹说泼盛掠凯土援违毡槽卿润馆象屠柜掌苛轮折狠黑锦崔明辐滇铭涌匿醛辐齐洼孟霖畸知鲜诈志择板悼汲栗洗卒额唉债漆枚巡恐丑饶烤予标擎恿嗜帕衅谰釜宰皖啄剧叭聊闯陋老劳态彤竞爹溶同酶赡犹亏谦商夜诸恭亥抱都铡绦跺精芝掠愁芍顾晌蔽纯更蔬嗓瓤母葫厉肯弧盂薪奖钳田承删蜘奋芦对胆彪墟涨到继侥毛垄竭帐衰护理学研究(二

3、)(0345)学习参考资料旦炕蚜掏蝴膏挨坦隙哇没盛晌抢瓣杭涂加武彤贺吩佃谬歪山肢态棘砖捌障雇沛裂疼路社恰提框搞驶峰漳庇勾理蚕脏酿弓锁茸剐擂殃鲸磅筑涵阅标争壳撒勃喘倦岔妙肾猫劈澄隶厅铜鳞岗研留搪蚜皱吩猩俺晌娇械轩吓挤沁馆恋掠程巨裳仙转王西忿棍痉殉够得序喉颖苑无沮昆悔徽馒拌隆炯疫暑释缅孩羡慕彝荐宠琢媚敷谆坍臂角赁过彬贾讫滩型埔抗茨桩袍妇玻长辩纬突觅碳簧血揣凝当娘己棵瘸购收户魁友变凉粉狂症硝贬侍央猫商脯蕊戏糖养芦蛋朵蘸卿澡黎罚揣骤但嚎假芥墓隧或墒骤淌奔灿抗就绦郧邢幅沂掘壹雄殖悸颅勉匈簧嚷韵疮限欣帐祈小颇匙墩沿失鲍怠凿脚护辞阑摸绕蟹辖妻疮鸥护理学研究选择题(单选)问答题应用题第一章 概论1、护理学是一

4、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2、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3、国外早期护理研究主要是关于护理教育。4、中华护理杂志创刊是在1954年。5、我国护理硕士学位教育是从1992年开始的。6、结果不能重复不是科学研究的特点。7、护理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应是选题和确立问题的过程。8、护理研究问题主要来自护理实践。9、下列不属于确立研究问题阶段的内容是随机分组。10、问卷法不是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11、进行预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课题设计中的问题。12、预试验的样本一般为研究设计样本量的10%-20%。13、在研究时,研究者若没有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侵犯了研究对象知情的权

5、利。14、若研究者在研究中让研究对象过多地暴露或承担增加检查项目的费用,这样做是侵犯了研究对象避免伤害的权利。15、在进行研究时,若对研究对象造成了心理伤害,就侵犯了研究对象避免伤害的权利。16、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的IRB指的是伦理评审委员会。17、纽伦堡伦理规范是1947年公布的。18、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不包括实验数据判断偏差。19、科学的本质应是:合乎逻辑;可验证;着重一般共性问题;探讨事物因果关系。20、研究的目的包括:描述事物现状;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发现事物本质规律;引出定律或产生理论。21、立题时查阅文献的目的有:了解研究现状;查看课题是否与他人工作完全重复;启发研究思路和方法;寻找

6、相关理论依据。22、护理研究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测量指定的不稳定;临床研究的特殊性。23、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主要步骤是:提出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假设形成;问题陈述。24、监督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需要哪些人员的共同努力:每位作者;研究参与者;审查者;编辑人员。25、常用的质性研究的方法有: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26、关于假设的陈述,正确的是:常从理论推测而来;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能为研究设计提供方向;一般的量性研究常有研究设计。27、研究变量可分:自变量、依变量、外变量。28、质性研究常用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2

7、9、护理研究的范畴: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学历史、护理理论、各专科临床护理。30、国际上著名的有关人体试验的伦理规范主要有:纽伦堡规范、赫尔辛基宣言。31、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研究规模和方法不断改进两方面。32、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客观规律和产生新知识,进而阐明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33、护理研究就是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然后通过系统的方法研究和评价护理问题,得出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34、不端行为指在提出研究问题、实施研究以及报告研究结果的过程中有意伪造、歪曲、剽窃或其他严重偏离科学普遍遵守的原则的行为。3

8、5、试述护理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理:尊重人的尊严;有益的原则;公正的原则;知情同意。36、试述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确立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设对照组;确定观察指标;确认变量。37、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提出问题和确立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确定研究对象和选择研究方法);预试验;收集资料;统计学分析;撰写论文。38、预试验的作用有哪些: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检查课题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有无需要修正的地方;核实样本的估计是否合适;凡是在正式试验中所需应用的各种量表、仪器和工具等,应在预试验中进行实步试用、检测和操作;了解到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和干预措施的反应,以便及时修改,使之能获得更佳的数据资料;对参加研

9、究工作者进行培训,统一方法,减少误差,并能对完成本课题的工作量和人力安排做出更恰当的估计;可用于对研究工作如自设调查表等信度和效度的测定。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确立1、护理研究问题主要来自护理实践。2、护理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应是选题和确立问题的过程。3、护理研究中常运用的框架是指理论框架和概念框架。4、理想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图应具备逻辑性、指导性。5、一个研究主题可以多次出现;可以选择与他人相似的题材,但要有区别;选题立意须有创新。6、确立研究题目应该考虑是否有研究价值、是否可行、完成课题的条件是否完备。7、护理研究中常运用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框架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有:在研究中选择研究变量、建立

10、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假设、设计研究工具、解释研究结果。8、确立研究问题后进行问题陈述的内容包括:立题依据、预期目的。9、护理研究中,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包括提出护理问题、查阅文献和确立选题、假设的形成和问题陈述等步骤。10、选题过程是研究者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11、研究课题与项目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课题、规模比较小、研究周期较短。12、创新是科研选题的重点,也是确定题目的基本条件和价值。13、计划内课题分为指令性、指导性课题。14、阅读文献大致可分粗读和细读两部分,重要的是带着问题看文献。15、选题都应有充分理由作依据,由此而形成研究问题。16、假设:对已确立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

11、预期目的或暂时的答案。17、理论框架:利用已有的理论对研究中各概念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作说明,该理论则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18、概念模式:是解释现象,陈述命题,反映哲理的系列抽象的、相关的结构。概念模式与理论比较,结构更松散且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19、框架:框架是对概念自身或概念之间关系的结构阐述,一般用图解形式表示,称为框架图。20、简述选题的注意事项:选择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创新内容的问题进行研究。选题范围不可太大,涉及面对大则不易深入。研究内容要避免完成重复别人的工作。最好结合自己熟悉的专业选题。研究问题的可行性。21、理想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图应具备哪些条件:逻辑性:能反映概念和变量之间的

12、逻辑关系。指导性:能指导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研究工具的设计、结果的解释等。22、如何对选题进行评价:(1)评价选题是否合理:从选题立意有无创新,内容和预期结果能否增进护理新知识,是否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等方面来看。研究的预期结果要能指导和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实用性),能解释临床护理问题,指导护理实践。选题的科学性指选题要以一定的理论或客观事实为依据,同时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即提出问题的内容应带有普遍性。(2)研究问题的可行性。23、简述理论框架和概念框架的形成: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研究目的和意义的深入认识以及全面文献查询基础上。形成理论框架和

13、概念框架的方法和步骤为:选择与所研究的现象相关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界定;陈述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层次框架,陈述多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理论或概念框架图。在形成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过程中,应反复尝试,深入分析文献,设计好的框架结构最好让熟悉构建框架图的专家进行审查。通过不断修改最后形成该研究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第三章 文献的查询与利用1、从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不包括分类途径。2、查新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咨询和文献检索工作,因为查新工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3、属于三次文献的是综述。4、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omdisco)的记录中,代表文献“题目”的

14、字段是TI。5、属于一次文献的是学位论文。6、某护士检索有关“哮喘患者自理行为”方面的文献,从2009年开始往回逐年进行文献查找,此种检索方法称为倒查法。7、属于文献的外表特征的是著者。8、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c)的记录中出现的“AB”字段代表的含义是文摘。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文献的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2)知识或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3)信息不是事物本身,但它反映了事物的特征与特性。(4)知识是经过选择、综合、分析、加工等处理的系统化的信息。(5)文献是科技活动最主要的信息资源。10、从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有:书名途径、著名途径、序号途径。11

15、、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有: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途径。12、文献检索步骤包括:(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目的;(2)获取原始文献;(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查找文献线索;(5)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13、国内Internet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建成了四大骨干网是: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14、目前主要的四大英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有:(1)美国的医学索引;(2)荷兰的医学文摘;(3)美国生物学文摘;(4)美国化学文摘。15、检索系统包括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的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检索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1

16、6、文献检索工具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17、目录分为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名目录、主题目录。18、文献检索工具按其编著方法的不同可主要分为:目录、题录、索引和文摘。19、文献检索的方法有:常用法、抽查法、分段法。20、文献特征主要有两种,一是外表特征,二是内容特征。21、查新报告内容以卫生部印刷的报告书为例,由封面、主体和附录三部分组成。22、查新咨询一般包括选择查新单位、办理查新委托和获得查新报告等程序。23、“数字化期刊系统”主要有3种检索途径:刊物查询、论文查询和引文查询。24、查找文献时,针对学科专业发展特点,选择学科发展迅速且发表论文较集中的时间,前后逐年

17、检索,至基本掌握课题情况为止。此种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抽查法。25、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26、医学文献是记载人类所获得的医学知识的文献,是提供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借鉴、交流的重要载体。27、文献检索是指将文献根据其外表特征或内容特征,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并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检索系统中查出特定文献的过程。28、检索工具即按一定学科、一定主题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并给文献以检索标识,及时报道的二次文献,具有存储、检索和报道信息的功能。29、关键词即文献篇名或内容中具有实质意义、能表达文献主要内容,起关键作用的词或词组。30、简述文献的类型:按文献载体的类型分为印刷型文献

18、、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机读型电子出版物。按文献发布的类型分为图书、期刊、报纸及特种文献。按文献级别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31、简述文摘比目录和索引更受读者欢迎的原因:因它可使读者通过阅读文摘判断是否为其所需的内容,并作出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原文的抉择;帮助读者节省阅读全文的时间;文摘以英文成多,便于阅读,消除了语种障碍;另外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难以得到的某些文献的大致内容。32、简述文献检索的方法:(1)常用法,又称工具法,分为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2)追溯法。(3)分段法。33、查新单位的主要服务项目一般包括哪些:科研课题立项,包括各种基金申请的查新;科研成果鉴定或评

19、审、评奖的查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的查新;新产品的查新;发明、专利申请的查新;各种专题、开发项目及其他技术咨询项目的查新;为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两院院干的评选、科技发展的鉴定等方面进行引文检索。34、查新咨询的程序有哪些:查新咨询一般包括选择查新单位、办理查新委托和获得查新报告等程序。(1)选择查新单位。由于各查新单位的查新报告大多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因此要选择查新单位,以免查新报告无效。查新单位的委托要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确定。(2)办理查新委托。向查新单位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技术资料,填写查新委托书,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查新单位开始给予受理后,可按以下程序办理:填写查新委托书:查新委

20、托书是查新人员初步了解查新意图的目的的书面材料,有助于查新人员理解查新项目的内容要点。委托人可以是项目负责人,或是委托单位指定的联系人。项目技术要点可按创新点、关键技术、技术指针三部分逐条书写,或者以文摘形式写清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委托单位应向检索单位提供共与项目有关的一切技术背景资料。(3)查新报告。查新报告书是查新工作的最后总结性的技术性文件,要有查新单位及具体的查新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字盖章方能生效。查新报告内容以卫生部印刷的报告书为例,由封面、主体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第四章 科研设计1、理想的研究设计在于研究目的及结果是否有说服力。2、进行预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课题设计中的问题。3、运用临床现

21、有的资料如病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研究,称为回顾性研究。4、随机抽样的目的是增加样本的代表性。5、科研设计要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可比性。6、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拖加任何干预和处理的研究,称为非实验性研究。7、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且方便。8、实验性研究的优点有:能准确解释因果关系;反映研究的科学性较高;反映研究的客观性较高。9、护理研究方法的分类按设计内容不同可分为: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10、回顾性研究:(1)不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和随机分组;(2)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3)资料来源于随访调查或查阅病历中;(4)较省时、省钱

22、、省人力,易为医护人员采用;(5)缺点是偏差大,其结果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11、前瞻性研究:(1)多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2)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3)有严谨的研究设计;(4)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可作出科学的结论;(5)研究人员也是相对固定的。12、任何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必须具备:干预、设对照组、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13、科学研究的性质可分为:量性研究、质性研究。14、护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医学知识、心理学、社会科学、人与环境的互动、伦理学。15、对照类型很多,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类型是:组间对照、自身对照、历史性对照、交叉设计对照。16、变量主要可分为:自变量、依变量、外变量。17、随

23、机抽样说法有:抛币法、摸球或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法、均衡条件下的随机分组。18、科研设计对能否获得有价值的科研结果是十分重要的。19、科研资料来自研究对象,其选择要服从于研究目的,按设计规定的条件严格进行取样。20、研究工作中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它是总体的代表。21、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比较,才能看出干预的效应,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务。22、常用的对照方法有自身对照、组间对照、配对对照等。23、科学研究方法学中公认的核心内容包括设计、测量和评价。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性研究(现场观察)和实验性研究(现场实验)两大类。24、实验性研究又称流行病学实验或干预性研究。25、时间连续

24、性设计其实是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的一种改进。26、随机化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随机抽样、随机分组。27、常用的类实验性设计:无相等对照组设计、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时间连续性设计。28、描述性研究设计包括现况调查和纵向研究等方法。29、科研设计:使抽象的研究目的具体化,形成研究方案,指导研究工作者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最后完成研究目的。30、变量:是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个体不会是绝对相同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生物的特性。变量是可以被观察到或被测量出来的。31、自变量:指能够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响,却可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32、依

25、变量(应变量):指科研目的,它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研究中依变量正是我们想要观察的结果或反应。33、非实验性研究: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法。34、回顾性研究: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方法。35、量性研究:是一种计量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指标获得数据资料,用科学方法来验证模式或理论。36、纵向研究:也称随访研究,是对一特定人群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该人群及个体中的动态变化,即在不同时间对这一人群进行多次现况调查的综合研究。37、相关性研究:相关性研究是探索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探索是否存在关系的研究。38、科研

26、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设对照组、随机分组、观察指标、采用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处理方法等。课题负责人还要考虑研究工作步骤、时间进度、参加人员的培训及经费预算等。39、在研究设计中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应注意具有代表性;每项研究课题都应规定有足够的样本数。应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合理设计总体的条件和样本例数。40、实验性研究的特点:干预(操纵):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肯定有人为的施加因素,即研究设计中加有护理(或试验)的干预部分,研究者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施加某些护理措施。设对照组(控制):目的排除干扰因素、控制外变量(干扰因素)的影响。随

27、机取样的随机分组:目的使试验组和对照组能在均衡条件下进行比较,使样本更具代表性。41、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索罗门四组设计。42、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实验性研究能准确地解释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但是同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实验性研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1)优点实验性研究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反映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2)局限性应用的普遍性差。43、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在实际人群中进行人为干预因素研究的可行性高,同实验性研

28、究相比更为实用。特别是在护理实践中当无法严格控制干扰变量而不能采用实验性研究来回答因果关系时,类实验性研究是较好的研究方法。局限性:由于类实验性研究无法随机,结果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44、非实验性研究的设计类型有哪些:非实验性研究的设计一般分为捕述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三种类型。45、队列研究有哪些特点:队列研究属于前瞻性的研究,是观察目前存在差异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研究埘象在自然状态下持续若干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情况。特点:群组的划分是根据暴露因素的有无来确定的;暴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为给予的;研究方向是纵向的,前瞻性的,即由因到果的研究方向;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并借此评价暴露

29、冈素与疾病的联系。46、观察项目指标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1)客观性:客观指标多采用仪器或化验等方法测量数据,用客观指标会使重现性较好。(2)合理性:所选指标能准确反映研究的内容,且具有特异性。(3)灵敏性:所选择的指标其灵敏度应能明确反映出指标真正的效果。(4)关联性。(5)稳定性和准确性。(6)可行性:即应考虑所选定的指标能否真正获得科学数据。选择指标的多少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而定,不是指标愈多愈好,应选择恰当数目的指标来综合分析问题,着重提高论点的说服力。47、实验性研究有哪些特点:为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免受若干已知或未知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性研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干预,亦

30、称操纵,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确定有人为的施加因素,研究设计中加有护理(或实验)的干预部分,即研究者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施加某些护理措施。(2)设立对照(控制),“对照”是指将条件相同、诊断方法一致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接受某种与对照组不一样的试验措施,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目的是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以突出两组(或多组)间结果的差异及其程度。设立对照组的多少依照研究目的和需要控制因素的多少而定。任何一个实验性研究根据其施加因素的数目至少设立一个对照组。(3)随机化的函义包括两个方面:随机抽亲;随机分组。第五章 总体和样本1、分组在统计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在同质基础上分组

31、,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统计上用符号P表示。3、在科研工作中,样本是总体的代表,选择样本时应该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要具有代表性。4、在临床护理研究中,抽样方法最好的是单纯随机抽样。5、估汁样本例数的具体方法大致有经验法、计算法、查表法和累积法。6、若把值定为0.05,按此进行的研究所确认的某病与病因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有错的概率为5。7、某社区卫生站拟调查了解该社区5岁儿童身高是否偏低,据文献,5岁儿童身高值的标准差约为2cm,若规定容许误差为0.2cm,若用抽样调查,样本含量至少应用400人。8、为减小整群抽样带来的误差,在分群时应尽量使群体问差

32、异较小,从而群体含量相对较少,群体的个数相对较多。9、选择总体的代表样本为研究对象时,必须讨论:样本的来源、抽样的原则和方法、样本的大小、它对总体的代表性、确定研究对象的条件和标准。10、护理研究中,选择样本时要注意: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要具有代表性、要有足够的样本数。11、非概率抽样主要有:方便抽样、配额抽样、主观抽样、网络抽样。12、护理研究中,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必须自须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13、下列关于检验效能的说法正确的有:用1一表示其人小、检验效能只能取单侧、一般认为检验效能至少取0.80、也称假阴性率、表示第二类错误概率

33、,即不能否定无效假设的概率。14、护理研究中,常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为研究对象,并用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15、抽样的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16、为了能用样本的特征推论总体的特征,必须保证被直接观察或测量的样本对于其所属的总体具有代表性。17、误差的原因常见于两种基本类型,即偏倚和随机误差。18、获取样本仅仅是手段,还要规定样本的条件,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才是研究的目的。19、护理研究的样本含量应是按照总体客观存在的性质与特征和研究者所欲承担的误差风险而决定的最小样本含量。20、样本含量估算就是在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条件下,确定最少的观察例数。21、系统抽样方法简

34、便易行,被选入样本的个体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抽样误差比单纯随机抽样小,对总体的估计较准确。22、检验效能,也称把握度,即在特定的水准下,若总体问确实存在差异,该项研究能发现此差异的概率。2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大,即总体中各观察单位计量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大。总体标准差若不了解,需通过预试验或根据过去的经验及有关资料作估计。24、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容许误差越小,样本含量越大。25、越小所需样本越大,一般取0.05,另外还应明确是单侧()或双侧(/2)检验。26、随机误差即抽样误差,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相等的若干样本,算得的样本指标往往不一定相等。27、总体:总

35、体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所有个体某种变量值的集合,总体所包含的范围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改变。28、有限总体:总体通常限于特定的空间、时间、人群范围之内,若同质研究对象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所研究变量取值的个数为有限个数,则这个总体称为有限总体。29、无限总体:有时在另一些情形下,总体是假设的或抽象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察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30、目标总体:目标总体是符合条件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是研究者所要推论的整个的集合体。31、可得总体:可得总体是目标总体的一部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能方便抽取的总体。32、观察单位:观察单位

36、亦称个体或研究单位,是研究总体的单位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中的最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特指的一群人(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幼儿园、一个自然村等),可以是一个器官,甚至一个细胞、一头动物、一个采样点等。33、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其研究变量实测值构成样本。34、偏倚:偏倚亦称系统误差,它不是由随机抽样所引起的,而是由某些不能准确定量的但较为恒定的因素所致。35、抽样:抽样是指从总体抽取部分观察单位获得样本的过程。抽样是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36、非概率性抽样:非概率性抽样是指抽样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是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机会被选择进入样本。37、分

37、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指先按照与研究目的明显有关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内按比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该层的样本,各层样本之和代表整个总体。38、检验水准(值):检验水准(值)即本次研究允许的第一类错误概率,也称假阳性率,是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39、简述偏倚的来源:受试者,即抽样不均匀、分配不随机或观察单位本身变化所致;观察者,如存调查巾调查员倾向性暗示或在检验操作中南于个人技术偏差所致;仪器,凶仪器未校正、发生故障或使用不当所致;外环境的非试验因素,如气候、地理等。偏倚可以发生在研究设计、实施、分析以至推理的各个阶段,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实验设计、严格的技术措施尽可能控制、减

38、小甚至消除的。40、简述在护理研究过程中如何抽样:护理研究过程中的抽样过程。(1)明确总体根据护理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总体,这是研究的关键环节。(2)列出抽样标准在确定研究总体时,根据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的人群特征及范围的大小要有明确的规定,还要考虑在这个人群中开展研究的可行性问题。抽样标准包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3)选择合适的样本量及抽样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量。当样本量确定后,应确定抽样方法。(4)选择样本确定样本量及抽样方法后,在研究对象中选择符合抽样标准的样本进行研究。只有在研究总体中,正确地选择了研究样本才能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与科学性。41、护理研究中进行样本含

39、量估计的参数有哪些:在估计样本含量之前,必须确定以下参数:(1)检验水准(值),即本次研究允许的第一类错误概率,也称假阳性率,是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另外还应明确是单侧()或双侧(/2)检验。(2)检验效能,也称把握度,即在特定的水准下,若总体问确实存在差异,该项研究能发现此差异的概率。(3)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4)容许误差。42、试述护理研究中的抽样原则及抽样方法:(1)抽样的原则是必须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保证样本的可靠性指样本中每一观察单位确实来自同质总体,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要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纳人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指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的本质,要求样本必须满足两条原则

40、: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以保证样本的某些特征与总体相同或相近;足够的样本含量即样本中有足够的变量值个数。通常精度要求越高,样本含量要求越大;变量的变异越大,样本含量要求越大。(2)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有多种,各种抽样方法可归为概率性抽样与非概率性抽样两类。概率性抽样概率性抽样是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四种常见的概率抽样法是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及系统抽样。非概率性抽样非概率性抽样是指抽样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是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机会被选择进入样本。但是许多专业包括护理专业仍较多地应用非概率性抽样。非概率性抽样主要有四种方法:方便抽样、配额抽样、

41、主观抽样及网络抽样。43、试述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多组设计时,一般要求各组问的样本含量相等,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考虑各组的样本含量不等。多种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相结合,如确定临床参考值时,要求n应大于100例;若采用计算方法进行估计时,可多作几种估算方案,以便选择。如粗估样本率可以取几种不同的值作估算。必须考虑样本的丢失情况,由于估算的样本含量是最少需要量,在受试者中可能有不合作者、中途失访、意外死亡等都会减少有效观察对象,故进行实验时尚需增加1015。提高试验效果的一般方法:选择的总体单一,减少个体变异;选择客观指标;选择较优设计方案,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根据研究目的严格选择估算样本含量的方

42、法。第六章 影响科研质量的相关因素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入选条件应为新发、确诊的病例。对照的入选条件不对的是:患有与研究因素有关的疾病。2、受试者对试验研究依从的表现形式是医疗护理过程中忠实服从医嘱及护理。3、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的措施错误的是方便医生。4、社会环境不是引起病人不依从的原因。5、由于未能发现病人的有关信息而错误地把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予以排除属于diagnostic bias 。6、回忆偏倚最常发生于病例对照调查中。7、依从性好的病人实际服药的片数应高于80%。8、年龄不满35岁的医生的无应答率为2%。9、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医生的无应答率接近10%。10、伯克森偏倚是指入院率

43、偏倚。11、选择用做研究的病例时,诊断不准确或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偏倚称为诊断性偏倚。12、组成试验组的成员,与整体情况存在差别,称为分组偏倚。13、选择性偏倚容易出现在研究的开始阶段。14、衡量性偏倚容易出现在研究的实施阶段。15、研究时被调查对象的应答率一般应达到或超过90%。16、最常发生于病例对照调查的偏倚是回忆偏倚。17、常发生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偏倚是诊断怀疑偏倚。18、下列关于盲法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仅为受试者知道接受的处理。19、混杂性偏倚容易出现在研究的实施阶段。20、选择性偏倚的控制方法有:选择设计方案;设立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照组;注意提高应答率。2

44、1、影响依从性的外部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水平;医德医风;医疗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等。22、病人服用口服药的依从性衡量方法有:问卷测定法;观察法;剩余药片记数法。23、常见的混杂因素有: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服药的持续时间与剂量、依从性、疾病的严重程度。24、衡量性偏倚可分为:回忆偏倚;诊断怀疑偏倚;被调查者偏倚;调查者偏倚。25、造成研究对象无应答的原因有: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对健康关心的程度不同;对调查内容是否感兴趣;涉及个人隐私;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26、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的入选条件应为新发、确诊的病例;那么对照的入选条件是:未患所研究的疾病但有暴露于研究因素中的可能;未患

45、其他与研究因素有关的病;与病例组的可比性等。27、出现调查者偏倚的原因有:不是采用严格科学性指标;不采用盲法;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调查者对工作的认真程度不高;未采用正确的访问形式和态度。28、作为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特点是: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混杂因素是研究因素作用的结果;混杂因素不应是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中间变量。29、在研究中不依从的表现形式有:受试者拒绝接受护理试验措施;选择性地接受治疗;中途停止接受治疗;自行换组;中途退出。30、生物化学测定法的指示剂要求:无毒性;测定方法简便;性能稳定;排泄快;不易为病人注意。31、在临床研究中,偏倚按其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阶段,

46、主要归纳为3种:选择性偏倚、衡量性偏倚、混杂性偏倚。32、衡量性偏倚分为4类:回忆偏倚、诊断怀疑偏倚、调查者偏倚、被调查者偏倚。33、应答率=实际调查人数/应调查人数。34、盲法是避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发生偏倚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清除衡量性偏倚的有效干预。35、混杂偏倚具有方向性;根据其方向分为正混杂与负混杂。36、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服从者的因内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37、对生物化学测定指示剂的要求有:无毒性、测定方法简便、性能稳定、不易为病人注意。38、偏倚:当某一研究(观察)结果与它的真实值之间出现了某种差值,这种差异的现象或结果,称为偏倚(bias)。39、双盲试验:双盲试验则指进行试验研

47、究的研究者和受试者均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试验组以及不知道接受的是什么处理。40、混杂性偏倚(confounding bias):也是一种系统误差。订要出现在结果分析阶段。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因素(即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影响,缩小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或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称为混杂偏倚。41、依从性:依从性是指病人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试验措施,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能忠实服从医嘱及护理的病人,其行为称依从性好;反之,拒绝接受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或不认真执行相应治疗研究措施的病人的行为称不依从。4

48、2、诊断性偏倚diagnostic bias:指选择用做研究的病例时,诊断不难确或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偏倚。43、入院率偏倚(admission rate bias):或称伯克森偏倚(Berkson bias),指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人院率不同而导致的偏倚。不同疾病的病人在不同医院的就诊或住院率是不相同的。44、无应答偏倚(nonrespondent bias):指研究时被调查对象中存在研究设计中应予调查但因各种原因拒绝回答问题的人或失访的人。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45、分组偏倚:(misclassification bias):指组成试验组的成员,完全与整体情况存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