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重点和难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设计思路: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思考,以学生已经体验过的生活常识、经历等为切入口,让学生自己去发言、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老师积极配合、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中,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高度,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首先让学生探究人为什么能够在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从而得出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天然防线。接着,通过看书和资料分析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最后归纳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使学生对两者有一个深入
2、的认识。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一、第二道防线诗人生来就有的,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antibody)。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antigen)。 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质疑激发兴趣看书思考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巩固新知创设情景:人为什么会生病?2、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组织学生看书进行资料分析点拨指导组织学生归纳知识组织学生做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