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1进一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会辨别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3能够对有理数进行简单的分类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难点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区分有理数一、复习导入问题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用负数表示的量,你能说出一些例子吗?问题2:有了负数,数的运算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举手回答二、探究新知1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课件出示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下列数据:(1)零上3 和零下12 ;(2)收入800元和支出500元;(3)增加5 kg和减少2 kg;(4)水位升
2、高0.5 m和降低1.3 m.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老师判断对错,并进一步讲解: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用正数表示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用负数表示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课件出示填空题:(1)像5,1.2,这样的数叫做_,它们都比_大;(2)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_,如10,3等,它们都比_小;(3)0既不是_,也不是_.0是_和_的分界点,0是_数,也是_数,也是_数.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理解正数和负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
3、数,带“”号的数是负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如5,(7)等都是负数,负数中的“”号不能省略,如5省略“”号就是5,变成正数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试将以前学过的所有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桌进行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1)按符号分:有理数 (2)按定义分:有理数 三、练习巩固教材第25页“随堂练习”第1,2题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五、课外作业教材第26页习题2.1第2,3题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第一节,为以后“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用正负数表示量的经验,但是体会它们的意义却是首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负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