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的治理说课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2.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2)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3.教材处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开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实事热点,如黄河的断流等。在
2、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2)精心设计活动。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3)充分利用图像。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4.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
3、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
4、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各种地理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4.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
5、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四、说教学程序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
6、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2.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2)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3.教材处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7、1)开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实事热点,如黄河的断流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2)精心设计活动。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3)充分利用图像。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4.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8、: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
9、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各种地理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4.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
10、、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本文共2页,当前第1页1四、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黄河颂利用课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景观视频,同时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与学生共同高唱:“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样导入
11、新课,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新课话说黄河 各小组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黄河探险 要求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的支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教学新课黄河的奉献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
12、,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2.课件展示宁夏平原、黄河源头、壶口瀑布、华北平原的景观图,分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明母亲河的奉献。 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黄河的忧患1.展示教材51页的图5.23“黄河的忧患”及52页表格“黄河断流长度和天数”,学生思考“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设疑: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
13、素各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联系?2.课件动画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地上河”有什么危害?3.角色扮演: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什么措施?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生动,突破难点。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总结长话短说 要求学生长话短说,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这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课外探究想象作文 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描绘未来的黄河,举办作品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