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生命的方法课题: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时: 3教学目标:学习使用显微镜能够说出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制作玻片标本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说出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2、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3、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确定变量,设计对照实验。1、规范使用显微镜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3、制作临时玻片标本4、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前置作业: 自学P20页,图2-2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教 学 过 程讲授内容体验过程课堂实录一、导入二、学习新课
2、介绍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显微镜的使用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探索生命的方法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生物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说出除病毒外,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你想观察细胞吗?从而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展示图片,说明显微镜的历史背景,分类与发展。向学生展示显微镜,让学生通过观察显微镜实物,自学书中P20图2-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观察目镜和物镜,认识低倍镜与高倍镜,学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目镜、物镜:观察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转换器:
3、转换镜头强调在转换物镜镜头时,要使用转换器,不能用手掰物镜镜头进行切换,会使镜头松动而损坏显微镜。培养学生爱惜实验仪器的习惯。通光孔:透过光线载物台:放置标本压片夹:固定标本遮光器:调节光圈大小以控制光线强弱反光镜:反射光线以提供光源。让学生观察反光镜的正反面,讲解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让学生知道,在外界光线较暗的时候,可以选择具有聚光作用的凹面镜来使视野明亮。粗准焦螺旋:粗调节细准焦螺旋:细调节镜臂、镜柱、镜座:起连接和支持作用。显微镜的使用请同学阅读P22的实验内容,事先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实验课做准备。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播放视频,讲解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并让学生简单记
4、忆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擦、滴、取、盖、(染)、吸。盖盖玻片的方法: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在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让学生知道,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向学生讲解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应该怎样进行呢。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变量即变化的因素。例如: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生物的基本特征,知道了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你想观察到细胞吗?如果我们想要看到
5、细胞,我们需要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生: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知道想要观察细胞,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器具显微镜。二、学习新课师:(展示显微镜的图片)当我们想要观察微小的物体,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学习生物学,显微镜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器具。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最早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结构十分简单,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的,虽然它只能放大100倍左右,但是胡克用它成功观察到了“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达到了1500多倍甚至更多,帮助我们观察到更精细的细胞内部结构或更微小的物体。生:观看图片,了解显微镜的历史。
6、师:(展示显微镜实物)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台显微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显微镜。通过你的预习,你能不能说出显微镜都有哪些结构,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生:观察显微镜,结合教材P20图2-2,说出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你发现了什么?生:通过观察,发现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镜头上分别标有数字。师: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生:它们是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师:对,目镜上的10,代表了它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上的4,10,40,代表它可以将标本再放大4倍,10倍,40倍。其中放大倍小的物镜,我们称之为低倍镜。放大倍数大的,我们就称之为高倍镜。那么如果我们在观察标本
7、时,选择10倍的目镜和4倍的物镜,想一下,显微镜将物象放大了多少倍?生:40倍。师: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总结一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师:除了目镜和物镜,显微镜还有哪些结构?你能说出他们的功能是什么吗?(对照图片,逐一提问,同时点评学生的预习情况)生: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师:你现在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了各部分的功能,那么你想不想使用显微镜探索微观的生物世界呢?请你先阅读阅读P22的实验内容,事先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我们下节去实验室亲自使用显微镜做准备。生:阅读P22实验内容。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师:在探究过
8、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制作易于观察的临时玻片标本,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看看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播放视频)注意盖盖玻片的方法。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25,总结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关键步骤:擦、滴、取、盖、吸。说出当材料无色时,还要在盖上盖玻片后,滴加染液进行染色。师: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应该怎样进行?播放视频: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得快。请同学们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生:带着疑问,阅读P29,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并观看视频。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测评: 1、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2、当光线较暗的时候,应该选择( )光圈,( )面反光镜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4、教材P26,自我评价安全记实:出勤 人;缺席 人备注:教学反思: 注:表格内容部分请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